一、填空题
1.教育是____________特有的一种有目的的____________的社会实践活动。 2.本课程所讲述的科教兴国思想、素质教育思想、____________、科学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____________、实践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等,都是从我国当前教育____________的实践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着眼于探索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教育____________化的现实问题的。
3.本课程将教育思想划分成__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型的教育思想三个部分。
4.____________型教育思想是整个教育思想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思想发挥指导和____________教育实践的功能与作用的____________形式和环节。
5.我们把教育思想适应人们的____________而对教育实践和____________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称作教育思想的功能。
6.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____________功能、导向功能、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功能、反思功能; 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____________功能。
7.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教育事物的____________功能。
8.尊重学生的____________地位,重视学生的____________教育,现在越来越成为中外教育人士的普遍共识和实践信条。
9.教育思想可以超越____________,超越经验,能够以客观和____________的态度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____________和规律。
10.在当前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教育____________建设,以____________思想建设引导和促进教育设施建设和教育____________建设。
11.教育经验既是对教育____________的直接反映和认识,又是对以往教育实践的历史延续和积淀,它是教育思想建设的____________前提和现实基础。
12.教育经验具有直接____________性,它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____________直接相联系;教育经验又具有历史____________性,它是过去____________在今天教育实践中的继续和发展。
13.教育事业是面向____________的事业,教育____________是面向未来的实践,教育实践本质上需要具有未来性和____________性的教育理论来指导。 二、简述题
1. 如何理解教育思想的涵义? 2. 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构。 3. 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 4. 简述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5. 为什么说教育思想具有评价功能? 6. 什么是教育思想的反思功能? 7. 什么是教育理论创新? 三、综述题
1. 结合工作体会,谈一谈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关系。 2. 结合工作体会,谈一谈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的关系。 3. 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 试分析教育思想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特点。 5. 试举例说明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6. 谈谈你对于现代教育思想概念的理解。
7. 如何认识现代教育思想是以世界现代化进程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时代背景? 8. 谈谈你对实践型教育思想的认识。 9. 谈谈你对于教育思想建设意义的认识。 10.谈谈你对于教育思想创新的看法。
11. 结合自己教育经历谈教育思想创新和教育观念更新的现实意义。 第二学习单元(文字教材第二章、第三章) 一、填空题
1.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先进科学技术得以广泛传播,社会____________就会获得巨大发展,国家的____________就会增强,并在世界竞争格局处于有利地位。 2.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归根到底取决于____________事业,取决于
教育事业对科学技术____________的培养和对整个____________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3.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____________型向效益型、从粗放型向____________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实现这一战略转变必须依靠大力发展____________事业,培养大批的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加速____________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____________的轨道上来。
4.要改变过去那种不利于科学技术发展、不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和机制,走产、____________、研相结合的道路,并通过大力发展____________事业来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____________国力的目的。 5.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建设的根本战略,是我国迎接____________经济时代的挑战,实现经济和社会____________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6.要实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____________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____________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____________和知识基础。
7.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发展显示出,____________的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超过其它因素,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____________性因素。1988年____________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____________生产力”的观点。____________
8.教育是____________技术以及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基础性、____________性事业,必须摆在____________发展的战略地位。____________
9.教育是具有____________性、全局性、____________性的____________产业 10.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____________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作用于人类____________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使____________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11.知识经济以知识的生产和____________为核心,以____________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____________为支柱,以____________研究和技术____________体系为后盾。
12.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全面推进____________教育,提高教育教学____________,进而提高全民族的____________文化素质。
13.目前我国教育工作必须从“____________教育”的轨道上转变过来,大力实施旨在提高全民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素质教育。
14.19世纪出现的马克思主义____________教育思想,为后来____________教育思
想与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的____________思想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15.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____________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____________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____________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____________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____________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____________、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____________,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____________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____________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____________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____________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____________。
18.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____________式和____________式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产生和____________的过程,培养科学____________精神。 19. 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则不仅是____________性学习,更是____________性学习。
20.____________教育是建立一支身体健康、有技术和灵活的劳动大军的基础,基础教育之上的____________教育使得国家能够不断地评估、适应和应用新知识。
21.素质教育是一种使____________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____________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____________的学生。
22.基础教育不是____________教育,它是____________教育,要面向____________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____________发展,而且是生动活泼地发展。
23.在新的形式下,要更加重视____________工作,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强____________主义、____________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____________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4.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____________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精神和____________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____________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____________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简述题
1.简述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
2.简述教育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3.为什么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4.为什么说“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5.如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6.简述素质的基本涵义。 7.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8.简述素质教育的开放性特征。 9.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如何? 10.简述素质教育对智育工作的要求。 三、综述题
1.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谈谈你对于这句话的认识。 2.举例说明: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3.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4.试分析我国“应试教育”的倾向弊端的主要表现。
5.结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你认为应该教师如何改进教学工作? 6.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创新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8.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9.实施素质教育,应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10.谈谈你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的看法。
11.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12.联系实际谈谈你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的。
《现代教育思想》平时作业1答案
一、填空
1、 人类、培养人
2、 主体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改革、现代 3、 理论型、政策型 4、 实践、服务、基本 5、 教育需要、教育事业 6、 预见、调控、评价、理论指导 7、 认识 8、 主体、自我 9、 现实、理性、本质 10、 思想、教育、制度 11、 现实、历史
12、 现实、教育实践、继承、教育传统 13、 未来、实践、创新 二、简述
1、 教材第2页 2、 教材第7页 3、 教材第10页 4、教材第2页 第13页
6、 教材第14页 7、 教材第17页 三、综述
1、 教材第11页 2、 教材第17页 3、 教材第5页 4、 教材第3页 第4页
6、 教材第5页 7、 教材第6页 8、 教材第9页 9、 教材第15页第18页 11、教材第19页 一、填空
5、 教材5、 教材10、教材 1、 生产力、综合国力 2、 教育、人才、国民素质
3、 外延、集约、教育、科技成果、劳动者素质 4、 学、教育科技、综合国力 5、 现代化、知识、跨越 6、 素质、现代化
7、 科学技术、决定、邓小平、第一 8、 科学、战略、优先 9、 先导、基础、知识 10、培养人、历史、人类
11、利用、人力、服务业、科学、创新 12、素质、质量、科学 13、应试、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14、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素质教育 15、 改革和发展、国民素质、身体心理
16、 素质教育、国民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道德 17、 未来、思想、书本、自身价值、理想、指导思想 18、讨论、启发、发展、创新 19、学科、学习者、继承、创新 20、 基础、终身 21、每个人、天赋、差异 22、 选拔、普及、全体、全面 23、 德育、爱国、集体、加强中华民族 24、 知识、科学、创新思维、信息、团体协作 二、简述
1、 教材第27页 2、 教材第31页 3、 教材第33页材第38页
4、 教材第35页5、 教 6、 教材第52页 7、 教材第54页 8、 教材第55页 9、 教材第60页 10、 教材第66页 三、综述
1、 教材第31页 2、 教材第33页 3、 教材第36页 4、 教材第46页 5、 教材第41页
6、 教材第55页 7、 教材第55页 8、 教材第56页 9、 教材第19页 10、 教材第59页
11、 教材第66页
12、教材第6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