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导学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14 蜜 蜂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蜜 蜂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会写“蜜蜂、辨认”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通过网络搜集关于蜜蜂的资料。(师生) 3.搜集有关蜜蜂的诗句。(学生)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课件出示蜜蜂的图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到的有关蜜蜂的资料,如 教师可以相机介搜集的有关蜜蜂的资蜜蜂的生活习性,赞美蜜绍《昆虫记》的相关内料。 蜂的诗句等。 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2.介绍作者法布尔。引2.了解法布尔的资料。 趣。 出新课课题。 3.齐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边圈出生字,读准生字的文,独立解决生字、词读音,同时画出自己不理语,扫除字词障碍。 解的地方。 在引导学生说出2.出示词语:大概、辨2.小组内读词语,互相正课文大意时,教师注意认、蜜蜂、阻力、跨进、音。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包括、检查、准确无误、3.在小组内交流理解词顺序,按照“实验目的沿途、陌生、超常。 语的方法,如用生活经验——实验的过程——指导学生读准词语。 理解“阻力、准确无误、得出的结论”这样的3.组织学生交流理解沿途”;联系文中语境理叙述线索概括课文的词语的方法。 解“辨认、推测”;用反主要内容,从而引导学4.检查学生读课文的义词和近义词理解“陌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情况。 生、超常”。 内容的方法。 4.小组内活动:组员逐段5.引导学生说出课文读文,读后互相评价。 大意。 5.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第1自1.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1.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然段。 认真听。想一想通过这个生思考:“把第1自然2.引发学生思考法布自然段,自己能读懂什段中的‘听说’去掉尔要做实验的原因。引么。 行不行?为什么?”导学生用关联词语2.小组讨论“我”做这引导学生抓住“听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8分钟)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用时:12分钟) “无论……总是……”说一说。 3.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画出能说明实验的过 程的词语和句子。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5.帮助学生理清实验的过程,鼓励学生说一说能不能去掉其中的某一个环节。 6.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说说作者为什么给蜜蜂做记号,这样做有什么必要。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播放生字动漫,指导学生观察。 2.教师示范写“辨、四、课堂练跨、蜂”。 习,落实基 础(用时:5 分钟) 个实验的原因。练习用关联词语“无论……总是……”说句话。 3.学生快速默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实验的过程的词句。 4.小组内结合自己找到的相关句子,了解实验的过程,交流自己的体会。 5.小组内交流:“我”这样做的必要性。交流时要从“做记号”和“让小女儿等候”两个方面入手,体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6.同桌互读第2自然段。 说”一词,体会作者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了解实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作者做事严谨的态度,认识到作者不光认真观察,而且用心思考的品质。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新旧衔接(用时:5分钟)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用时:17分钟) 1.先观察这些生字,然后交流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如结构、布局等。 2.先认真观察教师是如何书写的,然后自己练习书写。注意:“辨”是左中右结构,左边的“辛”竖变成撇;“跨、蜂”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 要协调,书写时注意左窄 右宽。 3.检查书写情况,给出3.互相评议,接纳合理的书写建议。 建议,重新进行书写。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一名同学说出词语中1.出示生词卡片。 的一个字,其他同学猜一 猜这是什么词。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2.同桌之间交流,看谁说话讲一讲法布尔实验得有条理,其他同学评的过程。 议。 1.引导学习第3、4自1.学生自由学习第3、4然段。 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 (1)学生大声朗读第3、4(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自然段。 词语质疑。 (2)找出“推测”一词,(3)找一找描写小女儿体会“我”此时的心情,神态、语言的句子。 交流这个词的作用。 (4)思考:该用怎样的(3)在文中找出描写小女 在练习书写时,引导学生按照“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步骤来进行。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说清法布尔为实验所做的准备工作和周密的考虑。 1.在理解课文中的结论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可酌情给学生讲一讲法布尔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启发学生思考:找语气来读描写小女儿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5)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引导学生自学第5~7自然段。 (1)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三、语言实践,拓展积累(用时:15分钟) 四、课堂小结,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 儿神态、语言的句子,用“____”画下来。 (4)全班交流:用激动的心情来读这部分最合适。 (5)学生交流:蜜蜂不但回来了,还采了蜜。 2.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5~7自然段。 (1)小组长提出读的方(2)小组内合作学习,式,小组成员开始读;然交流关键语句带给自后分头找一找自己认为己的感受。 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做上(3)引导学生理解第7标记。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2)在组长的组织下一起(4)想象:后飞回来的交流,并认真倾听别人的蜜蜂会遭遇什么?没意见。 回来的蜜蜂去哪儿(3)思考第7自然段最后了? 一句话的含义,结合“尽3.引导读第8自然段。 管……但……”“确确引导学生思考法布尔实实”体会作者的心理的结论,发表自己的看及其品质。 法。 (4)联系上文中交代的环境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 3.全班齐读第8自然段。 交流中自由表达看法,看法合理即可。 1.默读课文,在书中找一1.从文中找出作者得找。全班总结:(1)听说出的结论。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 以回到原处。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 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2.组织讨论,理解本解释的本能。 能,引导学生列举生活2.全班交流讨论:如鸭子中的本能现象。 天生就会游泳,蜘蛛天生就会织网…… 自然界有许多有趣的现 象,有些现象目前我们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认真倾听,激起兴趣。 尽管这样,人们探究自然奥秘的脚步从未 停止,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我们这个美丽的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学习的是渗透在实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 2.对实验的结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且与自己搜集的资料对照,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学完课文,有条件的话可以再观察观察蜜蜂,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列举一些科学家探究的事例。 世界,去发现有趣的现象,探其究竟,解开谜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