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教育思想》平时作业(3)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现代教育思想》平时作业(3)

第四学习单元(文字教材第七章、第八章)

一、填空题

1.当人类文明经历过____________经济时代和____________经济时代之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____________正在向我们走来。

2.知识经济是建立在____________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____________。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____________,高新技术迅速____________化。

3.有四种类型的知识,即知道____________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和数据;知道____________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与社会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记载工作的技巧和____________;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的信息。

4.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性:一是知识的____________性,二是知识的无限____________性。

5.传播知识,造就创新人才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教育是国家____________体系的支柱和基础。

6.以培养获取、运用知识和____________新知识能力为中心的____________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也是____________时代教育的主导精神。

7.技术创新的代表人物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理查德·列文等人把技术创新分为三类:一是节约____________的技术创新;二是节约____________的技术创新;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性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代表人物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尔斯认为,所谓____________,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8.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____________支持和____________贡献的历史使命。____________的学校教育很难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____________思想,全面实施____________教育,开创____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____创新的新局面。

9.农业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____________和积累;工业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___________和扩张;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____________和探索。

10.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____________的主要基础;教育是培育____________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教育是国家创新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对学校教育在____________传播和____________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强烈地呼唤学校教育在知识创新和应用、科研开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智力优势。显而易见,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了教育是国家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罗马俱乐部在其《学无止境》中提出了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学习。

13.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个性化原则;____________原则;探索性原则;____________原则;民主性原则;____________原则;启发性原则。

14.实践教育思想是____________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____________教育实践和整个教育事业的____________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想。

15.教劳____________思想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开始出现。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认为劳动和____________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劳动不仅能发展体力,并且能发展____________力,形成人的道德,从事劳动的人能够形成一种信念,相信____________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1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_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是改造____________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造就____________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____________相结合的思想,是我们今天实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7.实践教育思想认为,____________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实践教育思想主张,必须坚持贯彻教育与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把____________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应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____________体制的配套改革;应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使教育教学具有____________性。

18.实践性是____________教育的一个总体特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整个____________的发展相协调,教育过程与____________经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教育活动与人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19.教育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____________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变劳动力形态。通过教育,可以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____________,把普通的劳动力转变为专门的高级的____________。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____________,以提高____________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精神和____________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____________、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一并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突出了全面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1.我们的青少年学生缺乏实践意识、实践____________等等,是我们____________模式的弊端,是我们____________传统的缺陷,是我们____________环境的偏颇。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教育的结果,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是____________的存在。为了使学生具有实践知识、实践____________、实践能力,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更新文化的传统,创设实践的环境。

22.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不仅需要设计和组织好____________和校外的实践教育活动,而且应当在课内和校内的____________活动中渗透实践性。

23.实践能力形成于学生的____________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实践就谈不上实践____________的发展。

24.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____________的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____________为尺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25.STS(即科学—____________—社会)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后来广为传播。它有三个基本特征,跨学科、基于社会实际和____________。

26.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就要从社会需要的角度、____________的角度,研究和处理教育改革和____________中的问题,使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____________建设、 建设。 二、简述题

1.简述“知识经济”。

2.简述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

3.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4.什么是创新素质?

5.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6.创新教育思想有何认识意义?

7.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8.“应试教育”的实践性缺失。

9.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观点。

10.实践教育的环境建设。

三、综述题

1.为什么说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为什么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3.试论述教育在知识创新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如何理解教育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础?

5.如何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6.如何理解创新素质的培养对教育工作的要求?

7.创新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8.试举例说明什么是创新性学习。

9.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下面这则案例的看法:

案例:我国某学校,来了一位美国的访问教师,对中国孩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美术教育。有一次,他以“快乐的节日”为题让孩子们画画。结果,很多孩子画的是圣诞树,而且一模一样。他惊叹之余顺着孩子的视线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同样的圣诞树。于是,他把墙上的圣诞树盖起来,要求孩子们仍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重新画一副画。这一回,孩

子们咬着笔头,瞪着眼睛,无从下笔。

10.为什么说实践教育思想贯穿于当前素质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

11.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2.试举例说明实践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

13.实践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4.如何贯彻实践教育思想,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教材建设?

15.试举一个教学工作中的实例,谈谈你对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社会实践关系的认识。

《现代教育思想》平时作业3答案

一、填空

1、 农业、工业、知识经济

2、 知识、创新、创新、产业

3、 是、为、经验

4、 时效、增殖

5、 教育、培训、创新

6、 创造、素质、知识经济

7、 劳动、资本、制度创新

8、 人才、知识、传统、创新教育、素质、人才、知识

9、 继承、普及、创新

10、 应用、创新、体系

11、 知识、人才、创新体系

12、 预期、参与、创新性

13、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

14、马克思、素质、改革

15、 结合、教育、智、劳动

16、社会生产、现代、全面发展、劳动

17、实践、生产劳动、教劳结合、实践、教育、实践

18、现代、国民经济、社会

19、劳动、现实的劳动力、劳动力

20、教育方针、国民素质、创新、实践、文化

21、能力、教育、文化、社会、环境性、意识

22、课外、教育教学

23、主体、能力

24、实践能力、创新性

25、技术、解决问题

26、 社会实践、发展、政治、文化

二、简述

1、 教材第140页 2、 教材第150页 3、页 5、 教材第154页

6、 教材第162页 7、 教材第172页 8、175页 10、教材第182页

教材第143页教材第172页 4、 教材第1519、 教材第168、 三、综述

1、 教材第141页 2、 教材第143页 3、 教材第149页 4、 教材第149页 5、 教材第151页

6、 教材第152页 7、 教材第163页 8、 教材第153页 9、 教材第162页 10、 教材第178页

11、教材第180页 页 15、 教材第184页12、教材第181页 13、教材第184页 14、教材第1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