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 应玉国 授课日期 学科 物理 课题 分子热运动 课 时 第 1 课时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教学 2.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目 3.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标 4.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点 分子热运动 教学难点 1、 从宏观出发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感知的事实。 2、 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关 键 实验指导(大屏幕) 程序与内容 师生活动 时间 一、辅助环节 1 情境导入 板书课题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导入,激发学 2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 生学习兴趣。教师交代本节学习5′ 3出示自学指导 目标。 二、“先学环节” 发放自学指导。 1、学生依据自学指导开始学 习, 教师巡视 20′ 2、学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 小组内交流、小组间交流 3 检查自学效果 指生回答 三、“后教环节” 提问,学生回答后其他学生纠 1交流、更正(生生互动) 正。 8' 2精讲、点拨(师生互动) 教师针对存在问题精讲。 四、当堂训练环节 10' 1随堂测试 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检测 2' 2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分子热运动 板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接触时,互相进入对方的书 现象。 课设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后计 则运动。 反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思 叫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一、 学生阅读课本P26-P27,回答下列问题。
1.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它的大小通常以_________作单位来量度,我们一般用_________来观察它.
2.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3. 固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液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气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在课本上找出来并用铅笔划出来.
4.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如何变化?是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此特点?如果不是,你能举个反例吗?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又如何变化?
二、 仔细阅读课本P29,从图11.2-1、图11.2-2以及图11.2-3演示的四个实验(包括第一段的实验)中体会什么样的现象是扩散现象?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举出具体扩散现象的实例吗?
讨论:图11.2-2及图11.2-3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物质放在底部,倒过来行吗?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三、 阅读课本P30中间部分,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猜测一下课本演示实验中,哪杯水中扩散现象快,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2. 前面几个实验能否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3. 扩散现象还能说明什么?
4. 什么叫热运动?它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四、 阅读课本P30下半部分至P31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 图11.2-5的说明说明了什么?
2.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为什么?
3. 结合图11.2-6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存在形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