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第26卷第1期 2012年2月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Vo1.26 No.1 Feb.2012 CHINA MEDICAL EDUCAT10N TECHN0LOGY 基于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王春燕,周 洪,高歌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西安710004 【摘要】: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相关操作技能以及终身专业学习能力,平台 化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是实现上述要求的实验教学创新模式。而创新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实验 教学环境、孕育团队化实验教学队伍以及改革管理体系是平台化模式的核心,文章结合实践就此做 了介绍。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教学技术;数据库;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5287(2012)01-0013-04 Research on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based on global education target of stomatology Wang Chunyan,Zhou Hong,Gao Ge Center ofStomatological Practice Training, ,n Jiaotong University, 710004,China 【Abstract】:Global education target of stomatology requires that students should possess relate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lifelo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ability.Platform—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of stomatology is an innovative mod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which can meet the above requirements.The core of platform—based mode is innovating experiment teaching curriculum,constructing an experiment teaching environment,training a teaching team and rearming management system,which is discussed in 一一 一一the paper by relating to our practice. 【Key words】:experiment teaching;management;teaching technology;database;mode 目前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涵盖3个方面 4。: I口腔医学扩展能力I①学生具备相关知识;②学生具备相关操作技能;一一一 ③ 丽 丽硐 一一学生具备终身专业学习能力。 口腔医学学 能 I 口腔实验教学就是凭借实验教学资源使学生的 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J。深化口腔医学实验 教学改革就是构建教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以 及以课内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为特点的口腔医学实 图1 口腔实验教学定位结构框图 验教学模式,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 能、培养创新能力、强化各种临床技能训练、注重综 1 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合能力培养 J,最终达到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 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以口腔医学学科教学内容 的相关标准。 为参考系,使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能反映“实验内容 鉴于此,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转变实验教学定 层面”、“教学时态”、“课程梯度”以及“教学途径”4 位(如图1所示),建立口腔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平 个教学要素内在关联关系。 台化口腔实验教学模式,即设置学科化实验教学课 1.1实验教学内容层面 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环境,孕育团队化实验教学队 将实验内容的目的分为3个层面,继而将实验内 伍,实施统一教学管理,以适应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 容归为3个类型。强调基础性实验,注重提高型(综 目标。 合测试性、综合设计性、综合应用性)实验,鼓励创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口腔颌面疾病研究(3)(2005K14.G8(3)) 收稿日期:2011-08.19 作者简介:王春燕(1965一),女,山东高密人,本科,学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口腔医学实验教学和口腔医学主观评价。 一一一 一一 ~一14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第26卷第1期 新性(研究性、创新设计性)实验,提供必修实验、选 修实验及开放性实验个性化方案。 1.1.1 基本型实验 学生必须完成和掌握基本实 验原理、基本实验技术及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学生 的口腔医师基本素质,即要求学生通过基础性实验 项目训练,掌握各专业的基本技能,正确使用通用仪 器、实验数据处理和写作实验报告的方法,应强化训 练其手指操作能力。 1.1.2提高性实验学生应接受综合性、设计性、 应用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要求学 生通过提高性实验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床综 合实践能力和素质,掌握本学科各专业的临床操作 技术,正确使用专业化仪器。 1.1.3研究创新性实验 为优秀本科层次学生提 供进行深入研究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实验项目或课 题,并催化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 医学扩展能力。通过研究性实验项目的训练,培养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及分析问 题的能力,并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提高其研 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训练, 培养学生自主提出创新课题,进而进行自主创新构 思、自主创新设计和自主创新实践 J。 1.2实验教学时态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的口腔教学以学生学制 为单位,分为3个阶段4个节点。即:基础阶段、临床 前阶段和临床阶段,入学、临床前、临床前结束和临 床节点。其中,实验教学时态分为临床前期、临床期 和课外实验教学,使得实验教学相对学制一脉相承, 为设置口腔学科实验教学内容布局创造了必要条 件,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始终贯穿各实验教学时态。临 床前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验室关键阶段_5剖, 是临床期和课外阶段的必要基础和铺垫。临床期是 基于临床前期培养提高学生各种技能的临床现实阶 段,也是临床前期和课外阶段教学效果的展示。课 外教学既是其他阶段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学生个体 化实验的重要时态,它与其他两个阶段并行。 1.3实验课程梯度 以口腔医学16门主干课程为参考系,将口腔医 学课程划分为口腔基础类课程、口腔外科类课程、口 腔内科类课程及口腔修复类课程(如表1所示)。 一方面各类之间和各类自身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 时态形成梯度,另一方面就某个专业技能操作也在 不同教学时态设置递进教学内容,使实验内容呈现 网状相关性。 表1 口腔类课程设置表 1.4实验教学途径 实验室教学、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口腔 学生全面技能和能力的3个密切关联的途径。我们 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突出关联实验内容、实验教学 时态和实验途径三者的内在联系。实验室教学是实 施临床前时态实验教学内容的关键途径,临床实习 是实现临床时态实验教学内容的首要途径,社会实 践是实现课外实验时态实验内容的重要补充和扩展 途径。 1.5实验教学内容结构 包括实验层面、实验教学时态、课程梯度和实验 途径4个要素,可将实验内容设计为“模块/类/实 验内容”3级结构(如图2所示)。 丽 图2实验教学内容3级结构示意图 一级结构:即模块,包括临床前实验模块、临床 实验模块和课外实验模块。二级结构:即类,包括临 床前期模块的课程类、临床实验模块实习专业以及 课外实验模块的不同教学形式。三级结构:即具体 实验内容。该结构形成具有学科特点及课程自身系 统性完整的特点。 归属临床前实验模块的实验内容包涵4个课程 类,利用实验室途径在临床前时态实施,重在培养学 生的基本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临床实验模块包含 3个专业,涉及口腔外科类课程、I71腔内科类课程及 口腔修复类课程,通过临床实习途径在临床时态实 施,以培养学生的口腔医师专业技能为重心;课外实 验模块设置了6个形式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内容涵 第26卷第1期 王春燕等.基于全球化口腔医学教育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15 盖4个课程类,利用3个教学途径教学实施贯穿各 工人组成,源于口腔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口腔医学 教学时态,旨在既强化学生的基本个人素质、专业技 研究中心,负责实验教学条件保障及教学服务,参与 能,又强调培养学生的口腔医学扩展能力(如图3 实验教学模型设备研发、实验技术的开发、仪器设备 所示)。 的维护及平台日常工作管理等。根据口腔医学实验 口腔医学实验内容体系 教学特点和实验教学体制,凝练历年的实验教学经 验,将实验教学团队细化为教学组、教师、助理;实验 块.脯赌6千 Il  lI  3个{ I始f l J馘6 "始 个 教学保障团队细化成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每 个团队既是一个课程教学实施团队,也是一个科研 I;I I学I学f学}蛳 ;I学 创新团队。与此同时考虑教学队伍学历结构、职称 结构、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要素制定教学队伍培养 方案 ,以培养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 3 投资建设实验教学环境 为实施口腔学科化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学校 图3 口腔医学实验内容体系框图 建设了实验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校内“口腔医 1.6实验类型分布 学教学实验中心”、“口腔医学研究中心”和“口腔临 临床前期实验模块中基础实验、提高实验以及 床教学环境”为平台主体教学环境,在省范围内建立 研究创新实验所占比例分别为30%、35%和2%,临 了合作式社会实验教学环境。其中“口腔医学教学 床期实验模块为0%、12%和4%,课外实验模块为 实验中心”保障口腔临床前实验教学条件,“口腔医 3%、8%和6%。以上实验类型分布特点就是要体现 学研究中心”为实验教学提供科研性实验教学载 牢固临床前期实验教学,竭力创新研究性实验,突出 体,“口腔临床教学环境”保障临床实验教学条件, 阶段教学目标,延伸课内教学,开辟社会实践教学途 社会环境为实验教学提供更广泛的现实培养环境。 径的平台化实验教学宗旨。 4创新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2整合口腔实验教学队伍 为将实验教学转换为平台化,建立实验教学平 调整规范实验教学队伍岗位、制定关联政策措 台管理是首要任务 J。学校在平台化管理建设中 施、统筹现有人力资源,以实现实验教学队伍团队化。 创新突破了以下管理瓶颈: 根据教学人员在实验教学中承担的职能不同形成了 4.1转化管理机制 不同课程类的实验教学团队和一个实验教学保障团 建立平台管理机制,保障实验教学平台化运行。 队(如图4所示)。 平台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校级管理由教务处 实验教学队伍结构 实验教学统管,院级由平台主任负责,具体教学实施 由5个团队管理。平台全面负责口腔医学专业实验 实验教学团队I l实验条件保障团队 教学实施。平台运行经费由校、院2级教学经费保 障。管理制度分为校级和平台二级,按院级绩效考 核制度对平台管理进行考评。质量保证体系由西安 交通大学教务处教学管理体系及平台教学管理体系 予以保证。 4.2配置多元化实验教学技术 图4 口腔医学实验教学队伍结构示意图 口腔实验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技能及能力的必 实验教学团队包括口腔基础类、口腔外科类、口 要条件。根据实验教学模块,我们设计应用了不同 腔内科类及口腔修复类四大实验教学团队,各团队 的实验教学技术以实施实验教学内容。临床前期模 成员源于各专业教研室,各实验教学团队与4个实 块以传统模拟、仿生头模模拟、动物外科模拟、计算 验教学课程类相对应,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实验 机模拟、口腔工艺操作、信息技术、临床操作、标本识 教学保障队伍由专职负责人和实验技术人员、技术 别、口腔泥塑、讨论、观摩等实验教学技术为主。其 16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第26卷第1期 中,仿生模拟、动物外科模拟、计算机模拟、信息技术 等为口腔实验教学前沿技术 ” ,口腔泥塑属该平 台独创的实验教学技术¨ 。临床模块主要采用角 色模拟转换、临床信息管理训练、急诊实习以及临床 专题讲座。其中,临床信息管理包括临床实习周记、 病案分析、病案讨论、撰写临床病例报告、随访记录。 课外模块主要采用口腔社区、任务型和强化培训等 方式。 4.3信息化管理实验教学耗材 口腔实验耗材管理是实现实验教学平台化的重 要瓶颈。口腔医学本科生实验课教学涉及各种口腔 耗材250种左右。每个实验内容所用的耗材种类平 均20余种,而且相当一部分种类的耗材同时分布在 不同实验内容中,在同一学期中有若干年级和不学 制的实验教学需要耗材配给。如何从平台管理层面 设置和管理实验耗材一直是口腔耗材管理的难点。 为此,平台设计耗材数据库完成实验耗材投入方案、 耗材申报计划以及管理耗材使用过程,同时利用该 技术,我们能够有效地挖掘数据以指导未来的实验 耗材管理。 4.4建立信息平台 主要通过3个层面的信息平台实现实验室局域 网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4.4.1 实验教学平台网站和口腔医学教育在线网 址利用学校实验教学平台网站和口腔医院网站实 施实验教学相关管理。 4.4.2课程网络教学环境利用学校服务器构建 了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可供各高等学校师生浏览、 学习、教学、阅读和材料下载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学 生的学习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辐射了平台教 学效果。 4.4.3 实验室局域网 实现实验教学授课、专业操 作示教、师生互动、教学评价、教学资料检索、实验教 学培训等信息化教学支持。 4.5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控制平台化实验教学质量,我们从教、学以及 管理3个方面全流程监控实验教学。对学生实施临 床前期作品评价,临床前期实习作业评价,临床技能 评价,毕业临床操作评价。对教师设定制度,实行教 师预讲、专家听课、学生评价、末尾谈话措施。平台 管理实行设置实验督导组、教学巡视、教学检查以及 教学会议制度。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转换实验教学模 式,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建立了口腔学科实验教 学体系、平台信息化管理和针对性多元化的实验教 学平台,使实验内容趋向全球口腔医学教育目标。 通过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国内/区域性会议、互访交 流、教学辐射项目等多种渠道带动并促进了西北口 腔医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在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 中,学校的实验教学模式、机制、实验教学条件、教学 研究及教学效果获得评估专家的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Clark J D,Robertson L J,Harden R M.The specific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s in dentistry[J].Bri Dental J,2004,1 96 (5):289-294 [2]Clark J D,Robertson L J,Harden R M.In our opinion:The First Five Years—A framework『J].British Dent J,2003,195 (O3):125—127 [3]Harden R M.Developments in outcome—based education[J]. Med Teach,2002,(24):117—120 [4]Harden R M,Crosby J R,Davis M H.An introduction to otlteome—based education[J].Med Teach,1999,(21):7—14 [5]米大丽,阙国鹰,许春姣,等.加强口腔实验教学平台的 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 1042—1043 [6]王树文,余海波,敖秋月,等.口腔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J].西北医学教育,2010,(1):121—123 [7]张宏,王春梅,张兴毅,等.搞好实习前教育和综合培训提 高学生实习效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l,25(2): 89-91 [8]王树芝,阙国鹰,米大丽,等.口腔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研 究初步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07,(7):621—622 [9]王春燕,周洪.口腔医学实验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方案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6):479-481 [10]杨小敏,张帆,侯露露.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 其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3):249—252 [11]江千舟,陈智,彭彬,等.口腔医学教学中仿真人头模型 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5,(2):102—103 [12]周洪,王春燕.口腔仿生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 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5):395—397 [13]李志丹,侯铁舟,徐行.口腔内科实验教学多媒体仿真头 模系统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7—8 [14]齐红,王春燕,李淑薇.将泥塑引入口腔组织胚胎病理 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 (3):202—2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