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施工技术与应用 日圜圜!圈。 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工程测量是贯穿工程中的各个阶段的一个基础工作,随着计算机软件、微电子以及激光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工程测量新 技术得以出现。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逐步扩大,大型建设工程的不断增多,对工程测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和加快了工程 测量新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工程测量中的几种测绘新技术进行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绘;新技术;探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测绘领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测绘的 一体化,在于它能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等智能功能。当前,城市规划土地管 数据基本要求是快速、精准。近年来,科研人员已经在传统的数字测绘基础上 拓展了信息测绘技术,它是在数字测绘技术上的一个突破,在工程测量过程 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1、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 1全球定位系统(GPS) 1.1 1 GPS概况 GPS是一种可以定位、实时跟综的导航卫星系统,用在工程测量上可以 测距、测时,并根据测定数据进行空间交会定点,然后通过网络向各用户提供 实时、连续、高精度的三维坐标、距离、速度和时间信息。GPS为测绘人员提供 了便利,测绘人员只需待在室内借助计算机及GPSfl ̄套设备将提取的地面几 何和物理信息变换成一系列数据,依据数据制出各种实用的地图等测绘产 品。微型GPS携带方便,有利于野外测量。当前,GPS定位技术是最具潜力的大 地测量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测量定位技术相比,GPS定位技术具有:测点选择 灵活、可全天候连续作业、适应性强及提供大批量、高精度数据信息的优势。 1.1 2 GPS在工程测量上的应用 GPS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导航、定位、实时监控、城市规划和 _] 程测量方面有了及其广泛的应用。在GPS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实时动态差分 技术(RealTimeKinematics,简称RTK),它使GPS应用达到了新的高度,是里程 碑似的技术。RTK能够在指定坐标内实时提供流动站的三维定位结果,并且 能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RTK技术在已知点上安装GPS对卫星进行观测,将 采集到的载波相位调制到基准电站,再通过基准电站发射出去;流动站采集 卫星载波相位的同时也会接收基准电站发射出来的信号,解调后得出载波相 位;流动站的GPS通过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来求解运动中整周模糊 度,最后得出流动站的精确位置,能达到厘米量级。这种技术可以仅仅依靠一 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而不用设其它控制点,就能快速的得出高精度的控制 点、地形点和地物点的j三维坐标,同时生成电子地图。正是有了这种优点,在 数字化测图、控制测量、房地产测绘、地籍测量和施工放样等场合广泛的得到 应用。 1.2遥感技术(Rs) 1.2.1 RS概况 遥感技术的类型有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其中航天遥感是靠卫星、宇宙 飞船、空中飞行器等来实现的,其影像测图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航空遥感在地 形图测绘及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工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一直以来我们都知 道我国土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但是实际上究竟有多少?其中又有多少农 田?还有一些只有冒险家去过的地方如亚马逊流域,地貌如何?这些资料真正 靠人工普查、靠常规地面测量很难准确地表达。但遥感技术发展起来以后,这 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遥感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的图像和数据,让我们 掌握真实的情况。 1.2 2 K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由于RS技术借助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和多光谱航空摄影,能实现大面积 的同步观测,实现数据的综合和比较,因此,具有极佳的时效性和经济性,从 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过RS技术能获取大量的影像,从而制作各种中小比 例的地形图,能十分便捷的为工程测量领域提供基本的地形图和地籍图。 1.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1.31GIS概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测绘遥感技术来采集、存储地球 空间信息数据,将这些数据经传输、处理、分析后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显示,并 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空间信息系统,其技术优势在于它的这一系列工作流程 理、区域资源开发、环境监测、地质矿产、水利农林等都需要建立专业信息系 统,以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实时化、信息化,使得GIS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超 大型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结束了我国在大型GIs工程上长期依赖国 外软件的历史,国产GIS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据统计,2010年GIS产业规模达 1 000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甚至将突破5 000亿元。 1.3 2 GI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IS不仅能实现测绘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存储,还能j维可视化的显 示和输出,进行一些预测和辅助决策。GIS技术现在越来越成熟,在很多领域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测绘、地质、水利、气象、环境、城市规划和国防等。在 GIS技术的基础上,同步运用扫描矢量化、内外一体化测图和全数字摄影测量 等技术,能及时、准确的提供数字化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使工程测量数据 实现科学化、信息化 1 4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 4.1摄影测量技术概况 所谓摄影测量技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摄影的方式来将目标物的信息采集 的一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的摄影测量测绘技术已经逐步 发展到了数字化的摄影测绘阶段,它主要是利用影像处理和计算机技术对影 像进行测绘,将大量的测量从外业转移到室内,不仅精度很高,而且具有很高 的速度,在一些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利用该技术能够高效地形成大面积成 图,为城市的建筑工程和城市规划等提供良好的指南。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 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确度和速度,同时也节约了大 量的人力和财力,实现了工程建设成本的节约,为T程建设的发展起到了良 好的促进作用。 1 4.2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在城市和工程测绘领域中得以应用,由于 高质量、高精度的摄影测量仪器的研制生产,结合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使得 摄影测量能够提供完全的、实时的三维空间信息。不仅不需要接触物体,而且 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具有测量高效、高精度,成果品种繁多等特点。在城市和丁 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公路、铁路以及长距离通讯和电力选线、描 述被测物体状态、建筑物变形监测、文物保护和医学上异物定位中都起到了 一般测量难以起到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 站的出现,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该技术已在一些 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程勘察单位得以引进和应用。 摄影测量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成果,最大 比例尺为1/500。采用的仪器除利用高精度的模拟测图仪和解析测图仪成图 方法外,还用立体坐标测图仪与微机连接进行数据采集,经微机数据处理输入 绘图机自动绘图。 1 5三维工业测量 1 5.1三维工业测量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业生产 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新的工业生产要求对生产的监测、产品质量检验、 生产过程控制与自动化流程等工作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测点定位,但是,传统 的测量技术根本达不到现有的工业生产要求。于是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由此兴 起,并迅速的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 1.5 2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的应用 i维工业测量系统是以电子经纬仪或近景摄影仪为传感器,在计算机的 支持下形成三维测量系统,对于汽车、飞机、卫星、生产自动化方面等现代化 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6 3S集成技术 ‘451。 施工技术与应用 1 6.1 3S集成技术的概况 工程等。 3s集 ̄(GPS,GIS,Rs)技术是指将上述三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及其他相关技 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这里所说的集成,是英文Integration的中译文,是指一种 结语: 目前,在工程测量中应积极推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GPS、 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GPS,RS,GIS集成的方 式可以在不同技术水平上实现。3s集成包括空基3s集成与地基3s集成。空基 GIS、RS技术和“3s”集成等新技术,把传统的手T测量向数字化、电子化、智能 3s集成:用空¥地定位模式实现直接对地观测,主要目的是在无地面控制点(或 化方向发展,实现测量、分析、决策和应用的网络化和一体化。虽然工程测量 有少量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实现航空航天遥感信息的直接对地定位、侦察、 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还很不平衡,尚跟不上国 制导、测量等。地基3s集成:车载、舰载定位导航和对地面目标的定位、跟踪、 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工程 测量等实时作业。3s技术为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 测量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充分利用 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摄影测量技术、3s集成技术等,把传统的手工测量 1.6 2 3S集成技术的应用 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宽 程 测量服务新领域,开创工程测量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在工程测量中,GPS、RS、GIS技术结合起使用(“3s”集成技术),可以做到 取长补短,GPS和RS技术可以为GIS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和区域信息,而 GIS从GPS和RS技术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合成,这 些相互合作,可以为一些大型工程提供实时的数字化、科学化的数据和信息, 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决策等,比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I1l蒙毛息.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探讨与应用技术与市场18卷第6期2()11年 【2】宋红英堋q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发展.科技传播2012—06—23 (上接第447页) 五、砼浇筑 50~1000mm木枋,横楞采用 483.5ram钢管,为加强支撑,在底板上留设书25 的短钢筋头(间距@2000),用其作为支撑点,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和地下 砼浇筑按“斜面分层,一次到顶”的方法,连续整体浇筑。在每个作业面用 室外墙的防水需要,在模板中间加设一次性的 12止水对拉螺杆,呈梅花型 震动棒分前、中、后三排震动砼,然后用平板震动器震平,形成边浇筑边成型。 布置,对拉螺杆的纵横间距均按@500mm布没,支模要注意将模板支撑牢固, 标高、厚度须用水准仪定点测平,扯线或在钢筋上标志,保证底板厚度和表面 处理结点,要防止出现爆模、漏浆等质量通病。 平整。初凝时用木抹子搓毛砼表面并压实,快终凝时用铁抹刀压光,以消除表 面出现微裂缝。终凝后尽量采取蓄水养护。 八、墙(剪力墙)模板 六、地下室结构模板 地下室底板、外墙、均为抗 渗砼,对模板支设质量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本工程模板计划 采用18mm厚夹板模,50mm× lOOmm木方、qb48的脚手架管 及钢支顶为模板支撑体系。 墙面支模时,要控制好墙面的垂直度。墙面垂直度控制包括平面和立面 两方面。先要在基准层上准确的放出混凝土墙的边线,然后扎筋支模。扎筋时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好钢筋的垂直度。支模时,通过吊垂来控制墙面的垂 直度,水平方向上通过水平拉线来控制。对调整好的墙模用对拉螺栓和斜撑 固定牢固,墙厚由对拉螺栓套管控制。内墙(剪力墙)模板与地下室外墙模相 同,只是所设对拉螺杆不焊止水片。 结束语 本工程由于之前制订的设计施工方案合理、科学,现场实施到位,因此本 七、地下室外墙模 地下室外墙采用|8ram厚 地下室外墙模支模示意圈 工程在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人员的努力配合下,工程的施工进度非常顺 利。今后,类似或比这里更为复杂的工程还会出现,需要继续探讨和累积成功 的经验加以运用。 夹板模,模板竖楞采用 (上接第449页) 憾,——弯扭稳定临界弯矩; 参考文献 l1】陈骥,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第四版) ,2008 [2]GB50429—2007,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国家标准,2007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我国铝合金结构规范同样采用的是perry公式,但是 没有考虑材料塑性发展性能,相较欧洲规范算出结果更安全,但也更保守一 些。 【3】郭小农,铝合金结构构件理论和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6 【4]EN1999—1‘1:2000 Eurocode 9:Design of aluminum rules and rules for buildings[S]. 4结论 本文运用经典理论推导得出了实际受弯构件弯扭失稳极限承载力计算 公式,并和欧洲规范Eurocode9,我国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得出了 perry公式可以用于铝合金受弯构件弯扭稳定承载力的计算,为后续铝合金受 弯构件试验数据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接第450页)受静压桩的施工反力,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保证工期。 5.3纠偏法。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 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5】吴亚舸,铝合金受压板件局部屈曲与受弯构件弯扭屈曲承载力研究【D1,同 济大学,2005 作者简介: 黄力才(1988一),男,四川成都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结语: 综上,桩基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只有从施工的开始打好 5-4扩大承台法。由于原有的桩基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构造要求或基 基础,把控桩基的每一道程序,做好桩基的质量检测和把控,才能保证工程的 础承载力的要求,而需要扩大桩基承台的面积;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 顺利进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参加了土 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 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荃共 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桩基质量管理除了上述方法以有很多,例如、底板 架空、复合地基法、上部结构卸荷、结构验算等,每一种方法都要因地因时制 宜,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的领域研究,建筑工程基础的桩基施工工艺技术,也在不断 发展提高,正向着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中桩基质量检测,尹利兵,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6期 。4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