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THE INTERNET ECONOMY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趋势与百强解析全球重点国家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量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布自动驾驶,6.5%智能搜索与推荐,12.1%基础智能算法,28.0%中国76876美国67276日本44755韩国20180欧洲18631智能语音,15.3%专利申请量分布自然语言处理,19.4%计算机视觉,18.7%截至2018年10月15日来源:赛迪顾问图1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量居于全球首位在分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趋势之前,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梳理。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技术并非近几年才问世,虽然产业内外均能感受到近年来人工智能火热的浪潮,但是其实此技术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可以看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工智能算法以及技术就曾一度出现过火热,随着时间发展也不断地演进和进化,并经历了由热转衰的过程。最近几年内,人工智能已让我们每个人感受到其非常火热、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年来的IT技术飞速发展,从而为人工智能带来了算力、算距,以便对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支撑。2019年,特别是深度学习发展提供的支撑让人工首先,先梳理目前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及中间的创新和趋势。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内,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以及各种人工智能应用不断落地,直接推动了整体人工智能产业的飞速发展。整体人工智能的核心产业的产业规模已经接近1000亿元,可以说是规模巨大的行业之一了。而且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预计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就会达到1600亿元,所以增长速度还是非常迅速的。此外,推动整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投资也是增长非常迅猛的。可以看到,据统计,2018年中国整体对人工智能投资总量超过1100亿元。从年度发展来看,宋宇赛迪顾问副总裁 智能水到渠成地发展至今。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趋势从2016年到2017年到2018年,每年都呈现出投资总额翻倍增长、单笔投资额翻倍增长的发展趋势,因此不论是投资2019年第11期
83
跨界论坛Cross-industry Forum▲291.8 248.3 281.1 972014.6 94.3 4121C/C+133.7 10.0 6D轮2243.4 1天天使轮使轮Pre-A/A/A+轮Pre-B/B/B+轮机构还是产业界,均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充满无限信心。从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来看,其中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仍是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细分领域。2018年行业内投资最多的是信息分发领域,比如今日头条得到了一笔40亿元的融资。从大部分投资额的方向来看,计算机视觉和智能驾驶无疑是引领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所占用的领域。从下图中代表投资次数的蓝色曲线来看,比如其中的机器人、智慧医疗领域,虽然单笔投资金额不多,但是获投的企业数量非常多。这也说明业界对于这两个领域非常看好。可能因为此领域目前处于初创阶段,所需要的资金并不多,相对来说资金总量需求也不多。从人工智能投资轮次来看,总体投资轮次集中在前期,也就是A轮之前,这部分大概占到50%到60%左右。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现在人工智能企业、项目相对来说大部分都属于初创阶段。从整体人工智能技术专利数量来看,Pre-A/A/A+Pre-B/B/B+C/C+DE轮F轮轮战战略投资略投资FE轮轮投资金额(亿元)投资事件数来源:赛迪顾问图2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轮次分布我们的研究团队梳理了到2018年10月中旬之前的全球所有人工智能专利的情况,从中发现,全球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量大概在22万件左右,中国占了7万件左右,是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超过了美国、日本、韩国等,超过了公认为人工智能产业相对比较领先的国家。所以,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专利领域相对还是比较领先的。从整体人工智能专利技术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基础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的专利也占到整体专利的一半以上。虽然很多专利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的阶段,但对所有人工智能企业来说也是好消息,意味着更多技术等待人工智能企业开发、利用、应用、落地。从人工智能在我国各个地方的发展和布局来看,近几年来,我们对行业研究和产业规划梳理后可以发现,除了安徽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公认的人工智能发展较好的地区在进行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布局之外,在众多以前没有关注人84互联网经济THE INTERNET ECONOMY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趋势与百强解析工智能产业的省市内也在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其中,我们梳理了各个省市、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产值后发现,目前产值主要集中在北京,超过500亿元的产值。上海市、广东省等产值规模在100亿到500亿元左右。可以看到,各个地方利用自身IT技术资源的优势、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的带动和众多地方的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充分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了带有自身地区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来看,目前大概每年有70%左右的资金投向了类似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在与人工智能企业交流时发现,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找不到真正落地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经营和发展、运营都是非常困难的。从最近几年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正从重点突破到均衡分布的态势可以看到,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国20181614的应用规模大概是400亿元左右,而且增长速度非常迅猛,根据我们的统计,应该比全球的增速高出10%左右。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互联网、安防等这些领域,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也可以看到正在不断爆发更多的新应用场景、小众应用场景。我们认为一些小众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特别是示范应用有非常巨大的空间。在北京海淀公园内建立的全球首个AI主题的科技公园内,建设了众多关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包括智能跑道、无人小巴、AI太极教练、智能售货机、智能储货柜。海淀公园范围并不大,但却可以应用诸多人工智能技术,从而为整体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场景实现提供很多借鉴。传统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应用空间同样非常巨大。企业数量1210864201987年2001年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来源:赛迪顾问图3 综合百强企业注册时间分布2019年第11期
85
跨界论坛Cross-industry Forum▲>15年16%10-15年9%5-10年20%<=3年27%3-5年28%来源:赛迪顾问图4 综合百强企业注册时间结构之前,智能化的发展通常分为几个阶段,比如前期的数字化、网络化之后才会晋级到智能化。但很多传统场景既没有实现数字化,甚至也没有网络化,所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就会对其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识别、语音自然处理领域。另外,可喜的是,在基础层里面,AI芯片的企业的实力不断增长,对整体AI产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强大的支撑。第二,从企业发展历程来看,超过一半的百强企业的“年龄”不足五年,从注册时间来看,大部分企业是2014年以后注册的,所以成立时间在五年以下的企业是非常多的。而且除了BAT、在2019年内,在我们对中国大概7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所做的分析和评估中,从基础能力、成长指标和创新能力等四个角度、三四十个指标出发,把所有企业按照以上指标做出了评估,从而得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100强。这其中也可以真实反映现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情况。100强企业里,应用层的企业数量最多,大概有45家。智能驾驶和机器人的企业数量最多,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看到,技术层的企业在百强榜单中占比相对比较高。40家处于技术层的企业中,更多集中于计算机视觉和语音华为等大型龙头企业注册时间比较长以外,其余甚至像商汤、地平线等公认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们,“年龄”都不足五年,所以整体人工智能产业还是比较新、比较年轻的产业。第三,与各地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情况对比来看,百强企业的分布更集中,其中大约超过90%以上的百强企业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地区。首先是这些地区的IT基础资源、政策、人才基础优势,从而吸引了多数百强企业注册、落户,各地区也基于这些优势极大扶持以上企业的发展。同时,像杭人工智能百强榜单解读86
互联网经济THE INTERNET ECONOMY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趋势与百强解析机器学习平台等8%AI开放平台4%综合类4%智能驾驶12%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11%综合类4%应用层45%智能机器人12%技术层40%智慧医疗9%基础层11%计算机视觉17%无人机等7%智慧金融5%信息分发等3%1815企业数量AI芯片8%1815企业数量1815企业数量单位:个129630129630智能驾驶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无人机等129630AI芯片信息分发等台觉等处理放平机视平台语言AI开器学习计算然机与自识别音语来源:赛迪顾问图5 应用层企业总量最多,单项技术多集中在计算机视觉州市、江苏省内,随着电子商务、工业等应用场景丰富的产业的发展,很多百强企业也开始逐渐集聚,可以预测到,百强企业的分布未来也会呈现出类似的新趋势。最后,我们把百强企业进行分段后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集中在企业本身所处的层面,也就是更多集中在应用层。因为应用层毕竟技术门槛、市场空间相对比较高、比较大一些,更多的企业在发展至后期阶段时会集中在应用层。从年龄来看,必然是越是后期成立的企业,其年龄越轻,这也是各个行业均会呈现的特点。在进行百强企业分析责任编辑:王昊wanghao@staff.ccidnet.com的时候,虽然今年是第一次发布,但并不是第一年做以上分析。从每年的分析结果来看,人工智能产业是非常新的产业。每年得出的分析结果其实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为整体产业发展不是非常稳定的,所以每年也会更新人工智能的百强榜单。非常希望今日的研究能帮助各个人工智能的企业、技术企业或者产业企业更好地投身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当中。2019年第11期
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