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5月 第7卷第13期Medical Innovatio望 na . Q o1.! . ・57・ ・l临.t ̄Kx0t-究’・ 祛瘀化痰通络法治疗55例血瘀痰阻型脑梗死 疗效观察 谢显友 【摘要】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络法治疗血瘀痰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组,对照组57例,以西医常规治疗,并予盐酸川芎嗪粉针、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组55例,在治疗组治疗基础 上加用白拟通络愈风汤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祛瘀化痰通络法治疗血瘀痰阻型脑梗死可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疗法;祛瘀化痰通络法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而 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并依据血压、血糖、血脂情况 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 给予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上,配合自拟通络愈风汤治疗血瘀痰阻型脑梗死,取得满意 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愈风汤,药用川I芎20 g,桃仁 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0 g,红花10 g,丹参20 g,水蛭10 g,地龙20 g,酒大黄10 g, 1资料与方法 法夏10 g,胆南星10 g,白术15 g,黄芪25 g,天麻10 g。水煎 1.1一般资料112例均为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笔 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结 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两 束后进行疗效统计。 组。治疗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39—76岁,平均 1.6疗效观察及统计学方法 (63.8±4.1)岁。对照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42~ 1.6.1 观察指标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 75岁,平均(64.5±4.6)岁。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神经 分、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检测。 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梗死部位等方面差异性均无显著性(P> 1.6.2疗效评定标准依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 0.05),具有可比性。 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别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 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评分及评定(共6级)级别。基本痊 中确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 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或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显 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 著进步: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评 行)》L2 3。中风血瘀痰阻证类诊断标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分减少18%~45%,生活自理;无变化:评分减少或增加不足 言语謇涩或不语,瘫侧肢体麻木、沉重或疼痛,头晕目眩,舌 18%;恶化:评分增加>18%;死亡。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 质暗紫,舌苔厚腻,脉沉细或弦细。 步之和定为有效。 1.3纳入标准(1)初次中风发病且发病时间在3 d以内; 1.6.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2)经头颅CT扫描证实;(3)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且诊断为中 2结果 风病中经络,证型血瘀痰阻证;(4)无意识障碍。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9例,显 1.4排除病例病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人选:(1)肝肾 著进步21例,进步20例,无变化及恶化5例,死亡0例,总有 功能不全;(2)心功能不全;(3)梗死后出血;(4)严重感染; 效率为90.9%。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 (5)严重消化道出m。 21例,无变化或恶化14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75.4%。两 1.5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盐酸川芎嗪(哈尔滨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联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30553)120 mg加入0.9%氯 2.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治疗 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胞二磷胆碱0.75加 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20.90±5.84)和 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阿司 (7.69±2.25);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1.83±6.09)和 作者单位:425500湖南省江华县人民医院 (12.28±3.15)。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通讯作者:谢显友 0.05)。 ・58・ 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5月 第7卷第13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May.2010.Vo1.7 No.13 2.3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 的作用,也同样具有阻滞钙通道、清除自由基,拮抗兴奋性氨 检查均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基酸和改善脑细胞代谢的作用 J。 3讨论 综观通络愈风汤全方有改善微循环、降脂降黏度、改善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现代中医界通过研究已认 脑细胞代谢的作用。故在西医基础上加服具有祛瘀化痰通 识到气血逆乱为“中风”基本病机,局部脑瘀血梗死是造成脑 络之通络愈风汤治疗廊瘀痰阻型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 损伤的关键,所以对其治疗强调祛除瘀血 。 疗效。 本病为本虚标实,急性期以内风、痰浊、邪热、瘀血等标 实突出,其中之重点又在于瘀血、痰浊闭阻经络。故治疗上 参考文献 宜益气活血、祛痰通络为主。方用自拟通络愈风汤,药用桃 [1]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三).中风与神经疾病杂 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川芎活血行气,“上行头目”,“旁通 志,2006,23(1):4—5. 络脉”,“人脑”;水蛭、地龙活血化瘀通络;酒大黄活血化瘀, [2]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 通腑泄热;胆南星、法夏清热化痰通络;天麻熄风通络;白术、 19(1):55—56. 黄芪益气健脾化内生之痰。 [3]周江.浅析影响脑梗死活血化瘀治疗的变量.国医论坛,2003,18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川芎、桃仁有抗凝,扩张脑 (3):12. 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红花能抑制血小板 [4]李仪奎,姜名瑛.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68—198. 聚集,降低血脂,抑制脑血栓形成;地龙、水蛭有溶解血栓和 [5]王正荣,罗红琳,肖静,等.天麻素对动脉血管顺应性以及血流动 防止血栓形成;白术有扩张血管、降压、降血脂,抗凝和调节 力学的影响.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4,l1(3):197—201. 胃肠活动的功能;酒大黄能降脂、抗血栓形成,防止红细胞聚 [6]骆守真.补气药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集,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清除自由基、降低颅 病杂志,2008,6(3):452. 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胃肠蠕动;法夏、胆南星具有镇静,调 (收稿日期:2010一叭一28) 节脂质代谢、祛痰作用 J。天麻具有扩血管、抗缺血缺氧,降 (本文编辑:程旭然) 低血液黏度,对红细胞变形和聚集指数异常均有显著的改善 作用 J。黄氏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 保留或重建脊柱后韧带骨结构在椎板减压术 中的应用 曹辉 苏丽繁李海燕 【摘要】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板减压及脊柱后韧带骨结构的处理结果。方法采用保留或重建脊 柱后韧带骨结构的椎板减压术,即椎板潜行减压术,经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结果本组 病例随访3个月~3年,无术后死亡病例。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压缩49%,术后恢复到92%。椎体后缘高度:术 前平均85%,术后恢复到96%。Cobb角-J ̄前平均25。,术后为6。。神经功能:8例A级,4例无改善,2例恢复为B 级,另外2例恢复到c级和D级;余者晋升1~2级。结论保留或重建脊柱后韧带骨结构的椎板减压术,即椎板潜 行减压术,经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有良好的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良好。 【关键词】后韧带骨结构;减压; 固定 胸腰椎爆裂骨折,多因高处坠落伤、交通伤等高能量损 管横切面积,解除椎管内压迫,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以利于早 伤所致,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其治疗目的是恢复椎 期的功能锻炼。在2005—2009年间,笔者对51例胸腰椎骨 折需要行椎管减压术的患者,采用保留或重建脊柱后韧带骨 作者单位:325011浙江省温州市温州曙光医院(曹辉,李海燕); 结构的椎板减压术,即椎板潜行减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长春市朝阳区医院(苏丽繁) 现报道如下。 通讯作者:苏丽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