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唐 杰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鸟鲁木齐830017)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阶段的教育正处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时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对于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培养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各高校纷纷积极的 革新其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课程设计,努力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从而构建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 养方案。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 善。很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朝着职业化培养方 向,人才的培养方案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国 内各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就业市场 的实际需求状况,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一系列的人才培 养方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适 用社会的发展,开始朝着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前 进,这种人才培养的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1 汉语言文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学科,其自身 有着良好的教学传统,根植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 化土壤之中,肩负着传播传统中华文化以及培养学生人文修 养的重任。但是从当前的培养模式来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 业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一言堂为主,师生问的互动很 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主要是被动的在听课。有研究资料 显示,当前大部分的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都是传统培养方式 的延续。这种闭塞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是严 重脱节的。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对于人才有了更高 标准的要求,那种只注重内部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理 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是没有办法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的。所以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才能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需求。 2 当前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规格过于单一 大部分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 培养出具有汉语言基础知识、技能以及理论。培养出能够在 中等职业以及基础的教育学校进行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工作 者。培养的人才规格一般定位为具备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 学以及教学研究能力人才。这样单一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 了毕业生毕业就业抉择时的狭隘性。 2.2 汉语言文学本科的教学计划以及相关课程设计不健全 大致来讲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是汉语言文学的课 程设计专业性太强,从而忽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 二点是由于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课堂教学内容一直重复 讲。第三点是不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使得人才的培养质量不 高,没有取得预期的培养效果。 2.3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老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没 有进行及时的更新,过于老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陈旧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学的质量普遍低下。传统的一言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144—2 堂教学模式严重的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 的热情以及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以及培养。 3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 3.1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定位 这种定位对于传统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是一种 全面的革新。在人才的培养中注重由知识的传授变成知识应 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出一批迎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 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富 有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在培养规格的设计上在原本要 求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综合 创新能力的养成。在进行专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 方向进行分流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具有多维度的专业知识, 并学会熟练的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市场 对于人才的需求。 3.2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中采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思路 首先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一基多能为导 向。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教师人才,同时为了迎合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保证毕业生可以实现多 方向的灵活就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其他方 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要优化汉语言文学 课程的设计,开设一些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可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迎合企业对高层次人才 的需求。其次以应用型为主线来实现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整 合。当前大多数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偏 于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教学,从而与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 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其实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个整合,专注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 的培养,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竞争将有极大的益处。再次是 严抓课堂教学质量。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反应着教学改革的成 效,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的走向。学院想要有效的提高 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对相关的教 学老师进行谈话,打破惯性思维以及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教 学惰性,发动各位教学老师积极探索新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 模式,在课堂的教学中真正的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位置。 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 惯,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最后是在推进实 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当前 大部分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践型的课程都是偏少的,所以 ・144・ 校企合作 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张秀萍 (通辽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械专业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这样一来,机械专业越来越 受到各大中专院校的高度重视。想要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操作技能,那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机械基础实践 教学新体系。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相应的提出机械 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的具体策略,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希望能给广发教育 者提供借鉴意见。 关键词: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145—2 1 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改革与实践发展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知 1.2将机械基础实验作为基础实行新体系改革 当今我国很多大中专院校在机械专业教学上,基本上都 水平越来越高,相应的教育部对机械基础实验也越来越重 是采用的传统“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教师不断地讲授知识, 视,这样加快了机械基础实践教学的步伐。但是,很多大中专 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过分的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 院校在机械和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 忽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致使学生的实际动手实践 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对教学改革和新体系的构建形成了比较 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在机械基础实验新体系的构建过程 大的阻碍。当今我国大中专院校基本上开展如下两方面的改 中,各大中专院校通过将传统实验教学进行重新的有机整 革活动: 合,将实验教学变得更加具有探究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而为 1.1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指的是以机械工程训 台。 练、机械工程实验和机械工程设计作为基础,通过具体的实 2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改革与实践面临的一些问题 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2.1 学生的自身实验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所在,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目的基本都是为 很有必要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学分设置,最好 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凸显为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专业素质, 提高到四分之一的比重,同时学校还要积极的搭建以及拓展 书面写作能力不单指过去中文系培养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 实践的平台,使得学生在实习的期间可以联系到专业对口的 的写作能力,而是要学会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要有文 见习工作,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到相关的岗位上去实习。从而 字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见解。 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加强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在最后一个学 4结束语 期的最好安排学生出去实习并在学生出去实习的时候先进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 行面试培训,从而使得学生可以顺利的找到心仪的顶岗工 期的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在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的现实 作,提前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常的校园教 发展需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内 学中,老师可以进行举办一些征文、演讲、朗诵、教学技能以 的各高校纷纷都在积极的探索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内 及书法等比赛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以及培养。在 涵的培养方案,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汉语言文学本科 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这些实践活动就可以合理的分配到不同 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会越来越出色。 的学期教学活动汇总,并发动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学老师积极 参考文献 的配合活动的开展,院领导不定期的抽检落实的情况以及活 1] 王长武.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 动举办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本专业的知识也 【计)改革研究一一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文理学 可以提前和社会接轨,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3.3创造有利的条件,建设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院学报f社会科学版1,2012(02):129—133. 2】杨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 出色的人才需要出色的老师来调教。老师作为人才培养 [践一一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 的关键因素,只有努力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水平, 并且积极引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师资,才能切实有效 新试验Ⅲ.文教资料,2011(22):188—190. 3】 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 的实现各个院校汉语言文学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成功转 [题及策略Ⅲ.毕节学院学报,2015(11):103. 型,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务实深入事物实际的基本心理素质 【4】廖秀华.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和工作素质,碰到实际事物应该扎实地去做,不是轻飘飘地悬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S1). 浮在空中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应付实际事物的能力,书面写作 [51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 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随着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书面写作能 略》[J1.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11).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