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3单元第6节 鼓乐铿锵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打溜子《锦鸡出山》赏析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缪海云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六节

教学内容分析:

打溜子又称“打围鼓”、“打家伙”,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

《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情绪上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涧戏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场景。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内容为土家族“打溜子”,音乐风格明显,个性突出。作为当代高中生,他们喜爱现代音乐中打击乐器鲜明节奏所带来的强烈动感,但对于民间打击乐的种类、作品却又知之甚少。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不喜欢墨守成规,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乐于动手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旨在营造合理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视、听、奏、唱、创、说等多种体验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民间器乐的魅力,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目标:

1.欣赏根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器乐曲《锦鸡出山》,了解“打溜子”这一民间器乐合奏形式,认识“打溜子”常用的四件乐器、体会其演奏特点及合作关系,了解“挤钹”这一绝招技艺。

2.在聆听、探究、体验、合作等过程中感受乐曲《锦鸡出山》表现的音乐场景和音乐情绪,体会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知道“螺蛳结顶”这一民间音乐创作手法,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数学美。

3.感受“打溜子”的艺术价值,领略土家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丰厚,增强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增进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1

教学重点:

赏析民间器乐合奏“打溜子”《锦鸡出山》。

教学难点:

体会“打溜子”的演奏特点及乐器间的合作关系。

教学过程:

一、走近土家——寻音

1.教师演唱《这就是我的土家族》,学生伴随歌声结合音画了解土家族的风土人情。

2.聆听《锦鸡出山》音乐片段,初步感受“打溜子”这种民间器乐形式。 3.初步了解“打溜子”以及常用的四件乐器。 4.揭示课题。

5.观看《锦鸡出山》视频片段,直观地了解“打溜子”。 6.学生合作,尝试“打溜子”。 谱例:

7.了解“打溜子”的艺术价值。

【设计意图】教师的演唱、音画的结合能非常直观地将学生带入原生态的土家族,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了解土家文化。在聆听、观看、实践、交流中学生逐步了解“打溜子”这一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二、走进土家——听乐

(一)分段赏析打溜子《锦鸡出山》 第一段:山间春色 谱例:

2

1.初次聆听,学生通过老师的动作提示了解乐句的特点。

2.结合图像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间器乐创作手法,感受其音乐氛围。 3.在师生交流中分析音乐情绪,得出段落标题。

第二段:结队出山

1.聆听音乐,在律动中感受锦鸡出山时的状态。

2.师生交流,通过节奏型的体验感受锦鸡欢快、神气地结队出山的情景,得出段落标题。

第三段:溪涧戏游 谱例:

1.初次聆听,了解音乐的四个部分,通过象声词的引导关注钹更多的演奏方法。

2.学生分成四组,探究钹的不同演奏方法。

3.再次聆听,结合钹的演奏方法体会音乐场景,得出段落标题。

第四段:众御顽敌

1.初次聆听前半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特点。

2.结合溜子谱复听音乐,关注头钹和二钹的演奏方法。 谱例:

3.了解打溜子的绝招技艺——“挤钹”(在土家,人们把头钹和二钹用闭钹捂音的手法进行前后拍快速交替演奏称为“挤钹”),师生合作体验。

4.再次聆听,感受音乐场景。师生合作表演锦鸡们“伺机待发”、“你追我赶”、“仰天长啸”等场景,揭示段落标题。

【设计意图】走进土家,分段欣赏《锦鸡出山》,通过聆听感受、问题思考、师生对话、合作实践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打溜子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音乐

3

创作手法、音乐要素的变化,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场景,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激发学生对打溜子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土家民间艺术大师田隆信及创编《锦鸡出山》的背景

师:田隆信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溜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土家族音乐的活灵魂”。生于1942年。几十年间,他收集整理了230多个土家族打溜子曲牌。1983年根据民间溜子曲牌,以土家族的吉祥鸟“锦鸡”作为主题,田隆信创作编配了《锦鸡出山》这部走向世界的打溜子经典之作。

(三)完整欣赏《锦鸡出山》

1.结合土家族民间艺诀完整欣赏《锦鸡出山》视频并简介最后一个段落“荣归”。

土家民间艺诀:头钹二钹对面讲话,大锣故意从中打岔,只有马锣猫跳狗跳,到处找些空子来插。

2.学生交流并归纳打溜子四件常用乐器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眷恋土家——赞歌

1.音画结合、图文并茂地介绍土家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触动学生情感上的升华。

2.欣赏谭盾的《地图》片段,感受打溜子的艺术价值,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土家十项非遗,引发学生对土家这片土地的深深赞叹之情,增进对土家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对音乐大师谭盾的作品欣赏,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4

教学流程设计: 音画结合,了解土家风土人情 走近土家—寻音 聆听与观看、实践与交流: 什么是“打溜子”? 山间春色 结队出山 分段赏析 溪涧戏游 众御顽敌 走进土家—听乐 荣归 介绍土家民间艺术大师田隆信及创编背景 完整欣赏 激发兴趣 初步感受“打溜子“ 体验与感悟 音画结合,介绍土家十项非遗项目 眷恋土家—赞歌 欣赏谭盾作品《地图》, 感受打溜子的艺术价值 激发情感 获得共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