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分数:
一填空。(28分)
1. ÷2表示的意义是( ),也可以表示( )。 2. ( ) m的是30 m,3 t与( )t的相等。
3. 把一个蛋糕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 4. 一根钢筋长 m,截成每段长 m的小段,可以截成( )段。 5. 在
35
15
8935
34
23
○里填上“>”“<”或“=”。
6○11
6÷311
32÷43
○3 4
41÷92
○4 9
1÷1289
○1 2
13
11÷33
1
○1 25÷○25 33
6. kg大豆可以榨 kg的豆油,1 kg大豆可以榨( ) kg豆油,要榨1 kg豆油需要 ( ) kg大豆。
二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 15分)
1. 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5倍。
1
5
( )
2. 两个真分数相除,所得的商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数。 ( ) 3. 任何两个数的积都比它们的商大。 4. ÷=×2 ( )
5. 比 m的多 m是 m。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分)
1. 算式÷与×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意义相同 B. 结果相同 C. 意义和结果都相同 2. 王阿姨每时可以织 m布,要织 m布需要( )时。 A.
23
35
910
3253
3352
23
12
12
35
212323
( )
B. 5 C. 35
32
3.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15 cm,是长的,长是( ) cm。 A. 9 B. 25
C. 15
四算一算。(18分)
1325
÷= 36÷= ÷25= 4556
75÷= 五解决问题。(20分)
5
824
÷= 2555
÷15= 18
1. 李叔叔从甲地去乙地,已经行驶了全程的,正好行驶了450 km,李叔叔还要行驶多少千米就可以到达乙地?(10分)
2. 有一套运动服,打七折后的售价是84元,这套运动服的原价是多少元?(10分)
六个性空间。(10分)
甲、乙两桶油共重40 kg,甲桶里的油的质量是乙桶里的油的。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
35
35
参考答案:
一、1. 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求的是多少
23
23
1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解答本题时,要知道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把这个分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1份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2. 50 4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除法的意义。解答本题时,要按照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分别列式为30÷=50(m),3÷=4(t)。 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解答本题时,要按照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把这个分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1份是多少),列式为÷4=。 4. 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题要求可以截成多少段,就是看 m里面有多少个 m,列式为÷,再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5.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法算式中的规律。要知道分数除法算式中的规律: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分数,商就比这个数大;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分数,商就比这个数小。如÷3中,3>1,所以÷3<;÷ 中, <1,所以÷ >。 6. 38
8 323
3243
34
611
611
6321143
3155
35
15
89
29
29
35
34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分数除以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本题要求1 kg大豆可以榨多少kg豆油,就要用豆油的质量除以大豆的质量,列式为÷=( kg);要求要榨1 kg豆油需要多少 kg大豆,就要用大豆的质量除以豆油的质量,列式为÷=( kg)。 二、1.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本题中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就相当于这个数乘5,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5倍。 2.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法算式中的规律。本题中两个真分数相除,等于一个真分数乘一个大于1的假分数,所得的商大于真分数,即大于被除数,所以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关0的运算。解答本题时,要清楚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所以本题中“任何两个数的积都比它们的商大”的说法是错误的。4.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本题中÷=×2。
212
323
15
818933
183398
5.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本题时,要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2111115
×=( m),再加上 m,列出算式是+=(m),所以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232326
三、1.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本题时,要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这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由此可断定,÷与×的意义不同,只有结果是相同的。 2.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本题要求要织 m布需要多少时,就是看 m里面有多少个 m,列式为÷,再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结果,÷=(时)。 3.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题中要求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就设长是x cm,根据等量关系式: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列出方程x=15,然后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到x=15÷,求出x=25,要注意:方程的解后面不能带有单位。
四、 ÷=×= 36÷=36×=90
551158
÷25=×= 75÷=75×=120 66253085242515511÷=×= ÷15=×= 2552541018181554
13155
454312
25
52
35
35
35
910
35
93105
9331052
910
3352
325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相当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计算时要仔细。 五、1.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 km。
3
x=450 5
x=450÷ 35
x=750
750-450=300(km)
答:李叔叔还要行驶300 km就可以到达乙地。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本题要先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就设甲、乙两地相距x km。根据等量关系式:甲、乙两地的距离×=450(km),列出方程x=450,再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到x=450÷,求出
3
5
35
35
x=750,最后用甲、乙两地的距离减去已经行驶的距离,就求出了李叔叔还要行驶多少千米就可以到达乙地,列式为
750-450=300(km)。
2. 解:设这套运动服的原价是x元。
7
x=84 10
x=84÷ x=120
7
10
答:这套运动服的原价是120元。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方程解决打折问题。本题要求这套运动服的原价是多少元,就要设这套运动服的原价是
x元。根据等量关系式:原价×=现价,列出方程x=84。要注意:方程的解后面不能带有单位。
六、解:设乙桶里的油重x kg,则甲桶里的油重x kg。
3
x+x=40 5
35
710710
8
x=40 5
x=40÷ x=25
8
5
33
x=×25=15 55
答:乙桶里的油重25 kg,甲桶里的油重15 kg。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方程解决和倍问题。本题要求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可以设乙桶里的油重x千克,则甲桶里的油重x千克。根据等量关系式:甲桶里的油的质量+乙桶里的油的质量=40千克,列出方程x+x=40,然后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25,x=×25=15。解答本题时,要设整体“1”(乙桶里的油的质量)为x。
3
5
35
35
35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
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