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撞五星级酒店,作为城市航站楼配套工程。
本酒店地上共二十六层,其中1~4层为裙房,设置酒店主要公用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宴会厅、游泳池等,其中3~4层之间设有设备层,5~26层为酒店客房部分。地下共三层,主要布置设备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其中地下二层按6级人防设计。 含盖内容:
1. 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 2. 空调系统; 3. 通风系统;
4. 消防排烟、排风系统; 5. 锅炉供汽系统; 6. 环保系统; 7. 燃油系统; 8. 节能系统; 9. 自控系统; 10. 人防系统。 二、监理依据
1. 《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1
4.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5.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6. 本工程监理合同;
7. 本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变更通知单、技术核定单; 8. 有关工程标准图集;
9. 有关国家与地方的其他规范、规定及特殊工种的特殊规定及标准。 三、监理工作流程
1.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流程
施工方
质保资料质保资料分部、分项工程成品、半成品 完整合格 分部分项工程自检合格 成品、半成品质量自检合格 完整合格 自检合格 质量自检合格
施 施工方填表、报 验申请表 工 方 整 改 否 监理对分部、分项工程 成品与半成品质量检查、验收
可
2
2.
在报验申请表分部、分项 质量评定表上签认意见 施工方可进行 下道工序施工 工程材料成品与半成品报审流程 由供货厂商提供产品 工程材料成品与半成 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品构配件进场 施工方专业人员验收 工程材料及成品、半成 不合格 监理人员验收 品构配件退场 3
复验
施工方填报工程材料 构配件报审表 专业监理工程师 审核 合 格
3.对于某些外加工部件、采购半成品、成品在必要时会同建设方、施工方共同对外加工单位、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用料情况); 四、分项监理细则:
1. 说明:⑴标高以米计,其余尺寸以毫米计。
⑵所指标高除特别注明以该层建筑楼面为起算标高外,其余均以建筑底层地坪为±0.00的起算标高。
⑶系统标高:水管、蒸气管与园形风管的标高均以该中心的高度位置,矩形风管的标高则以该底面(不包括保温层)的高度位置。 ⑷所述压力均指表压力。
⑸由供应商承包安装的特殊工程(地板幅射采暖、成品烟囱等)必须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所采用的材料、设备、施工技术及验收要求等须提前报审,经设计认可并备案。
施工方方可在指定 部位使用 4
⑹为确保工程质量,凡涉及本工程中的主要设备和材料,重要阀门等产品,需经设计方对产品进行技术性能和质量进行确认后方能施工安装。 2. 风道:⑴空调送回风管、新风管、通风管、排气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
管配件,钢板厚度和允许漏风量等均应符合规范低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⑵污水处理机房排气管采用不燃型承插式氯氧镁水泥无机玻璃钢风管,其厚度及制作应符合规范之规定,供货商需具有通过ISO9002或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资质。
⑶消防加压送风和排烟管道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管的制作、配件、钢板厚度和允许漏风量等均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⑷游泳池空调送、排风管均采用保温玻璃钢风管。风管的制作、配件、钢板厚度和允许漏风量等均应符合规范低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⑸消防加压送风和排烟管道及排风管采用土建风道时,必须配合配合土建,要求内壁表面用水泥砂浆抹平、粉光,允许漏风量应不大于矩形低压系统风管规定值的1.5倍。
⑹图纸中所标注的防火风管采用防火钢板(DuroSteel),防火板(Promat),无机玻璃钢或其他能满足耐火极限要求的材料制作或包封,安装完成的风管应符合该产品的制作标准及耐火极限标准(无标注时为1h)。 ⑺厨房灶台油烟排气管和污水处理房、游泳池、浴室排风管均采用δ=1.0不锈钢板(镀锌钢板厚度按通风风管要求加厚一挡)制作,并在最低处设置不小于DN20的手动排水阀,水平风管应设不小于0.005的坡度,坡向排烟罩或排水点。
⑻接风口的软风管采用带有钢丝撑筋的铝箔风管,长度不大于2m,
5
用于需保温的风管上时,应采用外部带有铝箔保护层的δ=30mm的离心玻璃棉套管,安装时软管应尽量平直,不得有瘪管和急弯,与钢板风管的连接应密封、牢固。
⑼风管上的部件(防火阀、消声器)安装时,气流方向应 正确,设有单独的支吊架,保证阀板转动灵活,连接风管不变形,阀柄操作方便,保温层应不影响阀杆和阀柄的运动。
⑽风管支、吊、托架的安装不得损坏绝热层和隔气层,,可参照国际O3SR417-2“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进行。
⑾一般风管上用的软风管采用绿色维纶防火帆布(其氧指数不小于35,燃烧后碳化,不滴液,厚度不小于0.40mm,常温下伸缩不小于10000次)制作,排烟风管上使用的软管应能满足在280℃条件下正常使用30min,并应有消防检测部门的检测合格报告。
⑿一般风管的法兰之间可采用δ=3~5mm的闭孔海绵橡胶板(橡胶板)作密封垫圈,防火阀及排烟风管的法兰垫圈采用δ=3~5mm的石棉橡胶板。
⒀风管止回阀安装时,必须保证其叶片吹起时有足够的直管段长度,确保叶片不受挡、不卡住,平衡杆活动不应受阻挡。
⒁风管穿越屋面的支架和防雨泛水应按国家标准图集。
⒂与土建风道连接的钢板风道当长边大于400mm时,须采用至少1.6mm的钢板制作,应保证连接口的强度,防止变形,钢板风道应顺气流方向插入,插入管周围空隙应进行密封处理(见设计院标准详图)。
⒃保温层风管穿过墙体时,应用厚度不小于0.75mm的镀锌钢板做
6
保护壳,当穿过防火、防爆墙体或楼板时采用的厚度不小于1.6mm。保护壳与风管间的空隙尺寸应不小于风管保温材料的厚度,并用柔性不燃绝热材料封堵,保护壳端面应与墙面或楼板底面平齐或略高,但应比楼板面高30mm。 ⒄与防火阀连接的过墙(楼板)风管,应设预埋管。预埋管采用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板制作,当风管需要保温时按第⒃的要求执行。 3. 水管道、蒸汽管道 ⑴管材及连接要求见下表
管材及连接方式表
种 类 ≤DN<空调冷冻水管、热水管、冷热水合用管、冷却水管 DN≥100mm 空调冷凝水管、空调排水管 上水管 蒸汽管、蒸汽凝结水管、乙二醇管、锅炉给水管、除氧水管、软化水管、排污管 100mm 0.8Mpa 镀锌钢管丝口接 材料及连接方式 所在位置 >70.8Mpa 无缝钢管高于16层 焊接或法兰接 无缝钢管焊接或法兰接 PVC-U管粘接 同给排水专业上水管 石棉橡胶垫圈 混凝土低温热水地采暖管道 交联聚乙烯管(PE-X) 复盖层内不设接头 风机盘管接口至关断阀 铜管、铜管翻口夹头连接 所在位置 低于等于16层 备注 无缝钢管焊接或法兰接
注:1.管道的标准合材质:镀锌钢管GB/T3091-2001,材料Q235-A 无缝钢管GB/T8163-1999,材料20钢
7
2.所有管道的配件、阀门和连接形式等均应满足该管道工作压力的要求。 无缝钢管规格见下表:
公称管径DN 无缝管 Ф×δ 25 32×3 32 38×3 40 45×3 50 57×3.5 70 76×3.5 80 89×4 100 108×4 125 133×4 150 159×4.5 200 219×6 250 273×8 300 325×8 350 377×9 400 426×9 注:适用于工作压力≤1.6Mpa
⑵安装之前必须仔细检查阀门、配件的质量,凡不能满足工作压力要求或有变形、裂缝、砂眼等明显缺陷者不准使用,阀门在安装前还应作组装性能检查,其动作应正确灵活关断用阀门须作严密性试验,不合格阀门严禁安装到系统中。 ⑶空调凝结水管应顺排水方向设置坡度安装,其坡度不得小于0.008,严禁倒坡,空调器的空气凝水管应设存水弯(有效水封高度不小于80mm)或其他隔气措施。
⑷立管及水平管翻高形成气囊的最高处均设置排气阀,在吊顶内的排气阀采用手动型,在机房,管道井等处采用自动放气型,立管及水平管翻底的最低处均设置排水阀,立管底部排水阀前应有不小于100mm的集污管段的长度。
⑸管道穿墙或楼板处必须设置套管,其内径应比管道或保温层外径大20~30mm。安装在墙体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墙饰面相平,穿楼板的套管应比建筑面层高30mm。管道的接头焊缝不得设在套管内,在保温工作竣工后,套管与保温层外径之间的空隙用不燃保温材料塞紧。
⑹室内塑料排水管水平直管段长度不得超过20m,室内垂直直管段上膨胀节的距离应不超过两层,室外不超过一层。,固定卡箍应设在靠近三通处。 ⑺低温热水管道地板幅射采暖系统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相应的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进行,并应符合厂家的技术要求。
⑻管道的支、吊架详见国标03SR417-2“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
8
95R417-1“室内热力管道支吊架”,97R403“室外热力管道支座”。保冷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垫经防腐处理的木衬垫,厚度应与保温厚度相同。 ⑼管道的支、吊架的最大间距见下表
钢管道的支、吊架的最大间距(m)
公称直径DN 不保温管 保温管 15 2.5 1.5 20 3 2 25 3.5 2.5 32 4 2.5 40 4.5 3 50 5 3.5 70 6 4 80 6.5 5 100 6.5 5 125 7.5 5.5 150 9 6.5 ≥200 9 7.5 注:1.仅适用于保温管的保温材料容重≤200kg/m3;
2.适于用工作压力不大于2.0Mpa的管道。 ⑽PVC-U冷凝水管支、吊架的最大间距见下表
PVC-U管道支承(管托)最大间距(m)
公称直径DN 水平管 垂直管 15 1.2 2 20 1.3 2.2 25 1.4 2.4 32 1.6 2.7 40 1.7 2.9 50 1.8 3 70 1.9 3.2 80 2.2 3.7 100 2.4 4 125 2.5 4.2 150 2.9 4.9 ⑾管道按图施工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管道试验压力
管道种类 空调冷冻水管 空调热水管 冷却水管 蒸汽管、蒸汽凝结水管 管道工作压力 >16层,0.8Mpa ≤16层,1.5Mpa 0.6Mpa 1.0Mpa 试验压力 >16层,1.2Mpa ≤16层,2.0Mpa 0.9Mpa 1.7Mpa 大型的或高层建筑的水系统宜采用分区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 a. 分工试压:
对相对独立的局部区域管道的试压,在管道内水压达到试验压力后,10min
9
内压力不降,再降到工作压力,60min内压力不降,外观检查无渗漏。 b. 系统试压:
各分区管道于系统管道连接后整个系统管道的试压。在试验压力条件下,10min内压降不大于0.02Mpa,再降到工作压力,60min内压力不下降,外观检查无渗漏。
c. 试压时,测压表应在系统的最高和最低处各设一个,试验压力以系统最低处为准,(如将设备接入,须保证不超过设备的试验压力)。
⑿非金属管道的强度试验应按该管道的有关应用技术规程进行,当没有专门的规程时,应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
⒀冷凝水管必须作充水试验,无渗漏为合格。
⒁管道安装前必须将管内污物及锈蚀清除干净,安装时应保持管道的清洁,严禁施工杂物落入管内,管道压力试验合格后应进行系统清洗,直至系统排出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水目测一致为合格,清洗后过滤器应及时拆洗干净,蒸汽管道宜用蒸汽或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吹扫应按规范进行。 4. 油漆、保温:。 (一)油漆:
(1)管道在试压,清洗合格后方能进行除锈和油漆工作;
(2)所有非镀锌铁件均须除锈后刷防锈漆两度,非保温者再刷面漆两度; (3)非镀锌支、吊架应在安装前完成除锈,刷漆工作;
(4)风管角钢,法兰先进行两度防锈底漆处理后方可铆接到风管上; (5)管道最外层应涂识别色或识别环,识别环最大间隔为6m。 本工程按设计要求:
10
燃气管、燃油管 连续黄色 蒸汽管 银色环 空调冷冻水管 蓝色环 空调热水管 红色环 冷却水管 绿色或绿色环 (二)保温:
(1)所有保温及其辅助材料必须采用不燃或难燃型产品,穿越防火墙的保温风管,在防火墙的两侧2m范围内须采用不燃型材料保温;
(2)非保温材料制作的空调送、回风管,空调房中冷热处理的新风管及客房等有热回收需要的排风管均须保温,保温采用夹筋铝箔复面的难燃型闭孔酚醛泡沫板材,20℃时,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034w/(m.k)密度为70kg/m3,氧指数不小于45%,烟密度不大于5%,非吊顶层,空调房吊顶内为25mm ,非空调房间吊顶内,保温厚度为30mm,接缝处用铝箔胶带密封,且采用保温钉固定保温层,保温钉固定及分布密度按规范执行;
(3)水、蒸汽管道保温工作须在试压、清洗、水循环正常、非镀锌钢管须除锈和刷二度防锈漆后进行;
(4)空调冷热水管、冷却水管、乙二醇管,室外明露上水管和空调冷凝水管均需保温,保温要求如下:
① 空调冷热水管、冷却水管、乙二醇管采用难燃型发泡橡胶保温20℃时,其导热系数:λ≤0.037w/(m.k),湿阻因子不小于1000.施工时用专用胶水粘合,保温厚度如下表:
11
保温厚度mm 室内无空调房间顶空调冷热管 室 外 — — — 层空调房吊顶内 除顶层外的空调房间吊顶内 22 — ≤DN25 25 DN32~70 27.5 DN20 DN80~150 30 DN25 DN200~400 DN≤25 32 DN40~50 ≥DN450 DN32~40 DN50~70 DN80~125 DN150 DN200~900 — — — 35 DN70~80 38 DN100~150 40 DN200~300 45 ≥DN350 注:1.空调冷热水管内的介质温度为7~60℃。 2.采用的绝热材料厚度不允许出现负公差。
② 室外上水管均采用δ=30mm,难燃型发泡橡塑(难燃型PEF发泡塑料,夹筋铝箔复面难燃型闭孔酚醛泡沫管瓦)保温; 注:应与给排水一致。
③ 空调冷凝水管采用难燃型发泡橡塑保温,20℃时其导热系数λ≤0.037w/(m.k),δ=10mm。 (5)蒸汽管、蒸汽凝结水管需保温
①蒸汽管、蒸汽凝结水管采用夹筋,铝箔复面的离心玻璃棉管瓦保温,60℃时,导热系数λ≤0.04w/(m.k),密度64kg/m3,施工时,用专用胶水与管壁粘贴,接缝处用铝箔胶带密封,保温厚度如下表:
保温厚度 蒸汽及其凝结水管 δ=mm 室内 室外 40 ≤DN40 50 DN50~100 ≤DN70 60 ≥DN125 DN80~200 70 ≥DN250 (6)膨胀水箱采用厚30mm难燃发泡橡塑保温,保温采用专用胶水粘贴 (7)冷冻水泵、换热器及冷凝管道上的集水器,阀门,水过滤器等均需保温,保温材料应与所连接的管道保温材料相同,厚度不小于上述保温厚度中的最大厚
12
度,保温应美观,不妨碍运动部件的活动,并能方便拆洗和维修。
(8)室外保温管道采用δ=0.3mm铝板(δ=0.5mm镀锌钢板)做保护壳,搭接缝应顺坡设置,防止雨水灌入。 5. 设备安装
(1) 所有设备安装前混凝土基础必须进行质量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设
备,包括设备基础的尺寸、位置、基础的强度,基础表面的平整度、水平度均应符合要求;
(2) 设备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检验其型号、规格,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核
对无误时方能进行安装,安装应按说明书进行或由供货商提供指导,吊装时应安全、稳妥、受力点不得使设备产生扭曲变形或损伤; (3) 制冷机组安装时均需设减振基础,减振基础应按设计要求或由设备厂家配带; (4) 空调箱、风机等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橡胶隔振垫、减振器或减振吊架; (5) 空调系统的循环水泵均设减振台座,在整个系统充满水后,必须重新调整,保证减振
台座的水平度; (6) 冷水机组和水泵等设备进出口水管处均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避振软接头,除消防专用风
机外,风机均应安装软接头; (7) 空调器、风机吊装时在混凝土楼板处必须采用预埋钢板或其他安全可靠的固定方法,
并应经设计认可,严禁采用膨胀螺丝; (8) 所有设备安装用的预埋件、预留洞等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避免遗漏和返工; (9) 直接蒸发的分体空调或制冷机,其连接管道的管材、弯曲半径、焊接、气密性试验、
制冷剂的灌注、保温等均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
(10) 温度计采用表盘式,压力表采用Y100型,设于高位时采用Y150型,精度均为1.0
级,压力表、温度计的量程应合适。 五、本工程监理要点
通风与空调工程,应把每一个分项施工工序作为工序交接检验点,并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 1. 风管制作:
①.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必须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②.非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必须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③.用于高压风管系统的非金属风管厚度应按设计规定; ④.风管的清洗不得用对人体和材质有危害的材料。
检查数量:按风管数抽查20%,每个系统不少于5个。
检查方法:查阅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观察检查,白绸布擦拭。 2. 风管部件和消声器制作:
①.手动单叶或多叶调节风阀的手轮或扳手,应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为关闭,其调节范围及开
启角度指示应于叶片开启角度相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3
检查方法:核对材料品种、规格、观察检查。
②.防爆风阀的制作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自行替换;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手动操作,观察检查。
③.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材料品种的合格证明文件。 3. 风管系统的安装
风管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②.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通过生
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必须严密,并不得设置接口; ③.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20%,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手扳、尺量、观察检查。 4.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
①.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或采取其他
安全设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 ②.电加热器的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 电加热器与钢构架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接线柱外露的应加设安全防护罩; b. 电加热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
c. 连接电加热的风管的法兰垫片应采用耐热不燃材料;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20%,不得少于1台。 检查方法:核对材料,观察检查或电阻测定。 5.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
①.制冷设备、制冷附属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
证书、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阅图纸核对设备型号、规格、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 ②.燃油系统的设备与管道,以及储油罐及日用油箱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与消
防要求,燃气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消防要求,调压装置、过滤器的安装和调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且应有可靠接地;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按图纸核对、观察、查阅接地测试记录。
③.制冷设备的各项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的技术数据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组装
式的制冷机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的机组必须进行吸污、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其相应的技术数据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检查和查阅试运行记录。 ④.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其管道法兰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或在法
兰处用铜导线进行跨接,且接合良好。
14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检查记录。
⑤.燃气系统管道与机组的连接不得使用非金属软管,燃气管道的吹扫和压力试验应为压缩
空气和氮气,严禁用水。当燃气管道供气压力大于0.005Mpa 时,焊缝的无损检测执行标准应按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且采用超声波探伤时,应全数检测,以质量不低于Ⅱ级为合格。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探伤报告和试验记录。 6.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
①.空调工程水系统的设备与附属设备、管道、管配件及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及连接形
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外观质量并检查产品质量,检查文件,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②.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当设计无规定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a. 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为1.5倍工作压力,但最低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加0.5Mpa。
b. 对于大型或高层建筑垂直位差较大的冷(热)媒水,冷却水管道系统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建筑可采用系统试压方法。分区、分层试压:对相对独立的局部区域的管道进行试压,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0min压力不得下降,再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在60min内压力不得下降,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系统试压:在各分区管道与系统主、干管全部联通后,对整个系统的管道进行系统的试压,试验压力以最低点的压力为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与组成件的承受压力,压力试验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压力下降不得大于0.02Mpa,再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c. 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
d. 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或查阅试验记录。 7. 防腐与绝热
①.风管和管道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规格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采用难燃材料时,应对其难燃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查数量:按批随机抽查一件。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材料合格证,并做点燃试验。 ②.防腐涂料和油漆,必须是在有效保质期内的合格产品。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材料合格证。 8. 系统调试
①.通讯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包括下列项目: a.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b. 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检查数量:全数。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15
②.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b.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检查数量: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③.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的结果(风量及正压)必须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2个楼层。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9. 竣工验收
①.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竣工验收的资料,一般应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a.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b. 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c.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d. 工程设备、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e. 管道试验记录。
f.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g. 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h.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i. 观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j. 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 10. 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
①.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前,应进行系统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 ②.通风与空调工程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与调整,应在已具备生产试运行的条件下进
行。
③.空调系统综合效能试验可包括下列项目: a. 送回风口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与调整。 b. 空气调节机组性能参数的测定与调整。 c. 室内噪声的测定。
d.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与调整。
e. 对气流有特殊要求的空调区域做气流速度的测定。 ④.防排烟系统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项目,为模拟状态下安全区正压变化测定及烟雾扩散试
验等。
11.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
①.锅炉设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基础的坐标、标高、几何尺寸和螺栓孔
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锅炉及辅助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1 2 3 4
项 目 基础坐标位置 基础和不同平面的标高 基础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尺寸 允许偏差 (mm) 20 0~20 20 0~20 检验方法 经纬仪、拉线和尺量 水准仪、拉线和尺量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16
5 基础上平面水平度 凹穴尺寸 每米 全长 每米 +20.0 5 10 5 尺量检查 水平仪、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7 竖向偏差 全高 10 +20 标高(顶端) 中心距(根部) 中心位置 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 8 预埋地脚螺栓 水准仪、拉线和尺量 2 10 尺量 深度 孔壁垂直度 中心位置 -20 10 5 +20 5 2 吊线和尺量 拉线和尺量 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9 预埋地脚螺栓孔 10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标高 水平度(带槽锚板) 水平度(带螺纹孔锚板) ②.两台或两台以上燃油锅炉共用一个烟囱时,每台锅炉的烟道上均应配备风阀或挡板装
置,并应具有操作调节和闭锁功能。
③.锅炉的汽、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压试验压力规定 项次 设备名称 工作压力Mpa P﹤0.59 1 锅炉本体 0.59≤P≤1.18 P﹥1.18 试验压力Mpa 1.5P不可小于0.2 P+0.3 1.25P 17
2 可分式省煤器 P 1.25P+0.5 3 非水压锅炉 大气压力 0.2 注: ①.工作压力P对蒸汽锅炉指锅筒工作压力,对热水锅炉指额定出水压力。 ②.铸铁锅炉水压试验同热水锅炉。
③.非承压锅炉水压试验压力为0.2Mpa,试验期间应保护不变 检验方法:
a. 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超过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b. 观察检查,不得有残余变形、受压原件金属壁和焊缝上不得有水球和水雾。 12. 换热站的安装:
①.热交换器应以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
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压力不降。 凡施工中没有注明要求的一律按设计要求。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