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乡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以浦江县嵩溪村为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170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21,27(18)

6707乡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以浦江县嵩溪村为例

黄钰莹

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摘要:乡土文化凝聚着整个村落的历史积淀。随着现代经济高速发展,乡土文化资源日益消逝。该文从乡

土文化视角研究了浦江嵩溪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嵩溪村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乡土文化;乡村旅游;SWOT分析;对策与建议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21)18-0-04

ResearchontheDevelopmentStatusofRuralTourismfromthePerspectiveofLocalCulture

——TakingSongxiVillageofPujiangRiverasanExample

HUANGYuyingetal.

(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

Abstract:Localcultureembodiesthehistoricalaccumulationofthewholevillage.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economy,localculturalresourcesaredisappearingdaybyday.Fromtheperspectiveoflocalculture,thispa⁃perstudiesthecurrentsituationofruraltourismdevelopmentinSongxiVillageofPujiangRiver,analyzes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in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SongxiVillagebySWOTtourismaccordingtotheanalysisresults.

analysismethod,andputs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ruralculturetohelpthedevelopmentofruralKeywords:Localculture;Ruraltourism;SWOTanalysis;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当下重点工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继发布,明确要求:“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1]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土文

食、服饰、建筑等[2]。乡土文化源于中国的农业社会,是中华文明中的重要部分。乡土文化涵盖着物质性的乡土文化以及非物质性的乡土文化2种属性,其中,物质性的乡土文化是指乡村传统的房屋建筑、村落景观、历史遗迹、传统的手工艺和生产方式等,而非物质性的乡土文化是指民风民俗、村约民规、语言信仰、传统节日以及人们的道德理念等。中国的乡土文化历史悠久,根植于乡村的土壤中,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根基所在,是当地乡民凝聚力和进取心的动力源泉,是中华民族能够长久繁衍发展的精神依靠和智慧结晶。1.2

乡村旅游内涵

乡村旅游是指在农村地区范围内发

生的旅游休闲度假活动,以乡村独特的青山绿水、乡土风情、田园风光等资源作为旅游对象的休闲游览活动,用来满足城镇观光客。乡土农耕文化等“人与自然临界点”的观光体验、休闲康养、求知探奇为目的的旅游业态是现代旅游业向农、林、牧区的延伸[3]。1.3

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相互关联

乡土文化中蕴藏

着独特性的文化和地域性的历史,一方面吸引游客体验不同乡村不同的地域文化,寻求差异性的风土人情,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

收稿日期:2021-07-11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乡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场所,蕴藏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发明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各地区因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随着乡村旅游的日渐盛行,乡村传统文化、乡村公共产品及服务也面临着挑战。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健康持久发展的深度的内部潜在动力,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1

1.1

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

乡土文化内涵

乡土文化是指在村落一定的范围

内,当地的居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乡村精神信仰、行为习惯、交往方式的一种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态,主要构成元素有风俗、礼仪、饮

作者简介:黄钰莹(1995—),女,浙江浦江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7卷18期黄钰莹等乡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171

了乡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乡土文化的保护。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吸引着都市人群回归乡村享受大自然风光。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质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中游客能直接感触和体验到的乡土文化[4]。乡村旅游和传统村落分别是乡土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物质载体,而乡村旅游更是乡土文化传播和弘扬的媒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乡村文化被进一步挖掘与保护、开发与利用,最终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5]。

北部,其西南方向距离浦江县城约23km,东南方向距离浦江县白马镇人民政府的驻地傅宅5km,距离杭金衢高速郑家坞出入口仅14km。嵩溪村村落依山而建,三面环山,拥有一明一暗的2条古溪,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是全国生态文化村、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落至今保存有大量历史古建筑群,包括宗祠、庙宇、戏楼、台门和大殿等,多为清代遗存(图1)。古建筑分布密集,错落有致,老巷纵横交错,古民居朝向及外观随着地势变换而变化,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嵩溪

[6]

十景”。

2嵩溪村概况

2.1

地理区位

嵩溪村地处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东

图1

注:图片来自网络,下图。

嵩溪村村落一角

2.2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嵩溪村位于嵩溪上游的谷

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6.8℃左右,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8.6℃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470.4mm,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48d,全年日照充沛。

地当中,以溪得名。往北方向5km有浦江名山鸡冠岩,便是一明一暗的嵩溪古溪的源头,前后两溪穿村而过,在村南的桥亭边汇集,溪水潺潺,清澈碧绿,小桥林立,环境优美(图2)。嵩溪村位于浙江省浦江县,属中低纬度

图2嵩溪村明溪

3嵩溪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SWOT分析

3.13.1.1

优势

宜人的自然环境

嵩溪村依山而建,地处于空旷

朝南,日照充足。嵩溪村依水而居,村内有2条溪流,前溪为明溪,为村民的生活用水,溪水两侧由青石板块砌筑;后溪为暗溪,流淌于青石板路下,两溪相交于村口(图3)。嵩溪村村民遵循因地制宜的理念,将房屋建造在溪水上,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出宜人的人居生态环境。

的盆地中,东边青龙山和西边白虎山之间,两山呈相拱之

势,山上草木繁茂,夏可纳凉、冬可御寒。村落整体坐北

图3嵩溪村暗溪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72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21,27(18)

3.1.2

大部分为明清所建,其中清代建筑有晓窗故居、逸人故

江南特色的聚落建筑风格嵩溪村现存古建筑群

2

堂、先得月民居,共计1560余间,约占54600m(图4)。嵩

溪村建筑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白墙灰瓦、高低起伏的马头墙是当地独特的聚落建筑风格。

居、古三层楼、孝友堂等;部分建筑于民国所建,如四教

图4嵩溪村祠堂

3.1.3

装饰建筑,在建筑上雕刻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花纹。宗祠内的雕刻内容尤为丰富,主要集中于檐柱旁的牛腿,主要有动物、植物、祥云、人物、回纹等,如徐氏宗祠的牛

独特的地域审美嵩溪村先民通过雕刻和壁画来

腿上雕刻了松树、鹿,松树寓意长寿,鹿是长寿的神兽,寓“禄”,寓意着繁荣、长寿;松树和鹿雕刻在一起,寓意着福禄寿喜(图5)。嵩溪村民居门窗多雕刻菱花纹、亚字纹、井字纹等,门墙上的壁画展示着嵩溪村独特的地域审美。

图5嵩溪村牛腿艺术

3.1.4

俗、民间艺术和历史古迹等。传统民俗的板凳龙由灯头、龙身和龙尾组成,龙身也叫子灯,由板凳进行串联,形态各异,有花灯和字灯等。子灯要经过编扎、粘糊、绘画等一系列制作步骤完成。2006年板凳龙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艺术有诗文书画、戏曲和剪纸。诗文方面,嵩溪村村民徐敬臣在清康熙年间创办了“嵩溪诗社”并延续至今,著有“嵩溪十景”诗。书画方面,明代邵志远的《嵩溪旧隐图》手卷生动地描绘了嵩溪村的风貌;清代画家徐子静(1734—1808年)善画人物,其《钱江观潮图》现珍藏于博物馆;画梅大师徐菊傲(1853—1933年与其子徐天许、孙徐雅清、曾孙徐小丰一门四代相继传承皆善画。徐天许(1898—1994年)擅长画花鸟,尤精鹰蟹,亦作人物,代表作有《群鹫图》《天许画稿》《国画教材》《国画画稿》等。戏曲和剪纸在嵩溪村也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具有十分重要的传播和教育价值。

深厚的文化底蕴嵩溪村的文化底蕴有传统民

3.23.2.1

劣势

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嵩溪村作为作为中国历

史文化名村,其村落特色体现不足,仅仅在原有村落中开设了住宿和餐饮,未能充分体现村落的传统历史文化,村内售卖的商品大多是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普通商品,缺乏具有嵩溪村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商品,难以满足观光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3.2.2

土文化底蕴深厚,古建筑传统文化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

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推介不够

虽然嵩溪村乡

大,但由于餐饮、住宿、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营销模式缺乏创新性,缺乏权威媒体的传播和推广,未能建立起乡村旅游品牌形象[7]。3.2.3

的影响,建筑风貌失去了原有的古香古色,现代设备如空另一方面,村内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建造,经历史冲刷后

村落建筑风貌破损

嵩溪村一方面受到外来文化

调外机、垃圾桶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落的整体风貌;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7卷18期黄钰莹等乡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173

(包括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房屋的破坏)很难维持原有风貌。3.33.3.1

机遇政策支持

嵩溪古村落的保护开发起步较晚,在

特色,也为乡村旅游增添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播和发扬。4.1

挖掘乡土文化底蕴,彰显一村一特色

嵩溪村应以

诗文书画文化为特色,发挥名人效应,开展写诗、书画培训体验,组织研学、写生、交流等。利用节假日组织小学开展写生绘画活动、诗歌朗诵比赛等,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彰显嵩溪古村的区域文化特色。嵩溪村内有2处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戏台,可以组织嵩溪昆腔与乱弹戏班为观光游客演出。带有浓重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不仅能为游客带来视觉盛宴,还能为传播和传承地方文化提供新的途径。4.2

大力发展绿色美食,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个性化、多

元化、体验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时代的到来,农家乐、土菜馆应就地取材,发挥本土特色优势,围绕“田园旅游”,发展有机绿色美食,助力乡村振兴。嵩溪村应引导本村村民接待观光客,提供地道的乡村美味。每户村民可以利用自家种养殖的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为游客提供纯天然绿色饭菜,这样不仅能增加村民收入,还能让游客体验到农家风味。嵩溪村可以定期开展特色体验美食节,让当地村民准备好制作特色美食的食材,如当地特色美食“米筛爬”“麦饼”等,让游客参与制作,边教边学边体验,使游客能更好地体验到本土内涵,为旅游增加更多乐趣。4.3

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强化宣传推广

通过现代媒体

开发保护过程中还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匮乏、人才难寻注的问题。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发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2018年十九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了党章。振兴战略指

等问题。农村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关

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基本的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到2050年实现“农村强、农村美、农村富”的宏伟目标。由此可见,嵩溪古村落的旅游发展在未来几十年都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在中央政策的导向下,嵩溪村要抢抓机遇,加强对基础服务的规范化管理,积极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条件。3.3.2

度在我国开始实施,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充裕的休闲旅游时间,间接地也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大量客源。城乡居民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也为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乡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日渐便捷,这为嵩溪村的乡村旅游提供了现实基础。3.43.4.1

威胁

专业人才匮乏

嵩溪村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高素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1995年5月1日双休节假日制

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嵩溪村村民大多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男女比例失衡,不利于乡村旅游发展。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当下,村里青年人才多数到发达的城市去工作、学习,忽视了自己村落优秀的乡土文化。3.4.2

来,旅游观光者对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提在持续扩大。乡村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若游客只是简单的欣赏,没有体验到乡村产品,则很难体会到乡村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意义和乐趣。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产品和服务缺少产品体验设计,导致游客对乡村产品互动体验不多,很难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3.4.3

下,国内各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周边旅游资源相对丰富,造成千篇一面的景点,旅游竞争压力大。嵩溪村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精品文化旅游产品匮乏、营销策划能力欠缺等问题尤为突出[8]。

乡村文化旅游市场不完善

在中央政策方针指引

缺少乡村旅游产品体验设计

随着体验时代的到

技术,把嵩溪村的历史、文化、手工艺等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传播出去,将乡土文化体验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提高旅游深度,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开发设计文化创意的旅游商品,如村落建筑的明信片、扑克、手绘地图等,不仅能保护和传播当地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推广嵩溪村。参考文献

[1]刘儒,刘江,王舒弘.乡村振兴战略:历史脉络、理论逻辑、推进路

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2):1-9.[2]孙凤明.乡土文化的特色之美[J].人民论坛,2017(36):58-59.[3]郭景福,赵奥.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制度与路径

[J].社会科学家,2019(04):87-91.

[4]宋建军.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研究——以浙江衢

州为例[J].当代农村财经,2019(06):19-22,25.

[5]魏清伙,胡海兰.乡土文化视角下的武宣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8):171-172,216.

[6]凌霓,张姮.创客介入的乡村文旅社区设计:以浦江嵩溪村为例

[J].装饰,2019(12):124-125.

[7]翁伯琦,仇秀丽,张艳芳.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若干

思考及其对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05):88-[8]英青措.黄南州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

技,2020(13):8-9.95.

出了更高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随着旅游观光者的增多

4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乡土文化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彰显了一村一

(责编:徐世红)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