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5期No.5。2010总第191期脚Foreign黑龙江对外经贸Eeon蒯eRelations&TradeSerialNo.191[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温怀德1、2(1.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32)[摘要】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较快发展,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但对外技术贸易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仍存在逆差严重、整体竞争力不足,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出口地及目的地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加速自主创新及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品牌建设及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业信息化水平;政府应进一步构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管理体系,大力培育新兴服务贸易,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新兴服务贸易[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0)05—0033—03一、引言25.2%,而其他服务所占的比重则上升到51.2%,上升了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合组织在成员国问推行并完16.4%。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的科技、信息浪潮的推动善《无形贸易自由化法案》。后来在美欧推动下,各方经下,其他服务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在服务贸易中一直占比过8年艰苦谈判以及妥协和让步,于1994年达成了共分重较大的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可以预见,3个部分、29个条款和8个附件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简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创新活动将更趋活跃,称GATs)。1997年wro又相继达成《全球基础电信协服务产品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将迸一步提高,服定》、《信息技术协定》和《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市场协定》三务贸易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将进一项协议,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步确立。随着各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全球服务贸易在国际中国目前正处于服务业逐渐开放的时期,大力发展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出口额1980年为服务业成为当务之急。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中国服务3650亿美元,1990年为o.95万亿美元,到2000年达到近贸易发展还相对滞后。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服1.5万亿美元,2008年已经达到3.73万亿美元,198卜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2008年共增长了超过10倍,大于同期货物贸易不足7倍合理政策建议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增长幅度。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随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全球FDI的下降,2009年世界贸易出1:3额将减少9%左改革开放后,中国服务贸易逐渐发展起来。服务贸右。但随着未来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在越来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越多的国家经济结构中将占据主导地位。可以预期,未3044.5亿美元,26年间共增长了近70倍,居世界位次由来服务贸易出口仍将快速发展,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第34位上升至第5位,年均增速比世界同期高约9个百的持续调整,在一定时期内,服务贸易平均增速仍将大于分点,也略高于同期国内货物贸易增速(1982--2(108年共货物贸易平均增速。增长了近61.6倍)。服务贸易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20世纪舳年代以来的新兴服的比重由9.4%上升到10.6%,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务行业不断出现,服务品种不断增加,世界服务贸易的内总额的比重由0.6%提高到4.2%。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容日趋扩大,部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由1982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1465亿美元,居世界第5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运输、旅位。虽然中国服务贸易增长十分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游)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也表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信息、电讯、金融、保险等,即“其他服务”)。在世界服务(一)服务贸易持续逆差,整体竞争力不足贸易出口构成中,1980年运输服务贸易占36.8%,旅游服中国服务贸易从1995年开始出现持续逆差,至2008务贸易占28.4%,其他服务贸易占34.8%。到2008年,年达到最高峰,逆差超过115亿美元,这不利于中国对外运输服务贸易占比下降到23.6%,旅游服务贸易下降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常常通过作者简介i温怀德(198l一),男,四JlI泸州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助教,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一33—万方数据温怀德: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贸易竞争力指数(1℃)反映。其计算公式为:’Ilci=(】(i—M;),(K+M),其中.I℃i表示第i种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i表示第i种商品的出口额;Mi表示第i种商品的进口额。由于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连年逆差,代入公式,显然整体TC指数均小于0,即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足。具体到各行业,传统的劳动力密集行业(如旅游等)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如专有权使用费、保险服务等)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二)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偏低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近年来这一比重有所回落,但仍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2008年旅游和运输服务两大传统部门的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54.1%。旅游业服务一直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03年开始其比重有所降低,但目前比重仍高达27.9%。运输业的比重从2000年开始逐渐增加,到2007年在当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中已经达到26.2%的比重,大多数年份居于服务出口第三位。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份额大致比较稳定,近年来其比重略有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非常明显,甚至与国际平均水平的51.2%相比,还低了约5.3%;尤其是其中的信息服务、专利服务、咨询等新兴服务出口所占比例很低。(三)服务贸易人才分布不均衡,现代服务业人才缺乏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总体丰富,但由于教育发展水平和总体教育质量不高,因此就业人口大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服务贸易中体现为,旅游、运输、建安等行业聚集了大量中低技能劳动者,但其中的国际导游、高端建筑安装人才和管理人才等仍然缺乏;在金融、通信、信息服务、专利服务、咨询等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四)服务贸易的出口地和目的地分布不均衡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合计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出口目的地集中使得服务贸易过于依赖少数国家和地区,从而可能带来更多的经济风险。服务贸易的出口地也不够平衡。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运输、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五)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执法不严格我国已经颁布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涉及服务贸易条款),《商标法》、《专利法》、《涉外经济合同法》、《著作权法》、《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但客观上仍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立法体系,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虽然一定程度上已经有规可循,但保护效果仍不佳,2009年,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报告中,继续将中国列入“306条款”监视名单。欧盟、日本等国也多次就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交涉。・--一34・--——万方数据(六)我国服务业整体开放程度较低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试点的。目前,我国《服务贸易总协定》承诺的服务活动已达93个,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不足。我国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至今仍保持着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其他一些行业对外资也没有完全开放。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服务业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方面开放程度较高,然而由于商业性存在、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有限,这就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三、政策建议我国服务贸易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一)企业层面1.加强培养和引进精通国际服务贸易业务的人才。要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改善人力资本状况,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不竭的人力资本,逐渐发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当前必须大力培养服务业专业人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可以在现有各高校的有关专业中加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应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短期培训。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引进海外高素质人才来国内就业,提升我国服务贸易中的智力资本因素。2.加速服务业企业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产业升级。加速服务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包括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提高服务业研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依靠自主创新积极推进服务业由传统服务业到新兴服务业转变、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依靠管理创新,尤其是运用现代服务营销理念,拓展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创造差异性服务产品,拓展新的服务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竞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引入新的服务种类,以填补国内服务领域的空白,实现服务产业升级。3.加强与世界服务贸易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开展服务贸易合作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中存在着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中国有廉价劳动力优势,因此在服务外包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发达国家在技术发展、管理体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完全有条件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企业应主动走出国门寻找服务贸易合作伙伴,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尤其是一些中西部新兴科技服务业企业,拥有不可比拟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应积极争取服务外包机会。另外,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也可到境外寻求投资机会。4.关注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目前服务贸易企业应大温怀德: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力进行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研发,追求服务产品的高档化、特色化、多样化。企业应通过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在中国产品上打上“中国制造”的烙印。此外,还需要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信誉,努力塑造自主品牌。5.提高服务业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来推动服务业现代化。信息化与服务业具有天然的联系,决定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可使服务业的功能与内容更加丰富,分工更为细致专业,并促使服务业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确化转变,提高服务业的知识技术含量,节约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加大信息化建设,亦能够提高服务业的服务能力,促进产品刨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帮助服务业企韭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二)政府层面1.构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按照GATS的要求,深化改革,建立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确立服务行业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协调与扶持作用,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按市场经济要求,培育社会化、专业化、规范自律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为国内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化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建立境内外及时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2.在保持传统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兴服务贸易。我国在一些传统的服务行业,如旅游、建筑和其他商业服务,存在着比较优势,在具有高附加值、巨大潜力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咨询及电影音像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应立足传统比较优势,巩固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大力培育新兴服务贸易。这要求加大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具体包括完善信贷、财政等优惠措施,以及积极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3.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为保证服务贸易正常健康的发展,应根据GATS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体系,使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我国已经承诺开放的服务领域的现行立法,应根据GATS的规定进行全面审核和修改。对那些已经承诺开放但尚未立法的服务领域,应按开放程度、开放时间进程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避免立法上的无序现象。同时,正确利用GATS的有关例外条款,制定适度的保护政策,以保护我国服务贸易的正常发展。对涉及国家安全和主权的服务部门应以法律的形式对保障的范围和程度予以规定。最后,还应该严格执行各种法律法规,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切忌因眼前利益而因小失大。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谈判,加快我国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应采取多种形式,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组织之间建立联系,紧密合作,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积极参加GATS的后续谈判,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将代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反映在国际规则之中。服务贸易要扭转目前持续逆差的不利局面,需要逐渐开放服务业,保持服务业领域的适度竞争。因此要通过交流、合作与国际谈判,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逐步取消进入壁垒,放宽市场准入,增强政策透明度。同时我国也可以借此要求其他国家增加制度和统计的透明度,以扩大我国服务出口。5.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贸易。中国的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主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应逐渐鼓励民间资本有序进入,从而促进市场竞争,加速服务业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另一些新兴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产业,民间资本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服务行业出口额迅速增长,属于中国现阶段应该重点发展的行业。但这类新兴服务行业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都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措施,例如财税优惠、创新金融产品解决融资问题等办法带动民间资本的进入,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参考文献】[1]刘东升.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J].国际经济合作,2004(7):52—54.[2]邓庆.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壁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7):38—41.[3]陆燕.当前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J].国际贸易,2008(6):39—43.Ab蚰陷n:hlrecentyears,China’8眈a'vicetradehasobtainedrapiddevelopment.Transport,tolLrifllllandothertraditionaltradeinnots钟viceshasgrownrapidly.However,thedevelopmentofforeigntechnicaltradeissatisfactory.Therea地stillstructure80眦problemsSOinf曲e咖technicaltradesuch硝aSerioUSdeficit,lackafoverallcompetitiveness,irrationaltheseproblems,enterprisesoftradeinservicesandon.Tosolveshouldaccelerateinnovationandindustrialstnlctttre,acceleratethebrandbuildingand8ervic_,etradeper—sonneltraining,raisethelevelofservicemerasystem,strivetoirffonnation.Gove咖nentservices,鹤tablishaservicesshouldbeestablishedtOprcmaotetradedevelopmentmanage—fosterI柳tradeinsoundkgalsystemoftradeinservice8,topromotesustainedandllcd嘶developmentofChina’8servicetrade.Keywords:servicetrade;technologytrade;l柳tradeinservices(责任编辑:马琳)一35—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