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一、填空题(1×30=30分,请将答案写在——上)
1.朱雀桥边野草花, 。(刘禹锡《乌衣巷》) 2.口说不如身逢, 。(《增广贤文》)
3. ,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4.绿阴不减来时路, 。(曽几《三衢道中》) 5. ,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6.有意栽花花不发, 。(《增广贤文》) 7. 牧童骑黄牛, 。(袁枚《所见》)
8. ,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9.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枫桥夜泊》) 10.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1.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2.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赠汪伦》) 13.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4.沾衣欲湿杏花雨, 。(僧志南《绝句》) 15.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16.水光潋滟晴方好,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7. ,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18. ,白发谁家翁媪。(刘禹锡《清平乐.村居》) 19.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选读一)
20. ,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禛《题秋江独钓图》) 21.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22.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23.不到长城非好汉,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24.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5. ,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1 -
26.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7.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8.马上相逢无纸笔, 。(曾参《逢入京使》) 29.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别董大》) 30.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二、选择题(2×10=20分,答案写在括号内)
1.“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 )。
A.浙江 B.江苏 C.山东 D.安徽 2.“季札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
A.勤俭节约 B.知足常乐 C.团结合作 D.遵守诺言
3.《水调歌头.中秋》作者是苏轼,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属“唐宋八大家”。下面( )组也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人物。
A.王安石 李白 杜甫 B.柳宗元 贾岛 欧阳修 C.韩愈 柳宗元 曾巩 D.辛弃疾 王安石 柳宗元
4.与“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
A.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B.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下面几则《伊索寓言》故事的说法有误的是( )。
A.《狼和牧人》告诉我们:不要把财物托付给贪婪的人照料,否则只会一无所有。
B.《蚊子和狮子》告诉我们:对待恶人,不论是强还是弱,都不能怜悯他。 C.《农夫与蛇》警示:善良固然是好事,但要注意选择对象,学会保护自己。 D.《狮子和老鼠》警示人们:千万不要嘲笑弱者,强者有时候也需要弱者的帮助。
6.“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告诉我们要 ( )
A. 齐心协力 B. 斤斤计较 C. 珍惜时间 D.坚持不懈
7.“不愁无处下金钩”的上一句是 ( )
A.但有绿杨堪系马 B.留得五湖明月在 C.四海之内皆兄弟 D.深山毕竟藏猛虎
8.故事《将相和》中的“将”和“相”分别是 ( )
A. 张旭 颜真卿 B.廉颇 蔺相如
- 2 -
C. 张良 狄仁杰 D.曹操 司马懿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下面哪句话意思相近 (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0.“塞翁失马”的后半句是 ( )
A. 兵家常事 B. 得过且过 C.焉知祸福 D.马失前蹄
三、简答题(5×4=20分,请将答案写在——上)
1.你觉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中的吕蒙正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2.你喜欢《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哪个故事?里面的什么人物吸引了你? 3. 孙悟空头上戴上金箍儿前后性格上有什么变化?你认为菩萨给他套上金箍儿有必要吗?
4.“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分别是指什么?
5.你是怎样理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的?
四、作文题(30分,作文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阅读下面的语言文字材料,联系生活写写自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受,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3 -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