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电子备课
时间 2014-09-15 课题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学科 政治 周次 1 课时 课型 1 新授课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1、知识目标: 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能力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世界有许多辉煌的文化成就和著称于世的文化遗产。在“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关于文化的论述和概念。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课教学要抓住这一重点,讲深讲透。本课的难点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不同的文化差异。 探究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 学 过 程 教法 学法 学情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 巩固 1、 为什么(怎样)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 明确 目标, 导入 新课 出示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学生明确目标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探究一:让学生回答中国与外国的传统节日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重视保护传统节日? 探究二:学生观看课件展示图片 思考: 1、什么是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其他国家的呢? 探究三:学生观看课件展示图片 交流 展示 归纳 总结 1、学生自各国婚礼、建筑上的差异,给我们什么启示? 主合----------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作探思考以下问题 究学(1)、文化多样性含义 习 (2)、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3)、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探究四 2、分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组讨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论: 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元宵、端午、清明、七夕、3、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为此,示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流 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 统文化。 (1)、据此,有人认为“要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坚决抵制洋节”,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3)、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作用、特点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必然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意义)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 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4)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 (2)、遵循原则 (3)、首先
拓展 提升 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注意: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注意: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注意: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或表述为: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注意: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 布置 作业 见课件 学生明确、做作业 课后 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