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10期 第33卷总第208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 LOGlSTl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 NT 物流论坛 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 1.10.014 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对策研究 口张予川,刘彩波,刘 刚 (湖北大学商 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摘要】文中通过对武汉市现代物流业的调研,描述了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不足,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发展武汉物流业,必须在全社会参与下,把物流规划作为战略性的问题来看待,构:建物流发展的核心技术(物流信息化、 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加强物流基础平台建设,促进武汉物流枢纽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园区和武汉新港口的建设等。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联网;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993(2011)10-0035-04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 of Wuhan City’Modern Logistics 口ZHANG Yu—c:huan.LIU Cai—bo,LUI Gang (School of Business,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weaknes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 celopment of modem logistics industry in Wuhan wi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To develop the logistics industy of rWuhan,we should consider the logistics planning as a strategic by the whole society.And developing the logistics core technology such as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Interact of Things;Enhancing the basic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hub 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logistics park and new port,ete. 【Key words】modem logistics;countermeasure;the interact of things 1‘引言 物流管理等将物流资源聚集在一起,如图1所示。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现代物流方兴未 艾。现代物流业是在多式联运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依托电子 信息等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既是一个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一个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现 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武汉产 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 部崛起,湖北先行,武汉是重点。2011年初武汉市拟开工武湖 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推进工作,协调推进青山物流中心开工建 设,确保全年向物流业完成投资13020万元,力争实现15000 万元。在此背景下,本文全面认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形势, 准确把握现代物流业在武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就怎样抓住 发展机遇、促进武汉现代物流走上振兴之路做了大量有益的 探索。 2现代物流业发展特点 图1 现代物流业发展技术图 现代物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基于数量的需求物流阶段。此阶段认为物资数量越多 越好,并按梯次逐级前送的方式满足物资需求,该模式规模庞 现代物流是一个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互相交 叉的新兴学科,具有四大特性,即多行业性、综合性、基础性和 服务性。其产业的形成,需要以互联网、EDI、GIS、GPS、ITS、电 大,环节多,反应迟钝,效率低下,容易产生“长鞭效应”或“蝴 蝶效应”;②基于效率的优化物流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此 阶段减少了物流活动中冗余的库存和环节,提高配送能力,优 化线性供应链,使效率和效益发挥到极致。但是该模式只在 子商务等为基础平台,依靠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信息系统、 【收稿日期】2011—08—16 ’ 【作者简介】张予川(1962一),男,教授,博士,湖北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刘彩波(1986一),女,硕士研究生,湖北大学商学院。 刘刚(1961一),男,教授,博士,湖北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3卷 需求相对稳定或可以预测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较好作用,在 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物资供应 的需求;③基于物联网的“感知一反应型物流”阶段。这是现 代物流发展的最高阶段,该阶段以订单为中心,凭借物联网强 大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预测和预见物流需求,并依靠一系 列灵活适应、自动协调的物理及功能流程,形成灵活的全维保 障网络,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促进了 现代物流业的革新,使现代物流开始步入’r第三阶段,对现代 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的职能是加快订单流的速度, 所以要求物流从原来职能式管理到面向订单的流程管理,并 以流程再造作为现代物流的基础,规范供应链管理流程,提高 信息化,实现物流过程中“业务流程精悍、组织结构扁平、订单 执行加快、物流与信息流统一”,为物流提供组织和机制上的 有力保障。 3武汉物流业发展现状及不足 武汉九省通衢、交通发达,多条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在 此交汇,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和高等级公路主枢纽之一,具备 发展物流业的先天优势。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江汉高桥、 黄陂天河临空区、新洲阳逻港口、东西湖保税物流园区等众多 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先后投入建设。城市圈“1+8”城市物流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主要物流资源集中于武汉,为武汉物流企 业提供丁广‘阔的腹地和市场。 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的武汉四环线,将发挥重要的货 运通道功能,使大型物流枢纽设施和武汉新港两岸的运输联 系更高效,它将与汉口北铁路编组站、天河机场、以及公路货 运站紧密联系,成为武汉市主要的物流通道。由此可见,武汉 物流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3.1 武汉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 2010年,武汉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铁路运 输业全年完成投资110.5亿元,同比增长75.6%;全年公路 水路民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 800公里、新增民用航空航线里程5000公里。武汉新港投资 过百亿元,货物吞吐量在2010年首次突破1亿吨,成为长江 中游及上游首个亿吨大港。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步 伐加快。投资13.1亿元对东西湖保税物流园区道路进行了 升级改造,园区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加强了武汉公路口岸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口岸联检大楼主体工程完工;阳逻港二 期项目中水工码头7月份投入运营;确定了新港江北铁路规 划走向,项目控制性工程开工;入驻阳逻地区的华中钢铁物流 基地、华中钢铁物流大市场、专顺物流、招商物流武汉阳逻分 拔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开工建 没;汉I-1北信和国际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开业运营,加快了华 巾物流犬市场、汉口北货运站等物流项目建设。物流园区和 物流 心建设使得凝聚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园区 物流企业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②物流总规模扩张速度创新高 2010年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后,随着全市经济较快 发展,武汉市物流总规模不断呈现高速增长且创五年来的新 高。全年物流总额为14861.12亿元,增长29.0%,2010年物 流总规模是2005年的2.93倍。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 额和市外购进分别为6464.5亿元、7453.9亿元,按叮比价格 计算,同比增长27.6%、28.2%,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 93.7%,是带动社会物流总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进[1货物 物流总额62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间比增长78.5%,表 明武汉市进口货物物流重回快速增长通道,也是物流总规模 创新高的增长点。 ③货物运输量及货物周转量增长逆转 2010年,工业企业生产恢复性增长,工业原材料等大宗货 物运输需求急剧增长,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263.6亿吨/公 里,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2010 年,从我市的四大交通运输枢纽的运行轨迹看,铁、水、空货物 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1%、17.3%、28.7%,港口货物吞 吐量同比增长22.4%;公路运量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完成货运 量2 11亿吨,货物周转量307.6亿吨公里,比 年分别增长 26.6%和9%。 ④优质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A级物流企业是物流行业优质企业的代表,是物流企业 的“金字招牌”,是政府招商引资和企业招投标在内的市场选 择物流供应商的重要取向,也是各级政府扶优扶强的主要对 象和政策的受益主体。至2010年末,武汉市经中国物流与采 购联合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审定通过A级物流企业达 到了40家。在A级物流企业的引领下,武汉市物流行业的经 营规模、盈利能力在增强。 总体来说,武汉现代物流业成发展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制 造业、流通业的加速发展,同时政府的扶持也是物流业发展的 保障。 3.2武汉物流业存在的不足 ①物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 较小,运输网络密度较低,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火型 综合货运枢纽、物流中心还比较缺乏,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和 运输效率的提高。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 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 力有待加强。 ②交通投人不足制约物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 以综合交通体系的构筑为基础的。交通建设资金压力巨火, 白有资金与资金需求相形见绌,招商引资项目有限,对交通的 投入与武汉交通的地位、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建设 投入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③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基于物联网的公 共物流信息平台尚处于建立之初,未投入使用,订单管理、货 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 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④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公路运输还处在小、散、弱的无序 竞争中,有车无货或有货无车的现象十分严重;铁路货运站分 布密集,货源辐射范围相近,货源构成相仿,相互之问竞丰fJ压 第10期 张予川等: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对策研究 价;南航湖北公司、东航武汉公司、天河机场三家所掌握的货 线、运力资源旗鼓相当,所占市场份额也不相上下,为争夺有 限的货源,竞相砍价,影响了收益。同时,也影响了航班资源 综合利用率。另外,水运港航企业经营分散、缺乏规模,没有 充分利用水运优势。 进一步增强物流服务能力;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 平;增加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扩大物流业规模,物流业增加值 年均递增10%以上。初步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 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 务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根 据市场需求、产业 疗i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 规划等因素,做好武汉市产业物流集群整体规划与建设充分 利用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等自身优势,形成以“汽车/钢铁 ⑤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 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 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 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光电信息产业集群”、“生 物技术/医药产业集群”为重点实施武汉市大流通战略;加快 ⑥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 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 ⑦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4武汉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物流行业不仅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其中一个,也 是信息化及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它的信息化和综合化的 物流管理、流程监控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成 本控制等效益,也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以及相关领域的信息 化水平,从而达到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目的。以江苏为例,利 用传感网大规模产业化和应用对传统产业带来的根本变革, 重点推进带动效应大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 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2009—2010年,物联网的概念 在全国兴起,有专家认为,在更加追求效率及成本控制的物流 行业,武汉有望率先在这一新领域进行尝试。 数字城市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正在日益成 为国家高科技发展和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武汉作为中部的 中心城市,是中部经济的火车头,它是区位地理意义上的中心 城市,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部经济中心,这是现实决定的,也 是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物联网的开发和利用将是把武汉建 设成为一个数字化的城市,逐步迈向智能化城市的发动机。 因此,借助此次产业浪潮,将物联网应用于物流行业,将是武 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发展示意图如图2。 图2武汉物流产业发展示意图 ①做好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物流规划作为战略性:的 问题来看待。 建设“汉口北”商贸产业集群物流;走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 工之路,优化湖北省农副产品的冷链物流结构,优化物流业的 区域布局。 ②构建物流发展的核心技术(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物 联网技术)。 2010年5月至今,武汉连续召开了“物联网应用发展论 坛”,专家认为,利用新技术更加追求效率及成本控制的物流 行业,有望率先在这一新领域进行尝试。首先是自主研发,重 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 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 适应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启动物联网的前瞻性 研究工作。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 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 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现 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 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 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 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 利润。 ③加强物流基础平台建设,促进武汉物流枢纽公共信息 平台、物流园区和武汉新港口的建设。 在发展物流园区的基础上,武汉(东西湖)综合物流枢纽 公共信息平台立足武汉,服务湖北,辐射中西部,建设完成后 将首先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间实现“一站 式”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传输、交换等功能,并逐步提供运 输采购服务、仓储货运匹配、货物发运、网络和运输计划、成本 分析、出口贸易法规和紧扣深刻、电子口岸等服务功能。结合 物联网技术,能够促进东西湖区做大做强以水陆空多式联运 为特色的物流产业。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发 挥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的优势。武汉新港的建设,给武汉物 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④在中部崛起的大环境下,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 物流发展环境。 “聚散两相宜”是武汉城市圈的显著特点。以武汉为中 心,周边100KM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咸宁、黄冈、仙桃 等城市圈,正在融为一体。在重点规划建设舵落口物流园区、 沌口物流园区、光谷物流园区和阳逻港口物流园区为主的综 物流工程与管理 合性物流园区时,在政府参与决策的情况下,建立武汉城市圈 物流园区运营模式,以城市圈物流园区的发展带动武汉市物 流的发展。 第33卷 的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是推动武汉地区实现新型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支撑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对jj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我困东西融合和南北对接、畅通全国交 通,都十分迫切和重要。同时可以拓展市场、扩人消费和吸收 就业。在发展武汉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城市宏 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促进 物流业务分离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 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 能力和水平;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 观经济结构,进行资源组合,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片j,有效 地应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环境和谐发展,提高物流整体运 行效率,带动武汉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珩.依托长江航运发展武汉物流的思考[J].交通科 技,2008,(5):lO1—103. 点项目,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⑥政府扶持,物流协会引导,全社会参与发展物流。 根据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经验,政府必须积极参与 物流发展规划的制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企业的培 育、物流技术推广与信息平台建设、物流教育与人才培训和标 准化建没等,以便使现代物流发展尽快纳入良性轨道。因此 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同时在物流协会的引导下全员参与,使武 汉市现代物流业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 5总结 [2]朱巍,赵飞.金融危机背景下武汉物流业发展的SWOT 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9,9,(10):29—33. 『3]倪燕.区域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北物流产 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I1):7一l0. [4]汪灏.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o9,(2):l】5一l19. “中部通,则全国通;中部活,则满盘皆活。”武汉作为中部 的中心城市,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是我国生要素流动的桥梁 和纽带。加快武汉地区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各种运输方式 『5]熊文杰.武汉城市圈物流企业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 [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2):9—12. (上接第24页) ①从图3可以看出,只有少量的货品IK处于高水平,IQ 也只有前面少数货品是高的,其余都是低水平,即出货量 较少。 代化,2007. [参考文献] [1]张桂敏.EIQ订单件数、货品种类和数量分析[J].商场现 [2]杨玮,曹巨江.EIQ分析法在物流配送中心拣货系统设计 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谁・J造,2006 [3]黄昕.浅析E l Q分析法在配送中心的应用[J]..Y-业技 术.2008. ②根据IQ以及IK交叉分析原则,可以得出该医药配送 中心货品的拣取方式主要还是采取以订单别拣取为宜。 3.4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分拣系统规划总结 ①运用PcB—EIQ分析对托盘、整箱拣选以及散货分拣 系统设计过程进行了综合考虑,使它们的流程既能相互结合 义能单独运作。 [4]孙磊,吴耀华,张冠女.动态EIQ分析在配送中心规划中 的应用[N].山东大学学报(X-学版),2007. 『51王转,程国全.配送中心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 版社,2003. ②根据EIQ分析的结果,对不同属性的药物,采用了不 同的分拣没备,提高了并行处理能力。 4 总结 f61台北市机械工业研究所.物流中心拣选作业【.j].台北经 济部商业司,1998. 在规划阶段根据订单等基础材料进行分析,是建设高分 拣作业效率的配送中心的必要条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对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订单进行EIQ分析时,利用统 ・[7]台北市机械工业研究所.物流仓储设备手册[j1.台北经 济部商业司,1998. 的计量单位将订单内容转换成整托盘、整箱或单件形态,分 [8]MEYEKS F E,STEPHENS M P.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design and martial handling.Prentice—Hall lnc.2000. 别进行P—EIQ分析、c—EIQ分析和B—EIQ分析,以此对不 同的货品规划出合适的储存和拣选方式。 事实证明,综合运用PCB和EIQ分析,并进行相关的交叉 分析和ABC分析,要比单一的EIQ分析更能全面反映客户订 [9]SUZUKI S.EIQ graph represents order picking characterl C] }|Proceedings of the 1995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ICC&IE,Japan.1985. 单的物流特性,以此来更好地确定选择哪种拣选策略、拣选作 业方式和拣选设备等。 [10]薛毅娴,李亚婷.基于E IQ--PCB方法的物流配送规划 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