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标准主要分为两类共七个标准,包括协商解除、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不能胜任解除、客观变化解除、经济裁员解除、逾期给付解除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循流程,包括制作书面通知、通知工会、出具解除证明和支付经济补偿。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法》第48条、第87条和第47条。
法律分析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标准一般分为两类共七个标准,其中包括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进行补偿、员工因为自身身体原因不能进行进行工作的。都会进行相应的标准补偿。
一、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标准主要分为两种:
1.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2.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
二、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流程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
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三、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的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结论如下: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相应的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主要包括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补偿、员工因身体原因无法工作等七个标准。其中,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多样,包括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等。此外,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也需遵循一定程序,包括书面通知、通知工会、出具解除证明等。根据法律依据,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办理相关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