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壶的读音是:qiè hú。
挈壶的拼音是:qiè hú。 结构是:挈(上下结构)壶(上下结构)。 注音是:ㄑ一ㄝˋㄏㄨˊ。 繁体是:挈壺。 简体是:挈壶。
关于挈壶的成语
左提右挈 提纲挈领 挈瓶之智 清如冰壶 纲挈目张 箪食壶浆 哪壶不开提哪壶 挈领提纲
关于挈壶的诗词
《赠制刻漏前挈壶王君囦》 《铜螭署·挈壶传箭逼天聪》 《圆山谢雨·自挈壶浆款庙门》
挈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2.悬壶。挈壶[qièhú]⒈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⒉悬壶。基础解释: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悬壶。
二、引证解释
⒈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引《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李善注:“《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悬壶。’”宋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之二:“纵饮谁能问挈壶,不知门外晓星疏。”⒉悬壶。引《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挈壶以令军井,谓为军穿井,井成,挈壶县其上,令军中士众皆望见,知其下有井。”
三、网络解释
挈壶挈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èhú,是指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综合释义: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李善注:“《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悬壶。’”宋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之二:“纵饮谁能问挈壶,不知门外晓星疏。”悬壶。《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挈壶以令军井,谓为军穿井,井成,挈壶县其上,令军中士众皆望见,知其下有井。”挈壶[qièhú]职官名。古代掌漏刻之官。见《周礼.夏官.挈壶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迹,天工罕代,乃置挈壶,是惟熙载。」网友释义:qièhúㄑㄧㄝˋㄏㄨˊ挈壶(1).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文选·王融》:“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台。”李善注:“《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悬壶。’”宋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之二:“纵饮谁能问挈壶,不知门外晓星疏。”(2).悬壶。《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挈壶以令军井,谓为军穿井,井成,挈壶县其上,令军中士众皆望见,知其下有井。”汉语大词典:(1).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于灵台。”李善注:“《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悬壶。’”宋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之二:“纵饮谁能问挈壶,不知门外晓星疏。”(2).悬壶。《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挈壶以令军井,谓为军穿井,井成,挈壶县其上,令军中士众皆望见,知其下有井。”国语辞典:职官名。古代掌漏刻之官。见《周礼.夏官.挈壶氏》。挈壶[qièhú]⒈职官名。古代掌漏刻之官。见《周礼·夏官·挈壶氏》。引《文选·陆倕·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迹,天工罕代,乃置挈壶,是惟熙载。」辞典修订版:职官名。古代掌漏刻之官。见《周礼.夏官.挈壶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迹,天工罕代,乃置挈壶,是惟熙载。」
关于挈壶的词语
纲挈目张 左提右挈 挈瓶之智 一壶千金 挈榼提壶 提纲挈领 携老挈幼 掎挈司诈 左挈右提 铜壶刻漏
关于挈壶的造句
1、挈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