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 第14卷第2期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la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PC Mar,2013 Vo1.14 NO.3 江泽民的正气观及启示 周孟雷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社科部,河南 信阳464000) 摘 要:江泽民的正气观有丰富的内容:一是中国人要有民族气节;二是党员、干部要有革命气 节。由此引申出两方面的启示:一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要在全社会弘扬正气。学习研究 江泽民的正气观,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社会弘扬正气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江泽民;正气观;民族气节;革命气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正气 中图分类号:D6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3)02—0048—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象一座座丰碑,树立在中华民族面前,激励着一代又 一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 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中,讲正气是 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江泽民在任总书记期间就 讲正气发表了大量讲话。当前,梳理江泽民的正气观, 代中国人为人民自由、民族独立、国家发展而不懈 奋斗。 1、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民族气节,决不会屈从于任 何外来压力。江泽民出生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 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社会弘 在旧中国,中国内无民主,外无独立自主,西方列强在 扬正气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大地上横行霸道,中国人任人宰割,这给青少年 时期的江泽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他内心树立 江泽民正气观的主要内容 了讲民族气节、救亡图存的深刻记忆。据江泽民1989 年10月31日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谈到,在日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气节教育。江泽民对我国悠久 本侵占时期,正在扬州念中学的江泽民每星期都去扬 的历史是熟悉的,也很清楚具有浩然正气的历史人物 州城外的史可法祠凭吊,以鼓舞抗日志气。由此可见,所做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对党员、干部以至广大人 经历遭人欺凌旧时代的江泽民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 民群众的巨大教育作用。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指 和民族自尊。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出任党的总书记的江 出:“讲正气,是中华民族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 泽民,在西方大国的压力之下,自然会想到民族气节, 统。……有了一腔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进,才 以民族气节鼓舞爱国主义精神,抵制西方大国的制 能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②。江泽民的 裁。1989年江泽民曾经指出:“中国人历来是讲民族气 正气观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要有民族气节,一是要 节的,是不畏强暴的。” j3随着1997年的临近,英国不 有革命气节。 甘心在港权益的丧失,开始设置种种障碍,阻挠香港 (一)中国人要有民族气节 的回归。这使江泽民极为反感,就香港问题,多次谈到 所谓民族气节,就是一个民族所坚持的信仰追 民族气节问题。1989年12月6日,江泽民在会见英国 求、文明准则、价值尺度,包括高尚道德、优秀品质。中 首相特使、首相外事顾问柯利达时说:“中华民族有着 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概括起来讲就是杀身成仁、舍生 自己的优良传统,重视民族气节,决不会屈从于任何 取义,就是在面临异族入侵的情况下,坚决捍卫民族 外来压力。” ̄1990年3月20日,江泽民说:“中国人是 利益,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历史上,坚持 很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民是不可辱的。”⑤ 2、保持民族气节,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 民族气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 一、收稿日期:2013一O1—21 作者简介:周孟雷(1973- ),男,河南南阳人,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 文化史。 ・48・ 周孟雷:江泽民的正气观及启示 益。江泽民强调民族气节,是为了激发全民的爱国主 义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96年10月 10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总之, 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 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 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 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扬浩然正气,保持民族气 节,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一句话,要把全国 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热忱,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⑥ (二)党员、干部要有革命气节 革命气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共 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基本政治本色。江泽民指出:“讲正 气,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 节。”‘姐泽民出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深知治理像 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不容易,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保持一种浩然正气、一种革命 气节,才能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持久稳固,才能领导人 民不懈奋斗。 1、党员干部树立和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 革命气节。是党团结和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江 泽民对于正气的重要作用有很深刻的思考,并多有论 述。1995年,江泽民指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 须坚持树立和发扬的最大的正气。大大发扬这种正 气,以权谋私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 邪气就滋长不起来。” ̄1999年6月28日,江泽民在纪 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告诫全党说: “中央一直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树 立和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这历来是 我们党团结奋斗、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⑨ 2、党员干部要做到一身正气,保持革命气节。 1999年,江泽民说:“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基础上,培养和弘扬高尚的人格品质。” 000年l2月 26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 会议上着重指出:“我已多次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 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 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 ̄2002年11月8 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 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 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⑥ 3、在和平建设时期,要保持党员干部的革命气 节,必须加强教育。江泽民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那 些投机者、意志不坚定者、思想动摇者,很快就被革命 的大浪所淘汰,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的革命者,他们有 着可以与日月媲美的浩然正气。但是,在和平建设年 代,要保持广大党员、干部的革命意志、革命精神、革 命气节,很不容易,必须加强教育、加强引导、加强管 理。1995年,江泽民指出:“要教育干部自觉地树立正 气,坚决同歪风邪气作斗争。” ̄2001年,江泽民强调: “要在全党开展革命情操和革命气节教育,端正生活 作风和生活态度,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得起权力、金 钱、美色的考验,做到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 人主义和灯红酒绿的侵蚀和影响面前,一尘不染,一 身正气。”⑩ 二、江泽民正气观的启示 I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 民幸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 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 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 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无论是为了 抵制西方国家对我国主权的侵犯,还是为了激发全民 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都必 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根本保障。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主要是由 这一国家的制度模式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一种具体体现的社会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性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因此,坚 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和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明确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 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 项具体制度。”⑩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 键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 ・49・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 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切社会制度存在的基础, 是一个社会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键。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 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 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 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 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社会主义文化”@。另一方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或者说民 族风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 不竭动力。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 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 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⑩其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国有经济,是我们社 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没有国有经济为核心 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没 有我们共产党执政以及整个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经济 基础和强大的物质手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 义的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及其他 社会制度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最为重 要的原则。因此,必须要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改革 开放以来,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 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确立了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 满足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对政治制度提出的要求,在促 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制度优势。”① 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 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⑤今后,随 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 将越来越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给予人类政治 发展道路更多的选择形式,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做出 更大的贡献。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50・ 神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此为基 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 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 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其核心是儒家文化。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 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儒家文明是未来世界三大文明 之一,将在未来扮演重要角色。对此,我们不必妄自菲 薄,有必要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内核和 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发掘其合理的内涵、独特的文化 精神和价值取向,为当今所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 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文化上的复兴,才 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复兴。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 色,弘扬传统文化,有重大意义。 (二)在全社会弘扬正气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坚持加强 革命气节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正气,有重要意义。“培 养和贞守革命气节不仅是民族优秀传统的体现、革命 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更是当前我们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时代要求。”@ 1、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一个政党 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内在属性,是一个政党阶 级性的集中表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要求每一个 党员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无 产阶级政党的这种党性,必然要求共产党员具有超出 一般人的较高的党性修养。当前,随着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深入开展,加强党性修养,对保持党员干部的 优良作风,保持清正廉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有积 极意义。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 “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 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 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 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 意改革、共克时艰。”@当前,加强党性修养,第一,加强 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 的根本宗旨;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牢记 宗旨、实践宗旨,是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 周孟雷:江泽民的正气观及启示 崇高的义务,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 节。”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市场经济,利益多样 化了,诱惑变多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有所削弱。 在此情况下,必须加强政治修养,牢记党的宗旨,坚定 理想信念。第二,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实践能力。党员 干部要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牢固树立马 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 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 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 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 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⑤第三,加强作风修 养,塑造崇高品格。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 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仍然是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武器。党员干部 有没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方法、 清正廉洁的生活态度,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形象问题。 第四,加强纪律修养,维护团结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 指出:“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 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民主集中 制,维护团结统一,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 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2、必须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民 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高尚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历来重视全面提高 人民的道德素质。早在解放前,毛泽东就写出了著名 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号召在 全党、全军弘扬正气,提升道德素质。解放后,党中央 号召向雷锋学习、向焦裕禄学习,树立了道德模范的 标杆,教育了整整一代人,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建 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在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 在全社会提升道德素质的重大举措。1996年10月,党 中央召开了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在党的历 史上是第一次。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公民的道 德素质,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我 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随着改 革开放事业的深人发展,市场经济消极面的扩散、国 际上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如潮水般地涌来,人们的 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误导,出现了价 值迷惘和寡廉鲜耻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全面提高公 民道德素质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2006年3月4日, 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判断荣辱 的八项基本标准,大张旗鼓地在全社会弘扬正气。“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世纪 新阶段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是社会主 义思想道德建设理念的新提升,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建设途径的新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 实践意义”@。当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必须在 “八荣八耻”的基础上,把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有 机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 风。” ‘八荣八耻”以及十八大报告最新精神的提出, 对重建民族与国家腾飞的道德基础,全面提高公民道 德素质,有重大意义。 注释: ①⑩⑥⑩⑧②②⑤③⑦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18日。 ②③④⑤⑥⑤@《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485、73、82、117、582、485、485-486页。 ⑦⑨⑩《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 367、367、367—368页。 a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 184、573、331页。 ⑩郑德荣、粱继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 和基本特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⑩程恩富:《在改革中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年第4期。 ①刘洋、韩禄:《科学发展观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发展的路径选择探微》,《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 ③殷仲呜、昊苗林、邓博:《培养和贞守革命气节》,《党政 论坛》,2001年第8期。 ⑤胡锦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继续推进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09年1月14日。 ④张剑萍:《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党 政论坛》,2000年第2期。 ⑤杨业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境 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1期。 责任编辑:陈文兴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