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因、优势与环境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6期 2006年6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01.27 N0.6 Jun.2Oo6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因、优势与环境 陈赤平 (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方式。结合国内外产业集群研 究的新进展,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因、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创新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求促进我国地方产业集群进行技 术创新、增强竞争优势的途径。 关键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2219(2006)06-0090-02 产业集群(enterprise clustcrs)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 成员而言,那些在管理或技术水平上达不到集群平均要求的企业, 征之一。国内外有大量事实证明,同一产业或关联产业的中小企业, 由于不能有效地参与集群的整体分工协作,将被集群所淘汰。集群 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作,在地理位置上逐渐集中或聚集,是产 成员构成上的动态性,迫使成员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 生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印度的班 新。集群整体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将激励集群内部的创新行为,以增 加罗尔、台湾的新竹和中国的中关村等地区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集 强集群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 群,都是技术创新活动相当活跃的地方。即使在一些以传统产业为 第二,集群兼创新活力与创新规模经济于一体。一般认为企业 主的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萨索洛的陶瓷制造业;中国广东西樵的纺 规模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性,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 织业、金沙的小五金业等,也要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获得持续 创新}舌动中各有优势,而产业集群却综合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技术 的竞争优势。 创新发展的作用。例如,众多中小企业保持对新技术开发利用的敏 感性,避免集群在技术上出现“琐定 ;大企业则不断加强与中小 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因与优势 企业在生产、经营、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协作,促进技术在 技术创新常常被理解成为一个以创造性构思和市场成功实现 集群内部的扩散与应用。 为基本特征,包括新思想形成、研究开发、中间试验与商业化生产、 第三,集群式创新能有效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分散创新 技术扩散等复杂活动在内的综合过程。集群的技术创新同样是一个 风险。集群组织方式大大减少了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因为集群内 过程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通过向集群外部外溢或渗透, 企业彼此邻近、相互分工协作,降低每个企业负担的创新投入成本 从而对经济结构调整和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产业集群进行 和风险;集群内部以台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便于成员企业 技术创新的动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为了获取持续的竞争 及时公开和交换各类专业知识和信息,减少企业把握技术发展动态 优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澈励产 和市场动态的信息成本。集群成员之间的聚会、磋商讨论更有助于 业集群从事创新活动、保持竞争优势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二,嵌入 经验技巧等默会知识的传播和较高层次创新项目的正确选择,从而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地方性产业集群将逐 减少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风险。 步拓展与集群外部的联系,使集群的内部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连接 起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最大限度地分享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 二创新环境:集群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 济的好处。其三,产业集群内部核心企业的推动。集群中的核心企 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部环境,有 业除了通过提供技术支持、转让技术及技术外溢等直接方式影响中 效地整合集群内外的各种因素,才能实现集群式创新的效率。这种 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外,还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规范向其提供 外部环境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零部件、产成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的生产活动,间接推动集群整体 (1)产业或部门层次的外部环境,指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通 的技术升级。 过合作开发制造产品或使用特定部门的技禾,彼此关联并形成协作 产业集群的演进发展不仅仅得益于集群自身具备的技术创新 竞争的网络关系。这个层次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成员企业,在彼此的 动力,还与集群内部存在的技术创新优势密切相关: 网络关联中实现专业化分工和知识共享,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 第一,集群内部能产生一种整体的创新环境与激励。对于集群 公共设施的建设,为成员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条件。 (2)区域层次的外部环境,是区域内的产业集群、研究机构或 收稿日期:2006--01--20 高校,在区域性的制度安排、文化习俗影响下所形成的区域性创新 作者简介:陈赤平l1969-),男,湖南桑植人,经济学博士, 系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但地方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安排 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巴黎第一大学市场与组织理论 会影响地区创新活动的宏观环境,地域的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安 研究中心(ATOM)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产 排同样也发挥着作用。例如,Saxenian(1994)对硅谷和麻省l28公 业组织理论。 路地区电子产业的研究就表明,文化差异是影响地区创新绩效的主 9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要因素。因此,由于区域创新环境不同,不同区域的集群在创新活 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专业性公司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带动区内企业和 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地方经济的发展等等。 (3)国家层次的外部环境,是一国境内的政府机构、研究机构、 第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根 大学、公共企业、私营企业及其它组织方式(如集群、联盟 之间 据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强化中小企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对创 建设,台各种信息咨询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技术服务、人 新活动的干预,首先是对市场机制作用的一个补充。科学技术属于 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优化产业集群的生存环境有蘑要意 准公共产品,不能完全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创新所需的资源配 义,在此基础上,促进集群进行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活 置,需要国家在投入研发资金、组织技术力量、引导技术创新方向、 动。所以,国家可以鼓励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咨询、融资机 控制技术创新节奏和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等发挥主要作用。通过构建 构和科研机构,同时鼓励发展行业组织并设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国家层次的创新系统,可以实现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 这样傲一方面可以带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产业 强,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集群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 (4)国际层次的外部环境,是产业集群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的 在外向型经济中拓展与它国企业或其它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 技术水平。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具有地方性特点,且比较集中于传 的一种开放式创新系统,有利于产业集群在更广泛的协作竞争关系 统产业。集中于传统产业的特点,使集群问的产业结构趋同,激化 中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进步。在技术和创新的全球化发展当中,要 市场竞争,影响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形成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创新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创 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集群积极接受外部的创新知识扩散、寻 新资源,就必须使跨国公司成为这个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利用跨国 求区域外更大范围的技术合作与竞争,但这一要求却是地方集群自 公司的全球化网络,为集群实现全球化战略提供便捷的途径,也使 身封闭性所不能满足的。所以,变封闭为开放,积极吸引跨国公司 集群得以进入以技术为核心的国际战略联盟,享受技术转让和技术 的进入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结合了地方产业集群和跨国公司 知识外溢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投资、设置 各自的优势,有利实现双方的互补和双赢。 研究机构、提供培训等多种方式直接参与集群的创新活动。 第五,加速企业改制和企业组织创新。相对于以上创新系统的 建设,企业自身在组织制度上的创新是最重要的,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途径 就依耪于企业这个微观主体或微观基础。企业产权制度变革,为产 目前,产业集群在我国的发展正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考 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调整提供动力与活力 通过大企业大公司自身的 验,为了激励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行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笔 组织创新,发展战略联盟关系,可以实现内部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 者认为在培育创新环境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产业集群及其 和知识互补、共同研发等活动,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小企 成员企业大胆创新,努力将技术创新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具体包 业、民营企业作为国内外多数产业集群的主体,其发展必将带动集 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群的发展,所以将发展民营企业与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结合起来 第一‘,扶持优势企业、建立示范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中具 统筹规划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思路。 有辐射力和可模仿性的龙头企业。加强集群成员企业的技术创新功 能,除 引进国内外的大型高科技公司、大项目和资金以扩大区内 产业的总体规模外,关键是加强区内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在产业 参考文献: 层次或部门层次上,形成产业集群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 [1】迈克・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 第二,加强产学政的联合,增强产业集群的创新实力。从区域 较,2000。(2). 层次的外部环境建设上看,产学政三方的联合有重要的作用。一定 [2]安纳尔・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 区域范围内,如经济开发区,往往集中了科研和生产所需的各种要 争【M】_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素。依托所在地的大学、研究院、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与创新活动, f3j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1.北京:北京大 并推动相关体制的创新,竞争优势明显。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 学出版社,1997. 通过综合运用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税收政策、加大研究与开发投 【4】杨志刚.技术系统和创新系统:观点及其比较Ⅲ.软科学,2003,(3). 入以及放松市场准入等多种手段,从宏观上推动了集群的技术进 【5】刘友金.关于集群创新优势的研究及其启示【J1.经济学动 步。通过政策的政策导向和支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建立长 态,2oo3,(2). 期合作的战略关系,并努力吸纳国外科研院所的加盟,增强技术创 【6】薛求知,王辉.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及其理论解释【J】.世界经 新的实力;有意识地使资源和要素向集群集结,支持竞争力强且拥 济研究,2004,(2).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Clusters:Motivation,Advantages and Environment CHEN Chi-ping (Business School ofXiangtan University,Hunan Xiangtan 41 1 105,China) Abstract:Enterprise clusters is both an impoaant character of ht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and a major model of carrying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y synthesizing the new progress of enterprise clusters’research,we can analyze the motivation,advantages and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 clusters,in order to ifnd out the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local clusters of our coun ̄'y to engag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ad improve competiiton advantage. Key words:enterprise cluster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