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人类在不断对外扩大交往和深入认识智力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创设学习氛围、作为辅助手段、管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肢体语言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学习与扩大对外交往的历史。人类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了智力的构成与认知规律,以便改进教学方法;人类不断扩大对外交往,促进了语言交流与文明传播。英语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语言,是整个国际社会沟通和交往的桥梁和纽带。研究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与质量,不仅能够为学好英语奠定基础,而且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中国的教育界,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像英语一样受到如此广泛的争论与关注。改革开放之后,国门渐开,英语作为对外沟通与交流的媒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幼儿园到大学,只要有学习活动,必然有英语内容。近期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所有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者不到5%!低下的英语教学质量与高额的教学资源投入形成的鲜明对比,对所有英语教师和学生无异于当头棒喝。英语教学,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反思与总结。

如果说因为考试导致了英语教学的急功近利,那么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滞后,没有达到课标要求,则是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还英语教学以本来目的,是一个涉及到整个社会观念和教育政策的系统工程;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教学领域通过探讨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初中英语教学依赖的教学理论

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人类对智力与认知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愈发客观的掌握了学习的本质。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学与心理学对于学习本质方面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必须放弃以“意识”为核心的不能被科学术语给予明确说明的概念,主张以客观行为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强调奖励和惩罚,教学理论比较原始,已经被现代教育界抛弃。

认知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机械的反应,而是通过主观意识对“刺激”进行加工的主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好奇心的引领下发现问题,在兴趣的指导下分析问题,以智力为基础去解决问题。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工作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设计教案和教学计划等文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在与周围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将外部与环境相关的信息吸收到人的已知认知结构中来。在建构主义指导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丰富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更逼真的呈现出外国人的英语环境,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三、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度地使用肢体语言,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学习气氛

在英语单词音标的教学中,很多音标是可以通过体态语来教学的,这样既形象生动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元音音标[au],教师在教这个音标时告诉学生这个音标就像老虎的叫声一样,这样的话,学生会感到很形象,他们既乐意学这个音又会记得非常牢固。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动词open和close时,教师可以用睁眼和闭眼这两个简单的动作来示范,教师闭上眼睛告诉学生close your eyes,再睁开眼睛告诉学生open your eyes。用这个案例进行英语教学,比许多教师在讲“open”和“close”时候,用“门”来举例,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作为辅助手段

肢体语言还可以在组织教学、维持课堂纪律方面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初中的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因此活泼好动,很多时候到了上课的时间,学生们仍然在打闹嬉笑,这时候教师如果用语言来大声训斥学生,或者用板擦敲打黑板,或者敲击讲桌,虽然能够使学生安静下来,但是学生的学习情绪可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如果老师能够独辟蹊径,站在讲台上默不作声,用严肃的表情看着某些学生,学生们也会很快的安静下来,这个时候老师做一个相对调皮的微笑,会很好很快的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三)管理教学过程

初中英语的课程时间为45或者50分钟用居多。根据心理学家关于注意力的研究我们知道,作为12——15周岁的青少年,注意力持续的最长时间为13分钟,因此在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分散或者走神等现象不可避免。这个时候无论是视而不见还是停止讲课,抑或大声训斥、发脾气,都不是成功的处理办法。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自学期间,走到学生课桌前,轻轻敲打一下桌子,做善意的提醒,或者在讲台上以善意的眼神关注学生,一直到学生会意为止。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肢体语言中发现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在借助英美文化的基础上,有效使用肢体语言可以解决课堂索然无

味的问题。美国肢体语言学家在长期的实验中发现,一个人在向外界传递完整的信息时,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语音语调38%,而其余剩下的信息则是靠肢体语言来传递。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准确而生动地传递出信息,帮助学生容易理解。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只要英语教师能够在初中课堂中不断探索,总结规律,一定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国琼:肢体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酌作用和运用[J],文教研究,2013年第1期.

[2]李美霞:肢体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研究,2013年第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