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旧街区建筑与环境改造初探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科技信息 音体美 旧街区建筑与环境改造和搽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 王璐 [摘要]本文从改造某旧街区的实际案例着手,分析在旧街区改造中对建筑外立面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和改造,使之旧貌换新颜, 达到生态、美观的目的,也使城市更加宜居。 [关键词】旧街区 改造生态环境 1.引言 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大兴土木,而老城区的建设和发展不可能完 全推翻新建,那么改旧翻新、对旧建筑的重新定位包装成为城市发展中 必然的趋势。准确把握一个城市的地域精髓,找准适合原有建筑的形态 为主的休闲、娱乐、商业的公共空间。 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了建设“森林重庆、宜居重庆”的目标,覃 家岗镇党委、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科教之区、人文之邦、宜居 之城”的要求,在对覃家岗步行街整个街区的论证、调研的基础上,顺民 定位至关重要。盲目的模仿或照抄只会让城市越来越雷同,逐渐失去了 地缘文化的特征,且不适合原有建筑的改造、复原。 一个城市的建筑面貌体现了当地地域文化和风土特征以及当地居 民对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其发展过程中的改建是建立在原有建筑形 态基础之上,且符合当今生态、环保、节能大前提。 2.旧街区建筑与环境改造的意义 旧街区的改造在当今城市发展的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城市的发 展离不开建筑本身的发展,但并不是无休地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就是现 代化城市发展的唯一途径,广大的旧街区发展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拆迁 和重建。选择具有特殊意义或者可循环再利用的旧建筑进行改造,既可 缓解城市建设压力,也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完全适合生态节能的发 展目的。 3.旧街区建筑与环境改造面临的问题 对旧街区的建筑立面改造必须符合原建筑的构造形态。怎样解决 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力学构造难题以及建筑本身的承重压力,且在造型 和材质的改造上也必须符合原有建筑所在街区的整体环境和当地居民 的实际使用功能,这是在“改造”这一主题下,需要我们周密考虑的问 题。 已建成的步行商业街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的,即原来就 是步行街(区),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加拿大魁北克 等城市的老区,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古城形成了步行 商业街区;另一种情况则是“后天”形成的,原来就是商业街,但还有交 通功能,人们采取工程措施将其交通功能取消后建成步行商业街,如: 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苏州的观前街等。 在“后天”改造的步行街建设中,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原有交通功 能的替代和客流通达的便捷性问题。 4.以覃家岗步行街的改造为例 “覃家岗欧陆风情街”所处区域的改造,必须立足于现有条件,在借 鉴和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注重本土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因 素,形成街道较窄、交通无序的城市格局,只有合理地调整人车分流现 象,解决人行交通问题,才能客观有效地处理好人居环境。而其改建的 客观条件较为成熟,从客观环境出发,因地制宜,符合大众的需求,为市 民了提供清净环保的城市环境、足够的绿地空间和较高的文化品位。 4.1覃家岗步行街现状分析 覃家岗步行街位于沙坪坝中心城区天星桥第二商圈都市花园核心 地带,天星桥西南方由东南向西北穿越的一条商业支路。路段约长 30om,路面最宽处约6m,在道路的中段为一处十字路口,沿途分布4个 居民出口,其性质本是覃家岗片区的一条生活性道路。但是建筑外立面 由于商铺的良莠不齐而出现了杂乱无章的混乱面貌(见图1)。 图I 4.2覃家岗步行街改造设计 在现有街区以欧式建筑群为主导的前提下,采取新古典主义的手 法来整治整个街区,以达到吻合整体风格,烘托文化和商业街区的氛 围。 作为闹市区背后一条安静的街道,“覃家岗欧陆风情街”以欧式情 调为主旋律,打造成以酒吧、咖啡屋、餐饮以及品牌服饰和首饰纪念品 ...——252...—— 生之需,应发展之要,拟对覃家岗步行街进行整治和改造。以改造环境、 完善设施、调整业态、提高品质为重点,建设极具异国风情、品质优雅、 功能完善的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和生态良好繁荣的商业街为目标,力 争把覃家岚欧陆风情街打造成为沙坪坝区现代城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线和特色名片。 4.2.1指导思想 以欧洲风情为主要元素,充分展现重庆大都市的开放式、多元文化 的形象特色。结合覃家岗的历史文脉,以人为本,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 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特征的城市商业环境。 4.2.2功能定位 “覃家岗欧陆风情街”充分以欧式情调为主旋律,打造酒吧、咖啡 屋、餐饮以及品牌服饰和首饰纪念品为主的公共空间——即休闲、娱 乐、文化、生态、品牌商业、小区交通枢纽为一体的商业街。 4.2.3设计原则 覃家岗政府街道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由于定位混乱、品牌 相对杂乱、商铺良莠不齐、绿化设置不合理、交通组织无序等原因,导致 形象混杂、交通无序、人的活动受到影响、业态不合理等诸多因素。据 此,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 结合实际,调整定位: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彻底调整业态,从根本出 发,要在旧房改造中让利于民,提高城区的规划、绿化水平,提高整个街 区文化和商业品质,把覃家岗政府街道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是 大兴土木,而是更有品位,更具特色。 4.3覃家岗步行街改造规划 统一形象规划:“覃家岗欧陆风情街”规划范围从中国银行至新世 纪百货,空间环境景观设计应与道路两侧街坊的建筑物。包括规划改建 的空间融为一体,向支路延伸,使步行街向纵深发展。整个空间采用统 一的欧式元素,但各个段落又独具特色,融汇贯通(见图2)。 图2 4.3.1科学组织交通 . “覃家岗欧陆风情街”路面布局打破原有人车混行现象,科学合理 地组织好交通,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避免机动车、行人交叉穿越;提高 人行道的高度,并且种植高干植被让路面美观休闲;行车道设置箭头符 号,让车辆导向性更加明确;路面结构功能满足日常街道行人的休闲娱 乐生活,紧急时也可作为抢险通道;同时,考虑设置盲道等无障碍设施。 4.3-2改善生态环境 结合整个街区现有地貌环境。调整绿化的布局、方式以及种类,让 整个街区景观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丰富的变化。将高中低绿化相结合。自 然生态与人文元素相结合,实现开放、宜居、森林、健康、平安的城市街 区,打造人居环境的合理性、舒适性。 4.4覃家岗步行街改造后形态特征 根据原有建筑群特征分析,方案采用欧式特征布置。整体布局上, 以欧式门拱、干净大方的玻璃落地窗为建筑元素,凸显浓烈欧洲风情。 将阳光房落地窗边垂地的帷幔、外墙面跃动的色彩所散发出的异国情 调充满整条街道。细节上布置有公共设施,如座椅、广告牌、雕塑小品、 路灯、垃圾箱、花坛等。 . 街道两侧开阔平坦,人性化的设计直通商店 (下转第253页) 科技信息 音体美 谈健身活动时的体液补充 菏泽学院体育系 闫红霞 [摘 要]科学健身有益健康,但人们在健身运动时会损失一定量的体液,适当的补充饮料有助于体液平衡,进而提高健身效果。 [关键词]体液水 电解质糖 人们在健身运动时会损失一定量的体液,体液的丢失很可能会造成 人体内电解质代谢平衡紊乱,从而影响细胞和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运 动能力。运动中因汗液失水会导致细胞内和细胞外的脱水。即使很少的 失水(1%体重)都会增加心血管功能的负担,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立场 声明认为:适当的饮料补充有助于保持体液平衡,从而提高参与正常身 体活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达到最佳的运动表现。因此如何有效补充 这些损失的体液,是每个健身爱好者应该关心的问题。一般在运动前、 运动中、运动后都可进行补液,尤其是锻炼前、后的体液补充。对剧烈运 动者或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的锻炼者还要注意运动中的体液补 充。 1.水的补充 运动中补充水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机体的正常含水量。个人 应该在参与运动前24小时饮用充足水分,并在运动前饮用大约500ml 的水量,就可以使机体贮备充足的水分,如果摄入水分过多,身体也有 充足的时间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保证健身爱好者的水平衡,最关键的是积 极主动地补水。凉开水是最好的选择,沸水经自然冷却后与人体细胞内 的水分子结构非常接近,容易渗透到皮肤组织内部。如果运动1h以上, 出汗过多,可以在开水中加少量的食盐。且以少量多次为宜,每次10O一 200ml。主动补水可以避免脱水的发生,少量多次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量 补液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加重。补液的时间无严格的限 制,但补液的总量一定要大于失水的总量。 运动时最好饮用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矿泉水或凉开水,纯 净水或蒸馏水会造成血液稀释,排汗量增加,进一步加重脱水。 不要喝放置时间过长的水。时间过长或者隔夜重煮的水,已经没有 了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矿物质,还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 等。另外,还要注意水的温度,可根据各人习惯掌握,约在20℃一25℃左 右。有人喜欢在夏天或运动后喝冰水,这是绝对错误的。冰镇过的水的确 可以,起到暂时清爽的感觉,但血管会由于刺激过强而引起收缩,造成血 液循环不畅,尤其对胃粘膜的刺激极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还会 引起胃痉挛和腹泻,老年人更应注意,不要饮用冰水或低温饮品。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补液切忌暴饮,因为在暴饮后,会增加排尿和出 汗,使体内电解质进一步丢失,增加心、肾负担,稀释胃液,延长恢复时间。 2.电解质与糖的补充 对大众健身者来说,每次运动所丢失的汗液不是非常的大,消耗的 也没有专业运动员多,lh以下的低强度锻炼只会流失体内非常小部分 的电解质。尤其是氯化钠,还有钾离子,在运动中都会流失。这时身体内 储存的电解质会自动地释放到血液中,维持电解质的恒定。因此,对lh 以下的低强度锻炼者在运动后不需要特别补充电解质。 对不超过1小时的运动通常来说可以补充少量糖,对超过1小时 的运动来说应该补充糖。含葡萄糖、蔗糖和其它多糖的补液饮料有一定 功效,可以增加外源糖的氧化作用、推迟疲劳和提升运动能力。 3.运动时少服用高浓度的果汁、碳酸饮料 口味和气味较佳的饮料,尤其是微酸的饮料可以增加口感,促进摄 入。运动时不易服用高浓度的果汁,因果汁中过高的糖浓度使胃排空的 时间延长,造成运动中胃部的不适。尤其是溃疡、急慢性胃肠炎患者以及 肾功能欠佳的人更不能饮用果汁。可以把高浓度的果汁稀释饮用。 碳酸饮料含有二氧化碳,可以帮助消化,并促进体内热气排出,从而 产生清凉爽快的感觉。它虽可补充水分,但营养成分很少。尤其是在剧烈 运动之后饮用碳酸饮料容易引起胃痉挛、呕吐等消化系统不适症。 4.注重提高补液的口感 提高补充饮料的口感是达到饮料摄入与体内水分流失平衡的一个 有效方法。饮料的口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和调味品等, 虽然多数人喜欢饮冻水,受他们自己的饮水习惯影响的。试验研究显 示,在运动后的恢复期,感觉最舒服的饮料温度是5℃,当然如果大量饮 用时,15—2l℃的饮料是较好的。当口感比较好时,自由饮用的饮料量明 显提高。因此,饮料的舒适温度和口感对提高运动中饮料的补充是很有 帮助的。一般来讲,味道是甜的,温度介于15—21℃,口感比较舒适的饮 料有助于运动中和恢复期的饮料补充。这也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健身运动过程中应加强液体的补充,即为人体迅速补充 在运动中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能量,从而有效的防止脱水、维持体液平 衡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补充的液体应具有刺激饮用、加快胃排空、加 速小肠吸收、含有足够的能源物质以及促进体内平衡的特点;应根据各 人情况掌握;补液的量应该和丢失水分的量持平。在热环境中进行相当 大强度的运动时,随着出汗率的增加必须增加补液量。对于超过1小时 的耐力运动项目,饮料中可以加入适当的糖、电解质、一定量的钠离子 (0.5—0.7g/L),因为它对于提高口感,延长饮料在体内的滞留时间,防止 因过度饮水造成的低钠血症等都有帮助,帮助提高运动能力。对于持续 时间超过1小时的剧烈运动,糖的摄入速率建议为30—60g/h,这样可以 维持糖类氧化,推迟疲劳的发生。这个速率的糖补充可以在不影响饮料 运输的前提下,通过摄人6OO一1200 ml/h,浓度4—8%的糖饮料获得。糖 可以是单糖(如:葡萄糖和果糖),也可以是多糖(如:麦芽糖)。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陈吉棣运动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3]鲍勃,默里.液体补充:美国运动医学会的见解[J].体育科学, 2000,20,(3):88—91. [4]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5]运动生物化学.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 出版社.1999. [6]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7]张蕴琨.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8]许豪文运动生物化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覃家岗历史近百年,在重庆这个人口密集、环境承载压力巨大的老 工业城市中,本届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重视环境,意识到环境也是资 源、资本和生产力的影响下,在打造经济效益的同时,遵循“生态、美观、 (上接第252页) 铺面,反映了步行街的休闲和动态特征。 4.4.1景观设计 “覃家岗欧陆风情街”景观环境设计坚持按照“生态、美观、休闲”原 则对应欧式风情,采纳以高干树种(香樟、银杏等)为主要绿化树种,配 以低矮灌木、花草和各类有趣的攀爬植物,营造出各种类型的绿地。形 成立体的,以“近自然森林”为主题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各种小品、街 道设施与人和建筑的尺度相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悠闲的购物环 境。 4.4.2经营业态与街区形象 业态混杂、无特色的经营局面将在欧陆风情街中得到有效的调整。 设计的目的是达到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的重新组合,将其打造成高品 质、高层次,具备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商业街道。 人们的生活会因需要而产生一种新商业形态。通过将街道切割、打 碎、重组再造的方式,运用景观意境为出发点,寻找适宜的尺度,通过各 种元素,如:铺地、铁艺、廊柱、植物来解决商业街的标志性,通过空间变 化的重组,营造一条崭新的,富有浓厚商业、文化气息的街道。这就是我 们这次覃家岗步行街改造的主旨。 5.结语 休闲”的原则,走向梦寐以求的生态文明,共同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 个效益的丰收。面对如此契机下,要使“覃家岗欧陆风情街”重新焕发出 青春,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调整,从而使整个 街区的业态、形象、交通、生态环境得到彻底的根治。 参考文献 [1](美)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 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一I [2]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1 [3](英)昂温(Unwin,s.)著伍江,谢建军译.《解析建筑》[M].水利水 电出版社.2002—8—1 [4](美)李布斯金著.吴家恒译.《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M]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5]李晓东,杨茳善著.《中国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