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激励机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激励机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江超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12期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国家和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积极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希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激励机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当中的。该机制的有效应用,有效转变了我国传统的中学数学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将激励机制应用于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对激励机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激励机制;中学数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297-02

前言:自古以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初中数学具有深奥难懂、逻辑性强的特点,我国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作为客体只能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失去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中学数学教师积极应用了激励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展开知识的探索,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将激励机制应用于教学中的重要性

1.1激励程度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中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很多学生的能力同学习成绩是不相符的,经过我国教育专家的多年研究指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内在的学习动力;另一个是外在的,来源于教师及家长的鼓励。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激励程度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能力是能够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而得到提高的,而外在的激励则是促使学生长时间坚持并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基础。

通常状况下,学生受激励程度越高,其成绩也就越好,二者成正比关系。由此可见,将激励机制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当中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针对能力强的学生而言还是针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加强激励,都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及爱好等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基础[1]。

1.2数学知识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应用激励机制。同其他学科相比,中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具有深奥难懂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积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效的应用激励机制。然而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度。这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及思想还不够成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其进行过度的惩罚或激励,都将导致其无法正确面对数学知识,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成绩较差,而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学生心理会感到受到教师的歧视,因而产生厌学心理;而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分奖励,学生会产生骄傲和不满的情绪,从而不重视找到继续提升自我的方法;然而同时,如果学生的努力没有受到教师适当的鼓励,学生会感到自己的努力是白费的,因此放弃继续努力等[2]。种种现象表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应用激励机制,同时激励机制的适当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2.激励机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1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受到了教师的认可,能够更加热爱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应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式方法,即单纯的依靠书本知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将更多题型、相关知识点引入课堂,并通过鼓励性和幽默性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内容非常有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知识的探索,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内涵,同时也能够更加正确的认知自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2.2有助于开拓学生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应用激励机制,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能力。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提升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应用激励机制,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促使学生提升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等能力。例如,有效应用激励机制,鼓励并引导学生共同参加实践项目,如智力竞赛等。通过对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事物的思考和奖项,将其高度或体积等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抽象思维,并鼓励学生运用大脑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3]。再如,在对相关题型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事先给出解决方法,而是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通过得分制等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寻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大脑思维能够充分展开,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

激励机制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极大的转变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激励,对于引导学生自主展开知识的研究、提升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激励机制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的对知识进行探讨和专研,从而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内容,能够更加灵活的对其进行应用。该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符合了初中学生的特点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接受能力,能够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各方面能力,对于中学数学教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会平. 浅谈激励教学法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研),2010,05:49.

[2]吴兰俊. 浅谈学生心理素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文理导航(下旬),2012,03:17.

[3]任志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机制[J]. 教育教学论坛,2011,33:70-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