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胃止痛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8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吉林中医苒 2002年3月 苹22卷苹2鞋 安胃止痛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8例 吴跃男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第一职工医院.山西大同037003)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i安胃止痛汤 中图分类号:R256.33.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699( ̄02)02一O025—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 主的慢性疾病,从病理上说是胃的腺体萎缩、减少,甚 至消失。其临床症状主要是长期的胃部经常发生疼 痛,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范畴,笔者在临床上用自拟安 胃止痛汤治疗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8例均为门诊病人,全部经胃镜检查被诊 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服安胃止痛汤前均因本病服用 过中、西药,或疗效不佳,或胃痛缓解停药后复发。用 本方治疗后停服所有中西药。患者年龄24~76岁; 男性配例,女性26例;以中年男性为主,其中又以从 事脑力劳动的人为多。病程3个月~23年。 2治疗方法 以安胃止痛汤为主方,根据临床症状不同随症加 减。 2.1方药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炒白芍、麦冬、沙 参、生地、当归、延胡索、术香、陈皮、砂仁、檀香、甘松、 炙甘草。 2.2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水煎早晚温服,一般应 空腹,若有恶心、呕吐者餐后服;戒烟、酒、浓茶;矮后 lh散步20ham,晚间睡眠前胃脘部轻揉顺时针按摩 10min。服药10d为1疗程,一般服药2个疗程后停 药3d,继续下1疗程;本组治疗一般为3~5个疗程, 最短的为2个疗程,最长的用了l2个疗程。 3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胃镜检查胃粘膜炎 症消除,胃的腺体恢复或增多,无明显的病理改变;好 转: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仍有不同程度的病 理改变;无效:临床症状存在,胃镜检查病理改变存 在。本组病例统计结果为:治愈52例,好转32例,无 效4例,总有效率为95 4%。 4病案举例 李某,男,32岁,胃部臆痛2年,加重3d。症见, 上腹胃脘部疼痛,胀满,餐后痛甚,胃中嘈杂,纳呆,VI 干,食臭,暖腐,吞酸,大便不爽,舌红,苔腻,脉沉滑 收稿日期:2001—12—14 细;3个月前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辨 证为胃阴亏虚,食宿中脘。治当以益胃养阴,消食导 滞。方用安胃止痛汤去延胡索、当归、檀香、砂仁,加 炒莱菔子、炒鸡内金、焦山槽、建曲、炒谷芽、炒麦芽,3 剂;二诊时,胃脘胀满,食臭,暖腐,吞酸等症消失,大 便通畅,但仍有胃部隐痛,嘱服安胃止痛汤原方6剂; 三诊胃脘隐痛大减,疼痛有间歇;又服6剂,胃部臆痛 基本消失,偶有不适感;嘱其继服1疗程,胃痛及它症 全部消失而愈,胃镜复查,胃内无病理性改变 田某,女,62岁,主因胃痛不适12年,加重l周, 症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胃中嘈杂,口淡 无味,食后脘胀,纳差,神疲乏力,便溏,舌淡,苔白腻, 脉沉细弱,患者曾前后3次胃镜检查,均诊为慢性萎 缩性胃炎。辨证当为脾胃虚弱,运化失职之胃脘痛, 治当以和中健脾,温胃止痛,方以安胃止痛汤去当归、 麦冬、沙参、生地、延胡索,入黄芪、桂枝、生姜、大枣、 饴糖3剂,二诊时,胃痛缓解,纳可,大便成形,精神稍 佳,继服前方十余剂,胃脘喜得温按,空腹痛甚,口淡, 脘胀等症消失,胃脘臆痛消除,但仍有上腹胃中不适 感,继服安胃止痛汤2个疗程,胃中不适感消失,纳食 增进,精神佳,便如常;虑其患病十余年,恐后再犯,嘱 其再服安胃止痛汤3个月,由每日1剂渐减为l周1 剂,停药后胃镜检查:病理改变不存在,随访2年,未 犯病,患者体态丰腴,精神烁烁。 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 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病一般病情缓慢,瘸程 较长,患病后长期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其 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使患者体质下降,免疫力低下, 极易引起其它系统的疾病,为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 病。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理改变多为 胃粘膜充血、水肿、粘膜层变薄,皱壁变薄或消失,临 床上服用西药的疗效不理想,笔者经多1年的临床实践 用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反复实践筛选 药昧,自拟安胃止痛汤。笔者认为,由于慢性萎缩性 胃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长期的胃脘部缓痛或隐痛,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吉棘中医药2002年3月第22卷第2期 同时出现纳呆、食少、胃中嘈杂等证,故其病机应为: 脾失健运,胃阴亏损,总之是脾胃虚弱;所以,在拟方 选药过程中,以补虚、运脾、养胃为组方原则,其中四 君子汤益气,健脾,补中气之虚,加人陈皮行异功之 力,增加行气运脾之效;麦冬、沙参、生地、白芍又成益 胃之功,滋阴和胃;芍药甘草汤呈缓急止痛之用;木 香、陈皮、砂仁、檀香、甘松共同理气、开胃、醒脾;延胡 脘痛。但临床上往往见到的患者其症状并非表现为 单纯虚证性疼痛,而常见如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 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等实证型的胃脘痛或虚实 夹杂的证候,这时就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针对各种 不同 f青况分别用散寒止痛、消食导滞、疏肝理气、疏肝 泄热、活血化瘀等治法,以安胃止痛汤加碱化裁或另 立它方针对病因治疗,待寒邪,食滞,气滞,郁热,血瘀 等标象祛除,只有胃脘部缓痛、隐痛或不适时,再以安 胃止痛汤原方调理,以收全功。例1就是食积胃痛, 索、当归又能活血祛瘀,加强止痛作用,气、血药共用, 防治久病气滞血瘀。诸药合方,共奏安胃止痛之功效。 以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脾得健运,则胃蠕动增强,胃 患者原本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故以安胃止痛汤加消食 导滞之品,待食滞消除再以安胃止痛汤原方调理而 粘膜皱壁增厚,胃中萎缩的腺体得以恢复;胃阴得复则 胃酸分泌增进,消化机能改善;虚弱的脾胃中气得到补 益,则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复原,慢性胃痛消失。 愈。倒2是脾胃虚寒之胃脘痛。故以安胃止痛汤入 黄苠建中扬治疗,继以安胃止痛汤原方长期服用而收 全效。 安胃止痛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属虚证的胃 麻疹并脑炎、肺炎治验 ’ 崔明,张同宝 疗法及吸氧救治48h,病情未缓解,请中医诊治。见 神昏烦躁,眼球呆定无神,时有抽搐,喘促鼻煽,身热 夜甚,斑疹紫暗,小便失禁,舌降、苔黄燥,脉急数。辨 为麻毒炽盛,毒人营血,内陷心包,蒙闭清窍,引动肝 风之危侯。洽当清营解毒,凉血散癀,开窍息风。处 (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山东新泰271200 J 关键词:麻疹;脑曼;肺炎 中囤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方:生地20g,丹参lOg,玄参12g,麦冬lEg,牡丹皮 los,赤芍,金银花20g,连翘10g,莲子心3g,竹叶3g, 文章编号:1003—5699(2002)O2一OO26一Ol 靳某,男,8岁,1996年4月21目诊。患几10d前 接触过麻疹病人,于7d前先发热,咳嗽,畏光,流泪。 羚羊角粉1g(冲服)。水煎日l剂,另服安营牛黄丸每 日1粒。服1剂后,意识蒙胧,未再抽搐,体温渐降, 咳喘减轻。2剂后神志已醒,抻疲乏力,斑疹渐退,体 温正常,舌红苔黄,脉细数。此乃气阴两伤,余热未 病后3d热度增高(体温38.5~39.2℃),咳嗽加重,轻 度憋气,并开始出疹,先自头面部,继之胸腹部亦出 现,经中药解肌透疹治疗疹出齐,疹色紫红密集,然高 烧不退,咳喘憋气加重。于3d前夜间突然出现面白 肢冷,神昏不语,两目上翻,四肢抽动,角弓反张,呼吸 急促,口吐白沫,口唇发绀,二便失禁,速来院急诊。 间隔lh后上述症状再现,全身紫绀,呼吸心跳骤停。 尽。续以原方白芍易赤芍,增太子参、党参、黄芪以益 气养阴,清除余热,停服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继服 4剂,临床症状全消,阳性体征悉除,病愈出院,随访 未发现后遗症 按:本病祖国医学称为“麻毒内陷”,属温热病之 范畴。是案起病急骤,病势凶猛,麻毒时邪首犯肺卫, 速化热入里。因其感邪较重,毒热壅盛,故虽经解肌 经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救治后复苏,急入病房治 透疹治疗效亦罔然,火毒旋即深入营血,内陷心包,蒙 闭清窍,引动肝风,而出现神昏抽搐、高热烦躁、喘促 鼻煽、斑疹紫暗之危笃逆证。故当施以清营解毒、凉 血散瘀、开窍息风之法救治。急投清营场、犀角地黄 汤入羚羊角粉以清营解毒,凉血息风;服安宫牛黄丸 清热开窍 待神清痉止、热解疹退后,继以益气养阴、 清除余热法治之,以扶正祛邪善其后。药中病机,故 获效甚捷 责任编辑:赵玉芝 疗。入院后持续昏迷,抽搐时作,小便失禁。体检:体 温38.8℃,脉搏l1O次/min,呼吸26次/rain,血压l lOkPa,神志昏迷,全身皮肤可见紫暗色斑丘疹,结膜 充血,双眼向右凝视,颈项强直,四肢肌张力低,巴氏 征(+),布氏征(+)。脑电圈报告:“中度异常”。西 医诊断: 麻疹并脑炎,麻疹并肺炎”。经西药抗病毒、 抗感染、脱水、镇静、应用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支持 收稿日期:2001—12—14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