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证券资产管理总部 2015.02.12
目录
一、资管行业产品动态 .................................................................. 1
• • •
券商资管产品数据 ................................................... 1 公募基金产品数据 ................................................... 2 信托产品数据 ....................................................... 3
二、资管行业政策动态 .................................................................. 4
•
期货资管政策动态 ................................................... 4
三、券商资管业务动态 .................................................................. 5
•
“八条底线释义”征求意见 基金业协会再划资管红线 ..................... 5
四、其他资管业务动态 .................................................................. 5
• • •
资管行业“成色”料提升 .............................................. 5 中国版REITs脚步临近 信托公司围观多参与少 .......................... 6 银行理财借QDII巧接境外可转债竞逐权益类投资 ........................ 7
一、资管行业产品动态
券商资管产品数据
本年资管产品发行情况 产品数量 产品规模(亿) 平均规模(亿)
14年2季度 599 374.44 0.63 14年3季度 623 263.71 0.42 14年4季度 225 88.27 0.39 15年1季度 49 19.58 1.01 本周新发资管产品情况 产品数量 目标规模(亿)
集合产品存续情况
数量类型 合计(只) 股票型 混合型 债券型 货币型 另类投资 QDII型 全部产品 24 654 497 161 314 8 1771 1.36 36.93 28.06 9.09 17.73 0.45 100.00 占比(%) 份额合计(亿份) 19.71 1,182.82 1,611.01 1,258.32 251.74 2.00 4,305.11 资产净值合计(亿元) 25.86 1,241.86 1,903.58 1,420.35 322.93 1.77 4,980.79 占比(%) 0.52 24.93 38.22 28.52 6.48 0.04 100.00 股票型 债券型 1 货币型 混合型 1 另类投资 4 占比(%) 0.46 27.47 37.42 29.23 5.85 0.05 100.00 公募基金产品数据
公募基金存续情况 基金类型 股票型 混合型 债券型 货币型 另类投资 QDII 全部
数量合计 714 425 477 235 11 92 1954 占比 36.54 21.75 24.41 12.03 0.56 4.71 份额合计(亿份) 10,996.19 6,347.87 3,093.73 21,755.53 51.48 637.33 占比 25.64 14.80 7.21 50.73 0.12 1.49 资产净值合计(亿元) 12,427.48 6,883.89 3,541.62 21,973.58 54.00 481.26 45,361.83 占比 27.40 15.18 7.81 48.44 0.12 1.06 100.00 100.00 42,882.12 100.00 本周新发基金产品情况 产品数量 股票型 债券型 货币型 混合型 1 另类投资 信托产品数据
信托产品存续情况 基金类型 证券投资类 贷款类 股权投资类 债权投资类 权益投资类 融资租赁类 买入返售类 其他投资类 全部
本周新发信托产品情况 基金类型 证券投资类 贷款类 股权投资类 债权投资类 权益投资类 融资租赁类 买入返售类 其他投资类 全部 数量合计 9 1 2 12 规模合计(万) 平均规模 (万) 平均收益(%) 20,000.00 13,948 20,000.00 6,974.67 9.50 9.50 20497 数量合计 10041 2864 718 1053 2223 19 47 2984 占比 规模合计(万) 占比 11.45 21.48 9.95 11.25 16.02 0.25 0.50 21.73 48.99 17,066,124.19 13.97 32,022,253.89 3.50 14, 830,099.58 5.14 16,774,406.87 10.85 23,878,701.22 0.09 0.23 365,630.20 748,756.00 14.56 32,390,825.01 149,064,147.34 二、资管行业政策动态
期货资管政策动态
监管政策动态
中期协发布关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试行)》(下称《管理规则》)实施相关问题的说明,明确了期货公司开展资管业务需要进行的相关准备工作。根据说明,期货公司在开展资管业务时可自行决定是否申请管理人编码。
监管政策要求
中期协称,期货公司拟以公司名义开展资管业务的,首先需向中期协申请办理资管业务登记,其后应向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下称监控中心)申请开通资管业务权限,最后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申请产品备案(亦可先向中基协申请产品备案,然后向监控中心申请开通资管业务权限)。期货公司拟以子公司名义开展资管业务的,首先需由期货公司向中期协申请办理资管业务登记,其后在资管业务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后,由子公司向中基协申请产品备案,最后由其母公司为其在监控中心申请开立特殊单位客户账号。
对于期货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是否需要申请管理人编码,中期协解释说,管理人编码是期货公司从事资管业务的“身份标识”,用于公司自建技术系统与份额注册登记机构、代销机构、银行及其他资管业务相关服务机构的技术系统进行对接,从而实现有效地信息交互与数据交换。管理人编码不属于期货公司开展资管业务的必备条件,由公司根据自身实际业务需求自行决定是否申请。
中期协同时表示,期货公司申请资管业务登记时要求净资本达到1亿元,《管理规则》未对登记完成之后的净资本水平做出要求。目前,相关法规未对资产管理产品的募集期时间做出限制。一个客户在购买了一个“一对一”专户产品后,可以再购买“一对多”产品中的部分份额。无论资产管理产品的标的是否包含期货,均应进行备案。
另外,期货公司在为委托人开立资产管理账户时,只需与其签署《资产管理协议》,不用再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一个投资经理可同时管理多个资产管理账户,但同一投资经理不得同时办理资管业务和其他业务;管资产管理业务的高
级管理人员不需要投资咨询资格。
三、券商资管业务动态
“八条底线释义”征求意见 基金业协会再划资管红线
距1月30日 “点名”14家机构不到一周,基金业协会2月4日开始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释义(2015版)》征求意见,涵盖不得有非公平交易、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杠杆率不得超过10倍等多项要求。该征求意见稿中的一大亮点为分级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不得超过10倍,另外也对劣后级投资者数量提出了不得少于3人的新要求。
对此前界定模糊的资金池业务,该征求意见稿明确:资产管理计划与投资标的未能明确对应;多个资产管理计划对应多个投资标的,且未进行合理估值;资产管理计划未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未按合同约定披露净值等四种情况将被视为资金池业务。
近期着重强调的分级资产管理计划杠杆不得超过倍数也有了执行参照:权益类资产管理计划初始杠杆倍数大于5倍,存续期间杠杆倍数大于10倍;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计划和非标类资产管理计划初始和存续期间杠杆倍数大于10倍;存续期间,被动原因导致杠杆倍数超限,未在2个工作日内履行报告义务,且未按合同约定调整至限制以内;混淆产品类型导致杠杆倍数超限;通过嵌套投资其他金融产品风险级份额,导致总体杠杆倍数大于10倍;认购劣后级份额投资者数量少于3人。
四、其他资管业务动态
资管行业“成色”料提升
在改革推动下,私募基金正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注册制等政策未来
有望成为助推资管行业大步前行的动力。一批专业投资人“奔私”潮暗流涌动,各领域内的投资人才也投身于团队组建过程中,明星投资经理平台的轮廓逐渐清晰。
随着私募基金的进一步发展,长期资金正在成为投资人看好的资源之一,保险资金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有望为资管业带来新气象。分析人士认为,改革的深化将催动创业高潮,使人才、资金、机构、企业布局迎来洗牌,提升资管行业价值投资的含金量。
私募行业吸引力大增
在牛市行情助推、私募基金迅猛发展背景下,一轮“奔私”潮正在涌动。与此前私募基金发行需要借用各类机构通道发行的情况相比,登记备案制实施后私募基金节省了发行成本、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发行效率,私募基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险资进军私募行业
1月,保监会公开批复同意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联合安华农险、长安责任保险、东吴人寿、昆仑健康保险和泰山产险5家保险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小微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成立专业股权投资公司——合源资本,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和管理人,专业股权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随后,保监会批准第二家保险私募基金试点,同意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基金。有分析认为,未来险资等长期资金在私募基金领域将有更大作为。
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也有望为资管业带来新气象。分析人士认为,改革的深入推进将推动创业高潮到来,使人才、资金、机构、企业布局出现洗牌,进而提升资管行业价值投资的含金量。
中国版REITs脚步临近 信托公司围观多参与少
中国版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正渐行渐近,与REITs有“血脉”关联的信托公司却难言兴奋。政策未明朗以及实力资源弱等因素,信托公司未来参与REITs的进度很可能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
REITs虽被称作“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依信托理念而生,与信托公司有亲近血脉,信托公司也一直对REITs有兴趣,然而实际探索却并不多。
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曾撰文称,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介入较深,开展过大量商业地产的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及商业物业租金收益权业务,有客户资源与项目经验;另外,REITs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结构设计中必然存在SPV(特殊目的载体)作为破产隔离用途,信托特有的资产隔离功能是其制度优势。
纵使信托公司在REITs上有先天优势,却鲜见付诸实际。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称,这包含多方面原因:信托公司投研实力总体弱于券商,可动用资源也比较少;更为重要的是,REITs的监管办法尚未明确。
银行理财借QDII巧接境外可转债竞逐权益类投资
2015年初,招商银行等部分银行着力拓展“银行理财资金对接境外可转债”业务,即企业通过境外发行可转债,银行理财资金通过QDII方式绕道境外投资,二者分别实现融资和投资的需求,在境外进行对接。
理财资金对接境外可转债的业务模式中,基本场景为:企业为境外(一般是香港)上市公司,拟收购境内优质股权项目,需要支付并购价款,就此提出融资需求。该业务一般由银行公司部下属的客户管理部门或投行部主导,并设计总体方案,协同具有境外相关承销资格的投资银行,为企业实现境外发行可转债;再由银行资产管理部、零售业务部协同,在境内发行和销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认购境外可转债。
在资金跨境流通上,该业务的理财资金是通过QDII的方式实现跨境投资,而境外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则通过外管局的特定审批渠道再回到境内,以支付项目价款。具体而言,银行本身有QDII资格,可以直接发售QDII理财产品实现资金跨境投资;但受投资范围和关联关系影响,上述业务一般以拥有QDII资格的券商、基金公司的资管计划或专户产品作为通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