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疗法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疗法

1.概述;2.病因:①急性损伤,②慢性劳损,③颈椎退变,④当颈椎受到风、寒、湿的侵袭时也可发生此病;3.神经根型临床表现;4.診断;5.鉴别诊断:①.颈部风湿病②.落枕③.前斜角肌综合征;6.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7.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其他疗法;8.功能锻炼;9.疗效标准及分析;10.注意事项;11.病案举例;12.体会。

标签:颈椎病;案例;疗法;病因

1 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本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属中医学“项筋急”、“项肩痛”、“眩晕”等范畴。其临床表现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

2 病因病机

2.1急性损伤 颈部是人体脊柱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受伤机率较大。当颈部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时,会出现颈部软组织水肿,渗出或颈椎间盘移位,严重者出现椎间孔和椎管受压迫,使其管腔狭窄,压迫神经或脊髓而引起症状。

2.2慢性劳损 长期伏案或睡眠姿势不正确造成颈部肌肉牵拉、劳损、弹性下降,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或反向成角,引起颈椎间孔变窄或椎动脉血流受阻而引起症状。

2.3颈椎退变 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退化变扁、膨出或椎旁韧带、肌腱松弛使关节结构不稳定等,造成椎间孔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症状,此症状多见于30岁以后人群。

2.4当颈椎受到风、寒、湿的侵袭时也可发生此病。

3 神经根型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肩部僵硬,酸胀或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的酸痛、钝痛或灼痛伴有针刺或过电样串痛,严重者患侧上肢发沉、无力,握力减弱或持物坠落。

4 诊断

4.1压痛 在病变节段间隙、棘突旁及其神经分布区可出现压痛。

4.2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脊柱侧凸。

4.3颈部肌肉张力增高,局部有条索状或结节状反应物。

4.4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叩顶试验阳性。

4.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4.6 X线片示与临床表现和检查一致。

5 鉴别诊断

5.1颈部风湿病 有颈肩上肢以外多发部位的疼痛史,无放射性疼痛,无反射改变,麻木区不按脊神经根节段分布,该病与天气变化有明显关系,服用抗风湿类药物症状可好转。

5.2落枕 颈项强痛,无手指发麻症状,起病突然,以往无颈肩症状。

5.3前斜角肌综合征 颈项部疼痛,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触电感,肩部下垂时症状加重,肩上举时症状可缓解,前斜角肌痉挛发硬。

6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6.1治疗原则 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整复错位。

6.2取穴与部位 风池、风府、大椎、肩井、天宗、缺盆、曲池、手三里、小海、外观、合谷等穴和颈肩背及一侧上肢部。

6.3主要手法 滚、按、揉、拿、点、弹拨法、拔伸旋转法、搓拿法、揉擦法等。

6.4操作方法 ①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旁,先以轻柔的滚法、揉法放松肩背部,在用母、食、中指的指腹自风府穴拿揉至景根部,后以弹拨手法施术于颈肩背部的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上,以达到松解粘连解除金銮的作用。同时可点按颈两侧颊脊穴,风府穴、哑门穴、肩井穴、天宗穴、柄风穴等。②患者仰卧位,医者坐其头前部,双手拿揉两侧肩颈部数次,在以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交替拿揉颈两侧肌肉,点播颈深层硬结,同时点按风池、缺盆等穴。医者立于换侧拿揉患肢,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主,用多指横拨腋下臂丛神经分支,使患者手指有串麻感为宜,点按极泉穴,以患肢发热维度。医者再次作于患者头部,用双手分别拖住其枕部和下颌部轻轻牵拉,以放松挤压的神经根。伴有小关节紊乱的,在其牵引手法后做颈部定位旋转复位法。③患者座位,医者立于后,提拿两侧肩颈,顺势拿揉双上肢点按曲池、手三里、外观、合谷等穴位。牵抖患侧上肢2~3次,

拔身十指指关节以放松,最后拍打肩背部和上肢,使患者有轻快感为宜。

7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其他疗法

可用针刺疗法在上述诸穴上施术,若加以电针和烤电疗法则效果更加。还可配以中药外敷治疗。

8 功能锻炼

8.1左右旋转 取站立或坐位,头颈轮流向左向右旋转,左右各5~10次。

8.2前屈后伸 取站立或坐位,头前屈下颌尽量接近胸骨,然后头部缓慢后仰至最大幅度,反复5~10次。

8.3手抱颈项与项争力 取站立或坐位,双手交叉置于颈后,头后仰双手用力与之抗争,持续片刻,放松还原,反复5~10次。

9 疗效标准及分析

9.1治愈 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共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0例。其中治愈375例达75%。

9.2好转 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显效110例达22%。

9.3未愈 症状无改善。仅15例无效占3%。

10 注意事项

10.1对颈椎病的推拿治疗,尤其在做被动运动时,动作应缓慢,切忌暴力、蛮力和动作过大,以免发生意外。

10.2低头位工作不宜太久,避免不正常的工作体位。

10.3避免头顶、手持重物。

10.4睡眠时枕头不宜过高、过低、过硬。最好另用一只小枕头,垫放在颈项部。

10.5治疗后,可选用一宽硬领围于颈项部,用以固定颈椎,并要注意保暖。

11 病案举例

王某,女,52岁,于2010年患颈椎骨质增生来我院就诊,主诉头晕半年,

左上肢麻木,憋胀、疼痛、3月,曾牵引、药物治疗无效。笔者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后,立竿见影,15d后症状明显减轻,50次后症状完全消失,巩固1w停诊,6个月后随访正常。

刘某,男,59岁,于2013年换神经根型颈椎病来我院就诊,主诉,颈部疼痛,左臂酸痛麻木,手指感觉麻木发胀,尤其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较重。查体:颈椎侧弯,脊突排列不整,颈部肌肉韧带僵硬,弹性变差,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受限。X片可见:颈椎4、5、6、7椎体均有骨质增生,5、6脊间变窄,诊断为颈椎病。笔者就是采用上述综合疗法对其治疗,经治疗13次后,患者脖子活动自如,肩臂手指疼痛、麻木基本消失,临床治愈至今未见复发。

12 体会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椎管内外的平衡失调所造成。若这种失调波及到臂丛神经即为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手法可松解肌肉,扩大椎间隙,从而改善颈椎内外平衡,减轻对神经的压迫。因此,正确有效的手法治疗对于本病患者十分有效。若配合其他疗法,如牵引疗法、针灸疗法,以及药物治疗,效果更佳。由于病例数尚少且又限于水平,本文所述有不当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编辑/苏小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