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数据环境下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财经智库

智库时代

大数据环境下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柯海彬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25)

摘要:笔者先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状况,再进一步探究大数据环境下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三个方面: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据理念;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据构成;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据平台的设计。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1-0028-002

在进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也是不利的[3]。

(二)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据构成

1.会计专业学生的大数据

登记学生入学信息、课堂学习活动、课外拓展活动和调查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这些分别是学生的初始基本信息、学习过程信息、能力评价信息和未来的就业反馈信息的数据来源,也就是学生的大数据的内容。

2.会计专业课程的大数据

学校教学资源和线上资源、细化和梳理课程内容、实践案例总结、教师教学成果、课堂评价与课程考核这些分别是课程信息、知识点信息、教学案例信息、教学方案信息和课堂效果信息的数据来源,也就是课程的大数据内容[4]。

3.会计专业能力的大数据

学生自我评判和他人评判、辅导员工作成果和能力拓展考核的结果这些分别是能力特征信息、能力拓展方案信息和能力测试信息的数据来源,即能力培养的大数据的内容。

4.会计专业就业的大数据

借助问卷调查或交流互动的方式来获取数据这是知识结构信息、能力素质信息个人经验信息、行业信息和职位信息的数据来源,这是从业人员的大数据内容[5]。

(三)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据平台的设计

作为综合性平台的高等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大数据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培养学校人才能力这两个目的,其对培养会计人才期间的每个阶段的大数据进行更深刻挖掘,培养出的人才是复合型且更加突出。

主要根据先进技术,例如数据库技术、数据搜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等等,从而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

(下转第33页)

一、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状况

在中国,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就是高等院校。目前,社会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活动种类更多且杂,这就要求需要培养出更优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社会的会计职业要求,目前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存在下面三大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培养人才方案相对单一,不够灵活

设置专业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方案的固定性主要体现,一旦决定使用专业课程,会继续使用很多年,这样会导致对于专业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运用这些内容,但是遇到职业上的新问题的时候,因为缺乏丰富知识结构,视野不够开阔,导致不能灵活去处理,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够强。同时,高校没有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更好去学习,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阅历并不强,这样造成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达到的效果不强,最终导致目前高校培养会计人才的模式相对单一,不灵活。

(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对于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能力上,高校通常是比较注重,然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作为管理性质的人员的企业的会计人员,倘若只是让学生以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为重点,在学习其他素质能力上却没有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气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学生的管理职能要更好发挥出来是比较困难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职场环境越来越不简单,会有许多不同因素影响到其职场环境,只要存在不擅长的能力都会阻碍以后的职业发展。

(三)需要继续提高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和结果反馈

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并不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在培养人才期间只是·28·

[1]

在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杀那个更重视,然而在培养人才结果上只对就业率更重视。这样导致在教育教学上存在没有足够重视管理学生的学习,无法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互动,推动提升教学水平,另外,在学生就业上,导致没有重视后续跟踪学生步入职场,无法按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表现来对目前在培养人才模式是不是有不足之处。不完善过程管理和结果反馈导致高校培养人才失去了提高自我时机。

二、探究大数据环境下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据理念

在高校中,培养人才整个期间,涉及到大数据理念,大数据是有四个维度建立起来的,这四个维度是学生、课程、能力与从业人员。高校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资产就包括这四个维度。随着办学时间的往前移动,信息资产也会随着有所发展,在进行互换信息的时候,新的价值能够被创造出来。

从业人员的就业数据和学生个性化数据相互交换,这样能让学生对于自己在发展上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能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在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能起到更好的指引。同样专业是会计,毕业之后,学生从事的工作会不一样,在学校里,学生有不一样的个性化特征,对这两大方面的共性特征和个性不同地方进行挖掘,对高校培养人才与未来发展的思路能起到开拓扩展的作用。跟踪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这样以来,对学生学习兴趣能有更好了解,在选课方面,推送的课程能更匹配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在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发现,对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遇到的学习障碍也能进行帮忙除去。要提高学生将来职场需要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勇敢面对困难,需要让学生多参加课外能力拓展,然而常常没有重视这种来自课堂外的数据信息,不但不能更好管理学生,

[2]

智库时代

工作热情,供电企业要主动实施监督考核机制,要完善内部与外部监督制度,做好监督和管理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从而实现闭环管理,重点是线损工作人员,要及时考核他们工作业务水准,从而真正做好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

(五)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责任到人

现如今,线损精细化管理信息化质量已经被提及到新的位置上,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强配网线损精细化水准,还需要加强规范建设,做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制度内容,选择相应策略来加强管理线损效率。为了能够贯彻执行用电信息系统建设内容,需要完善调试任务考核机制,并做好安装采集器工作,确保业务与绩效相挂钩,从而加强相关人员工作责任意识,将每项工作任务都落实人员身上,进而确保完成任务的整体效率。

(六)加强检修的管理,做好检修工作电力企业需要结合相关供电制度要求,最大化降低线路损耗。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检修工作,全面管控输电线路,在春季

(上接第28页)

据平台实现组织、管理和服务应用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层、基础数据层、数据处理层和分析决策层这四大层面都属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数据平台。

能提供一些硬件给高等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大数据平台的是基础设施层,例如台式机、存储器、移动终端、服务器与互联网,硬件例如接入终端、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网络互联等等。整个平台的核心是基础数据层,学生基础数据库、课程资源数据库、能力培养数据库和从业人员数据库都是属于基础数据层,在整个高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期间全部数据都包含在其中。进行记录和追踪培养人才每个环节的数据来得到数据,对目前高校一些系统之间存在的障碍进行清除,能进行更好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数据、存储数据、数据之间进行交换、挖掘数据与分析数据,几个方面都是属于数据处理层,进行处理这些数据来实现更好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计划、优化课程教学、能力拓展方案和就业实习指导这些都是属于分析决策层,从而更好支持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提高高校培养人才与管理水平能力[7]。

(四)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大数据平台的实现

[6]

财经智库

时要清除线路障碍,特别是要有效养护输电线路绝缘,进而避免出现线路漏电问题,最后加强配电网线路整体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加强检修效率,尽可能停一次电就完成检修任务,减少停电的时间,并做好各项检修工作。

(七)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定期对其进行培训

在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很多管理责任,因为管理系统自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要第一时间内研究信息化管理,根据现如今管理条件规定,对现如今管理任务认真的、仔细的执行。管理工作的个人能力与素质素养会影响着线损精细化管理质量,电力企业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前告知有关人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有关人员具有充足的专业技能来进行工作。同时,在电力营销下想要做好线损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在管理阶段中来加强工作人员素质素养,落实好各项管理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中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已经取得

把学生作为中心,和任课教师、辅导教师、管理人员等其他角色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做到传递数据,这就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大数据平台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要实现大数据平台技术层面,其基础就是在实际中人和人之间的彼此联系的行为,也正是当前远程教学、MOOCs等在线教学方式所缺乏的[5]。

将数据提供给平台上的每个角色的是大数据平台中的数据资源,大数据平台之所以能丰富是因为有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是由每个角色之间的交流互动所形成。大数据平台要推动改变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对社会经济中最急需的人才诉求进行挖掘,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丰富是借助线上线下范围最大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于具有不同特征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与就业指导,借助大数据来更好完善培养人才的模式[8]。

三、结语

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是快速的,变革更加深入,要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行革新高等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模式,对于会计人才的大数据需要好好利用,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上进行不断更新,加快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效率,从而在职业中,使会计在其中所占的位置能更加重要。

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不可避免的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急需要解决。唯有深入解决其中的问题,才能够有效加强精细化管理线损成效,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稳步有序向前发展。所以,电力企业需要探索电力营销信息化环境中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此来更好的加强线损精细化管理质量。

【作者简介】潘炜(1981-),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营销技术创新,业务异常分析,线损原因分析,电力营销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

【参考文献】

[1]党超亮.电力营销信息化下谈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1):125.

[2]王小军,王莉萍.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科技风,2018(22):174.

[3]吴大勇,蒋海明,石小敏,张超,刘少艾.探究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5):297-298.

柯海彬(1989-),男,本科,【作者简介】研究方向为会计。

【参考文献】

[1]刘震.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大数据分析”策略[J].河北职业教育,2017(04):8-10.

[2]吴青,罗儒国.基于在线学习行为的学习成绩预测及教学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7(06):18-24.

[3]杨刚,胡来林.书联网时代的教材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7(03):80-85.

[4]郑庆华.运用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7(02):15-18+39.

[5]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4(08):13-19.

[6]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5.

[7]魏顺平.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数据的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3(02):5-11.

[8]巫绪芬,魏朱宝,李道芳.能力本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28-30.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