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复习重点
九课《木笛》 1、《木笛》的写作背景是( ) 2、重点词句: (1)“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是对朱丹的( )描写,从黑色的衣着看出了( ),梅花图案象征着( )。 (2)“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果断而又惋惜地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是因为( ) (3)“听了这句话,朱丹的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水。”因为( ) (4)“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地走了”说明( ) (5)“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沉默片刻之后,他向主考希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歉疚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这段话说明( )。突出了( ),突出了( )。 (6)“这轻轻的一句话,犹如闷雷在剧场爆裂。一时间,所有考官都窃窃私语起来。这段话说明( ),突出了( )。 (7)“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烛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这段话说的是在( )的环境下,朱丹在( )。他( ),( ),更加突出( )。 (8)“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烛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这三句话写什么?每句话什么意思? 第1句:( )。 第2句:( )。 第3句:( )。 △这几句给人什么感受?
( )。
△这几句话写出了朱丹什么?(透过这几句话,你对朱丹有了哪些了解?) ( );
( ); ( )。 △ 写法上的特点?
( )。 3主要内容: 答:
4、中心思想:
5、回答问题:
在考场上,朱丹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为什么又被破格录取? 答:
十课《圆明园的毁灭》 1、《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重点词突出了( ),叹号表达了( ) 2、本文第二自然段突出了( )。 3、本文第三自然段通过( ),突出了( );通过( ),突出了( );通过( ),突出了( );还说明了( )。 4、“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重点词语表现了( ),突出了( )。
5、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
6、作者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先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答:
7、中心思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