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2.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4.长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度 C:非常之小
D:为7±2个组块
5. 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 A:概括 B:抽象 C:概念 D:规则
6.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7.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 A:0.25~2秒 B:0.2~0.5秒 C:2秒~1分钟 D:5秒~2分钟
8.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 A:1879年 B:1905年 C:1907年 D:1903年
9. 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10. 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
11. 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时,效果最好。 A:30% B:50% C:100% D:150%
12. 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公正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13. 知识的保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A:复述 B:记忆 C:练习 D:反馈
14.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指。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5. 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测验运动的序幕。 A:桑代克 B:斯金纳 C:泰勒 D:梅伊
16. 在时期,自我意识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地进行道德评价。 A:幼儿 B:小学 C:中学 D:大学
17. 以下属于关系概念的是。 A:皮衣 B:艺术家 C:高低 D:铅笔室
18. 荀子将学习过程视为“闻一见一知一行”,其中他特别强调的重要性。 A:闻
B:见 C:知 D:行
19. 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20.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21. 分析,善于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思维的哪一品质的体现? A:思维的广阔性 B:思维的深刻性 C:思维的批判性 D:思维的灵活性
22. 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
23.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24. 在记忆一篇较长的文章时,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遗忘,这是哪种现象影响的结果?
A:同化 B:痕迹消退 C:压抑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25. 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测验运动的序幕。 A:桑代克 B:斯金纳 C:泰勒 D:梅伊
26.”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27.和小学生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记忆
28.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个体自我
29.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做白日梦
B:回忆刚吃的东西 C:穿衣服
D:解出应用题
30. 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公平性
31.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32. 从同化论的角度说,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派生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3. “铁”等概念之后,再学习“金属”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34. 影响小学生生理发育的因素是 A:遗传和环境 B:教育 C:文化 D:政治
35.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36. 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37. 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A:物质性 B:外显性 C:观念性 D:展开性
38. 学习者建构新的理解的基础是。 A:先行组织者 B:原有的知识经验 C:教师教学组织
D:学科知识逻辑体系
39. 俗话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表明人的个性特征具有。 A:稳定性 B:差异性 C:客观性 D:独立性
40. 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41. 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 A:任务难度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能力高低
42. 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43.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
44.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5. 下列不属于观察评价技术的是。 A:行为检查单 B:逸事记录 C:成长记录袋 D:等级评价量表
46. 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47. 皮亚杰道德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判断晤谈法 C:正直测验 D:现场观察法
48. 儿童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A:抽象化阶段 B:符号化阶段 C:类化阶段 D:辨别阶段
49. 由于对道德结构成分的认识不同,唯智派强调教育培养的重点应是。 A:行为训练 B:说理教育 C:移情教育 D:意志教育
50. 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 B:运动 C:工作 D: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