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4期 56份小麦品种(系)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孙硕 庞慧z吕广德s (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山东泰安271000; 泰安市登丰种业有限公司;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 为了解小麦新品种(系)对白粉病的抗性,对56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56个新品种(系) 中,有7个表现为免疫、5个表现为近免疫、7个表现为高抗、14个表现为中抗、l1个表现为中感、12个表现为高感。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苗期 中图分类号¥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4—0112一O1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面积、总产量和消费 量均居世界首位。病害是限制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之 一,加之小麦病害多以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具有流行速度 快、危害范围广、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主 要障碍因子。近年来,由于高产小麦品种的不断推广和种植, 以及氮肥的大量施用和暖冬气候的影响,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频率及其严重度呈逐年加大的趋势,给小麦生产带来了严重 危害口1。实践证明,由于小麦病害随气流传播,药剂防治难度 大、成本高,且导致严重环境污染,存在食品安全性问题。培 育和种植小麦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手 段,且具有环境友好的特性。了解小麦新品种(系)的抗病性 表现,不仅可为亲本选择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新品 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小麦品种(系)材料56份,包括近年新审定品种、参加 山东省区域试验表现较好的品系及常用亲本材料(鑫麦 806、泰山6038、济麦39、汶农28、荷麦0643—2、圣麦102、泰 科麦5003、济麦44、岱麦4493、烟农1212、泰科麦31、泰农 18、AN01、山农软943、鑫星169、泰科麦5103、淮麦2O、淮阴 9908、泰科麦33、泰山6436、山农15381、ZH5013、XR一4429、 景麦1号、马庄兰粒、藁优5218、藁优5766、XR一4429、红地 169、良星1517、山农25、藁优5766、裕田麦119、山农111、 滨麦6号、淄麦29、WH140—28、冀糯200、鲁麦21、众信5199、 众信8678、众信6178、泰科麦6173、泰科麦5213、徐麦1 108、 岱麦3270、小偃81、淄麦28、青麦6号、泰科麦0024、泰科 麦30、周麦l8、郑麦3669、泰科麦6008、泰科麦042、淄麦 28)。以铭贤169作为感病对照。每个小麦品种取10粒籽粒 饱满、形态均匀的种子,分别放入对应名称的种子袋中,严 格避免混乱串样,分装完成后备用。 1.2营养钵制备 取适量的A4纸张,每张纸分别对折,用小刀割开,卷成 直径为3.0~3.5 cm、高度为10~11 em的圆筒状。将一端对折 1 cm左右,然后用订书机装订,再用订书机装订圆筒的中间 部位,并进行固定。 1.3装土、浇水 取丹麦品氏托普泥炭土置于盆子内,适量浇水,将成块 状的泥炭土搓成粉状再填充到卷好的圆筒中,填充至圆筒的 2/3。并将装土后的圆筒按次序摆放到搪瓷盘中。 收稿日期2017—12—1l 112 1.4播种、发苗 将分装好的种子按种质名称分别均匀地撒在纸筒中, 然后在种子上覆盖l~2 em的丹麦品氏托普泥炭土。同时向 纸筒中加水至营养土水分饱和。按相应的名称插上对应的 标签,在搪瓷盘中摆放整齐,然后用胶带固定,并覆盖黑色塑 料袋。发苗时,将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5℃,光照为12h/d。隔 2—3 d浇水1次,注意观察。 1.5菌源准备 本研究白粉病抗性分析参照董玉琛等埘的方法进行。收 集有代表性的生理小种进行繁殖,一部分置于室内培养,每 天浇水;另一部分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每天浇水。待繁菌苗 长满白色霉斑后,供接种备用。 1.6接种 待小麦幼苗长至一叶一心期,将长满白色霉斑的小麦 繁菌苗放入培养箱中,置于供试小麦的上方,对待鉴定的麦 苗进行接种,并浇水、避光、保持潮湿,制造发病环境。温度 控制在20℃,避光培养24 h,然后调至25℃,继续光照培 养,直至对照品种充分发病。 1.7调查记载标准 记载反应型并划分病级,其标准参照盛宝钦脚的方法, 略有改动。第一叶反应型分为6级:0级,免疫,植株无病斑; 1级,近免疫,有坏死反应,叶片有枯死斑现象;2级,高抗, 病斑小于1 mm,菌丝具有稀薄透绿现象;3级,中抗,病斑小 于1 mm,具有不透绿现象;4级,中感,病斑小于1 mm,菌丝 层较厚,病斑较多,不连片;5级,高感,病斑小于1 mm,菌丝 稀薄透绿,病斑较多,菌丝层厚而且连片。 2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分析了56个小麦新品种(系)苗期白粉病抗性。 从表1可以看出,7个品种(系)表现为免疫,分别是鑫麦806、 泰山6038、济麦39、汶农28、荷麦0643—2、圣麦102和泰科 麦5003;5个表现为近免疫,分别是济麦44、岱麦4493、烟农 1212、泰科麦31和泰农18;7个表现为高抗,分别是AN01、 山农软943、鑫星169、泰科麦5103、淮麦20、淮阴9908和泰 科麦33:14个表现为中抗,如泰山6436等;11个表现为中 感,如山农111等;12个表现为高感,如岱麦3270等。 3结论与讨论 56份材料中,免疫材料为7份,占全部材料的12.5%; 高感材料为12份,占全部材料的21.4%。因此,要综合评价 生产中不断更换的新品种,不仅要关注其产量性状,也要了 (下转第120页) 植物保护学 种植阶段分开进行管理,一是便于西瓜苗期的集中管理:二 是减少田间西瓜炭疽病菌的菌源量。在定植阶段,用200 g 铜胺兑水80 ,每周喷施1次,对西瓜炭疽病有很好的抑 制效果。 2.7清洁瓜园 现代农业科技病加重。 3参考文献 2018年第4期 [1]陈广仕.西瓜病虫害防治技术【JJ_中国农业信息,2016(19):104 [2】李明桃.西瓜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 2013(9):29—30. [3]曾祥银,王燕红.西瓜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园艺,2016(11): 146—147. 在西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瓜园会不断产生病叶、老叶. 要及时将其彻底清除,维持整个瓜园的清洁,防止西瓜炭疽 【4】崔丽红,黄蔚,罗来和.西瓜炭疽病在湘西地区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 治技术叨.农业科技通讯,2015(12):285—287. 免疫 近免疫 高抗 中抗 中感 高感 鑫麦806、泰山6038、济麦39、汶农28、荷麦0643—2、圣麦102、泰科麦5003 济麦44、岱麦4493、烟农1212、泰科麦31、泰农18 AN01、山农软943、鑫星169、泰科麦5103、淮麦2O、淮阴9908、泰科麦33 泰山6436、山农15381、ZH5013、XR--4429、景麦1号、马庄兰粒、藁优5218、藁优5766、XR一4429、红地169、良星1517、山农25、藁优 5766、裕田麦l19 山农111、滨麦6号、淄麦29、WH104—28、冀糯200、鲁麦21、众信5199、众信8678、众信6178、泰科麦6173、泰科麦5213 徐麦1108、岱麦3270、小偃8l、淄麦28、青麦6号、泰科麦0024、泰科麦3O、周麦l8、郑麦3669、泰科麦6008、泰科麦042、淄麦28 解其抗病性状。亲本选配时,要注意性状互补,以便选育出 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新品种推广时,可以采用不同品 种进行生物多样性种植,利用不同品种对病害抗性反应能 力的不同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延长小麦品种的使用寿命嘲。 培育具有良好抗病性的小麦品种是解决小麦病害既安 全又经济有效的方法。尽管21世纪对小麦白粉病的研究取 得了重大突破,培育了很多对白粉病表现出优良抗性的新 不仅要发现有效的抗病基因,将其导人改良品种(系)中,同 时还要做好抗病基因的组合,以更好地提高小麦抗病性。 4参考文献 [1】张跃进,姜玉英,冯晓东,等.2009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 势【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3):33—35. 【2]董玉琛,郑殿升.中国小麦遗传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30—42. [3]盛宝钦.用反应型记载小麦苗期白粉病『JJ.植物保护,1988(1):49. 品种(系),但不断挖掘新的白粉病抗原、选育新的抗病品种 依然重要。总体而言,目前白粉病抗性基因比较单一,有效 的抗原尚未充分利用,新的病原菌小种发展速度快,以至于 大量具有抗病性的基因失去抗性旧。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 (上接第118页) [4】陆懋曾.山东小麦遗传改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74— 175. 【5】太一梅,袁琼芬,金振华,等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试验评 价lJ1.中国植保导刊,2009,29(2):20—22. [6】徐晓丹.5份小麦农家品种的抗白粉病基因分析及定位[D].北京:中 国农业大学,2017. 表3普通白菜中4种农药残留安全指数 药名称 啶虫脒 克百威 毒死蜱 阿维菌素 平均安全指数(厕 0.143 9 0.0760 0.177 3 0.145 7 0.098 7 4种农药残留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表2),啶虫脒残留量范围 明显宽于其他农药,最大残留量达到1.59 mg/kg;阿维菌素 和毒死蜱次之,克百威残留范围最窄(残留量水平较集中), 仅为ND 0.012 mg/kg。4种农药残留量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 异,啶虫脒最高,为0.0990mg/kg,显著高于其他3种农药; 克百威和毒死蜱之间无显著差异。 2.2农药残留安全指数分析 降趋势。 从普通白菜农药残留安全指数评价分析,4种农药的 府 1,说明抽样检测的农药残留基本处于风险程度范围内, 不存在安全风险。但为保障质量安全,还应定期对批发市场 内的普通白菜进行农药残留抽样检测,以规避风险因素。 4参考文献 [1】吴泽宜.农药词汇[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0—32. 『2新鲜水果蔬菜取样方法:2]GB/T8855—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根据安全指数法计算2017年普通白菜4种检出农药 的安全指数。由表3可知,普通白菜中毒死蜱IFSc最高,达 到0.177 3;其次是阿维菌素(0.145 7)和啶虫脒(0.143 9); 克百威最低,在0.100 0以下。说明毒死蜱、阿维菌素和啶虫 脒是主要的风险因子,克百威对青菜的质量安全没有影响。 2017年蔬菜的厕<1.因而按照所研究的消费人群饮食习 惯及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情况,风险比较低,安全状态可以 接受。 3结论与讨论 『3]水果和蔬菜中45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一色谱 串联质谱法:GB/T20769—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食品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一质j=普/质谱法:GB23200.2O一 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5]王冬群,吴华新,沈群超,等.慈溪市水果有机磷农药残留调查及风险 评估『j1_江苏农业科学,2o12,40(2):229-231. [6]张志恒,汤涛,徐浩,等.果蔬中氯吡脲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从测定的258组普通白菜样品来看。安徽省普通白菜 中啶虫脒、克百威、阿维菌素和毒死蜱4种常用农药检出率 较高,但99.2%的普通白菜样品中农药残留量低于或远低于 最大残留限量。农药残留水平在残留量范围、残留量均值等 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量分布规律较 明显,随着农药残留浓度的升高,样品所占比例均呈逐渐下 120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1982—1991. 【7】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N.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2016. 【8]金正宇,胥传来,谢正军.食品安全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