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的概念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__。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2、下列哪项不是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反思方法?() A:反思日记 B:教学改革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3、__是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4、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 B: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C: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D: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E:重视个别差异
5、某寄宿制小学一位学生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生活老师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让学生下床站直抽筋的腿 B.让学生平躺按摩抽筋部位
C.让学生下床用冷水冲洗抽筋的腿
D.让学生平躺在其抽筋部位贴上止痛膏 6、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 A.流畅性 B.变通性 C.发散性 D.独创性
7、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或测验,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____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8、我国现阶段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是() A:儿童的全面素质、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B:文化传统、儿童发展和社会需要 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 D:教育方针、儿童发展和社会需要 9、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__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10、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11、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在()中。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倍尔
13、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儿童权利企约》颁布于() A:1980年 B:1986年 C:1989年 D:1990年
14、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E:重视个别差异
15、按规定,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
A: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 C: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6、如果飞行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飞机在起飞前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那么飞机就不会失事,除非出现如劫机这样的特殊意外。这架波音747在金沙岛上空失事。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如果失事时无特殊意外发生,那么飞行员一定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飞机在起飞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
B:如果失事时有特殊意外发生,那么飞行员一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飞机在起飞前经过了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
C:如果飞行员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飞机在起飞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那么失事时没有特殊意外发生
D:如果失事时没有特殊意外发生,那么可得出结论:只要飞机失事的原因不是飞机在起飞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那么一定是飞行员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7、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18、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 A:正规的健康教育活动 B:日常生活活动 C:户外体育活动 D:早操活动
19、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 B:思维 C:情绪 D:行为
20、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21、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22、根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可以划分为几种复杂的知觉,它们是: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和__。 A.社会知觉
B.运动知觉 C.形状知觉 D.颜色知觉 23、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__。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24、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即必须爱国守法.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等。 A:教育能力 B:人格素养 C:敬业意识 D:职业道德
25、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能动性
26、学与教系统包含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 A:教学方法 B:教学手段 C:教学资金 D:教学内容
27、被称为“雨巷诗人”的现代派诗人是() A:徐志摩 B:戴望舒 C:胡适 D:闻一多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__。 A.有意识记 B.多种感官参与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D.画线
2、教学管理的核心是__。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3、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____测验。
A:常模参照性 B:标准参照性 C:总结性 D:发展性 4、增加要学习新材料的相关信息,以达到促进学生对新材料理解和记忆的目的。这种方法是____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5、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____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A:学生 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6、因经营管理不善,某学校兴办的校办产业负债20多万元,根据《教育法》,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A:政府 B:学校 C:校长
D:校办产业
7、下列关于杂文写作的“三要”说法错误的是() A:政治立场和道义立场问题
B:要严格把握分寸,认清攻伐对象的性质 C:要反对程式化、概念化、豆腐化 D:短小犀利,杂而能一
8、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标准。可以从高到低、从抽象到具体依次分为()
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C:教学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
9、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此实验最恰当的解释是。 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
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10、个体心理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A:连续性与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11、(二)(本大题共3小题。第l、2小题每题4分。第3小题5分。共13分)某初一班级是全校闻名的“乱班”,其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有的学生人到学校,心在校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愿上学,个别学生甚至经常逃学在外。请分析: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不定项选择题] A.是集权式管理方式引起的 B.群体凝聚力不足 C.没有形成班级群体 D.群体规范未形成
12、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13、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4、加涅在其所著《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者学习目标分为动作技能和态度及()。 A.言语技能 B.智力技能 C.学习策略 D.认知策略
15、某人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____ A:学习任务 B:兴趣
C:自我效能感 D:归因
16、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 A.年龄差异 B.智力差异 C.群体差异 D.个体差异 E.性格差异
17、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____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18、教师的教育研究是()。 A.解释教育的研究
B.改进教育的研究
C.置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 D.为了教育的研究 E.关于教育的研究
19、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班集体的() A:正常秩序 B:共同目标 C:平等关系
D:严密的组织结构
20、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21、教育的最高理想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政策 C:教育方针 D:教育目标
22、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3、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A:图像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情境编码
24、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A:明确目的性 B:以诚待人 C:注意时机
D:调动学生主动性 E: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25、__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 A.学习 B.认知 C.自我提高 D.附属
26、学与教系统包含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 A:教学方法
B:教学手段 C:教学资金 D:教学内容
27、被称为“雨巷诗人”的现代派诗人是() A:徐志摩 B:戴望舒 C:胡适 D:闻一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