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简答题
一、简答题:
1、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上岗考核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答案:上岗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考核、基本技能考核、样品分析三部分。
2、在一同测点执行GB3096-2008和GB12348-2008标准有什么不同
答案:背景噪声是否扣除。执行GB3096-2008不需要扣除背景噪声,而执行GB12348-2008需要扣除背景噪声。
3、如何校正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基体干扰
答案:消除基体干扰的方法有,1、化学预分离法,2、加入干扰抑制剂,基体改进剂,3、标准加入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校正基体干扰。
4、原子荧光的基本类型有些
答案:有共振荧光、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敏化荧光和多光子荧光。
5、环境监测报告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照报告的形式分为数据型和文字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简报、月报、季报、年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测报告。还有空气周报、日报和预报
饮用水源地月报和周报、旬报等。
1、实验内质量控制手段主要有哪些(至少回答出5种)
答: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分析、空白实验值测定、标准物质对比实验、质量控制图。
2、简述如何判断河流的主要水质类别
3、至目前,我国颁布实施的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有哪些(至少回答5个)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
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
4、在实验室计量认证所依据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主要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空白试验什么是全程序空白试验为什么要做这两种试验
1、现需对某企业的废水进行采样,监测项目如下:氨氮、BOD5、硫化物、油类。请问,按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分别应采用什么采样容器、保存剂及用量、保存方式(低温、常温、避光等),保存期是多少
5、简述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
答案:在强酸性溶液中,用已知过量的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用试亚铁灵做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在同样的条件下做空白,根据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出水样的化学需氧量。
2、简述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原理
答案:在碱性条件下,水中的氨与纳氏试剂作用,生成黄棕色的胶态化合物,颜色深浅与水中氨氮的含量呈正比,符合比尔定律A=KC,可在一定波长处比色测定。
2、在大气污染源监测时,采样位置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答: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当条件难于满足时,采样断面与阻力构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倍。断面气流流速在5m/s以下。
1、环境监测全过程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1.简述S型皮托管和标准皮托管的特点,通常使用什么类型的皮托管
2.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答案::(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
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3、简述土壤样品的制备过程
答案: 1)将现场采集的多点样品,剔除异物,于现场四分法缩分,留下大约1kg 带回实验室; 2)将土样平摊在塑料膜上,于阴凉通风处风干,经常翻动,并继续剔除异物; 3)用有机玻璃棒或木头滚子碾压粉碎,过20目的粗筛,再四分法缩分,视分析要求,留下一定质量的样品; 4)将留下的样品继续碾压粉碎,或用玛瑙研钵研碎,至全部样品过100目的细筛; 5)将土样贮存于洁净的玻璃瓶或聚乙烯塑料瓶中保存。
1、当实施具体监测行为时,遇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监测方法与环境保护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不一致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
答案:应执行环境保护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1、简述底质监测的目的
答案:水、底质和生物组成了完整的水环境体系。通过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环境的污染现状,最苏水环境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动物的影响,并对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质量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3. 环境监测的目的、特点、一般过程目的
答案: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群健康,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等方法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特点:①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②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③多学科性、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等。
一般过程: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确定监测项目→确定监测点布置及采样时间和方式→选择和确定环境样品的保存方法→环境样品的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环境监测报.
1、为什么在水平烟道采集烟尘样品不如在垂直烟道有代表性
答案:在水平烟道内由于尘粒的重力沉降作用,较大尘粒有偏离流线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水平烟道中尘粒浓度分布不如垂直烟道均匀。
2、简述无组织排放监测中,当平均风速小于1m/s(包括静风)时,参照点应如何设置为什么
答案:当平均风速小于1m/s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随风迁移作用减小,污染物自然扩散作用增强,此时污染物可能以不同程度出现在被测排放源上风向,此时设置参照点,既要注意避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的扇形范围内,在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
3、简述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源二氧化硫的工作原理。
答案:烟气中二氧化硫(SO2)扩散通过传感器渗透膜,进入电解槽,在恒电位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由此产生极限扩散电流i,在一定范围内,其电流大小与二氧化硫浓度成正比。
4、什么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试简要全叙述。
答案: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它包含了保证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质量保证的作用在于将监测数据的误差控制中限定的允许范围内,使其质量满足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的要求。
5、简述干湿球法测定烟气含湿量的原理。
答案:使烟气在一定的速度下通过干、湿球温度计,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和测点处烟气的压力,计算出烟气的水分含量。
1、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烟尘采样中的移动采样、定点采样和间断采样之间的不同点。
3、简述在单位周围设置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时,如果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或不好时,
如何设置监控点
4、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选用比色皿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5、水中挥发酚测定时,一定要进行预蒸馏,为什么
1、水样在分析前,进行消解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水样的消解应满足哪几点要求
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消解处理的目的是:1.破坏有机物(防止水中的有机物与金属离子络合);2.溶解悬浮物(悬浮性固体);
3.通过氧化和挥发作用去除一些干扰离子,如CN-、NO
2-、S2-、SO
3
2-、S
2
O
3
2-、SCN-
等;4.将各种价态的欲测金属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水样的消解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2.不引入待测组分和干扰组分,避免为后续工作造成干扰和困难。
3.不使待测组
分挥发或沉淀而造成损失;4.消解过程应平稳,升温不宜过猛;5.消解操作必须在通风厨中进行。
2、废气采样前怎样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漏气
关上采样管出口三通阀,打开抽气泵抽气,使真空压力表负压上升到13kPa,关闭抽气泵一侧阀门,如压力计压力在1min内下降不超过,则视为系统不漏气。(《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329页)
3、原子吸收光度法的工作原理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进行背景校正的方法有哪些
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光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特征谱线的能量减弱,其减弱程度与基态原子的浓度成正比,依此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氘灯法、塞曼法、邻近非吸收线扣除法、“空白溶液”法。(试题集上册194~195)
4、什么是动压气体流速与动压有何关系
动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动能,是使气体流动的压力,由于动压仅作用于气体流动的方向,动压恒为正值。
气体流速与气体动压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可根据测得的动压计算出气体的流速。
Vs=Kp(2Pd/ρs)1/2
1、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给出这两种曲线的定义。
水质保证p232
2、样品采集后装瓶应注意哪些事项水质保证p13
\\
3、检测结果的监控措施有哪些
4、列举我公司废气、废水排放主要执行的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至少写出5个以上)
5、固定污染源监测中“一点采样法”和“多点采样法”的含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