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2《分子和原子》导学案(第一课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2《分子和原子》导学案(第一课时)

初三化学导学案

课题: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与原子(1)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分子的性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通过对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通过对实验中宏观现象的讨论,认识分子的特征。 3、培养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认识分子的性质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浅尝质疑]: 1.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物质是由 、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 和 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_,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 (3)分子间有___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温度降低,间隔 。 3.试着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1)湿衣服不见阳光也可以干,阳光下干得快。 (2)天气干旱,鱼塘里的水逐渐干涸。 (3)将少量白糖放水里,搅拌后白糖固体消失。液体尝时有甜味。 (4)夏天,打气太多的轮胎在日光下久晒会暴胎。 (5)不同的花,香味不同。 [交流研讨]: 一、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 实验2-3:品红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 现象 第1页 共4页

结论 根据实验2-3思考下列问题: 1. “红色”的水中品红是否真的不见了?为什么看不见品红? 2. 为什么看到的水是逐渐变红的? 3.溶解后的品红粒子占据的空间与溶解前相比,那个大? 二、分子的性质 根据下列事实,你得出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水中溶解后的糖。 3.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kg。 4.滴水中大约有1.67×10个水分。 分子的特性之一:____________ 实验2-6:根据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探究分子的性质。 实验步骤 1. 向盛有约2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 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衣服为什么可以晾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B 烧杯A 溶液呈__色 溶液呈__色 溶液呈__色 溶液呈__色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图(1) 21-26酚酞 浓氨水溶液 C A B 分子的特性之二:____________ [展示延伸] 实验探究:受热时,分子的运动有何变化? 第2页 共4页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实验探究:气体受压时体积的会发生什么变化? 取两支注射器,分别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 微观解释 分子的特性之三:____________。 品红放入冷水中 在受热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 品红放入热水中 分子之间间隔> 分子之间间隔> 分子之间间隔 实验探究:在受热和遇冷时,分子间的间隔会如何变化? 将温度计先插入热水中,然后再将温度计插入冷水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现象 温度计插入热水中 温度计插入冷水中 结论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50mL酒精+50mL水混合后体积是100ml吗? 小结分子的性质: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__ 第3页 共4页

[反馈评价]: 1. 物质是由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处于不停地____之中。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4)6 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5)在厨房里炒菜时,打开一瓶醋,要把鼻孔凑到瓶口才能闻到气味,而把少量的食醋倒入正在炒菜的锅里,隔很远就能闻到醋味。

第4页 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