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关鹏教授讲座有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各种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广,影响力更大。这些发展和变化,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政府部门,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身边和听到的例子中也有很多因媒体而带来过麻烦,有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面对媒体有既远不得又进不得的无奈,甚至有时无所适从。今天,我们在全县干部培训会上有幸听到董关鹏教授就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与公众这一课题的精彩报告。他讲的内容和角度都很好,从国内媒体与舆论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危机传播、新闻发布、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媒体沟通等方面做了通俗、实用而又深刻的讲解,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在媒体事件频发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更好的与媒体打交道,一方面是心态的问题。要有平等、尊重、开放、坦诚的心态面对媒体。要有平等的心态,才不会有“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官腔;要有尊重的心态,才不会有“无可奉告”的敷衍轻慢;要有开放的心态,面对监督才能正视问题而不是用鸵鸟政策;要有坦诚的心态,遭遇批评才会反躬
自省。我们只有摆正心态、换位思考、公开透明的向媒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才能控制主流信息,占领舆论高地。我们只有主动组织、积极策划主动通过媒体来赢得公众,借助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树立和巩固政府形象,实现政府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科学发展、长治久安的工作目标。
另一方面我们面对媒体和公众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如何在与媒体的博弈中取得双赢,是对领导智慧和能力的考验,也是适应发展,需要认真学习的地方。董教授在讲座中也举出很多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些实例,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政府领导应对突发事件的10个黄金法则和日常媒体关系管理8个基本原则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我们在机关要做好危机相关调查和研究,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和危机模拟演练,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
虽然突发事件具有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但是只要我们端正心态、提前预防、积极应对、讲究方法和技巧,就能处理好与媒体关系,就能维护好政府的形象。守土有责,我们更有信心确保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