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留守儿童管理对策初探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留守儿童管理对策初探

飘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几年,随着周边镇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老村的耕地也逐渐减少了,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涌向城区打工,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关于我校“留守儿童”的数据调查及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总数400多人,其中父母均不在家的有100多人,只有单亲在家的48人,“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5%,他们受监护的状况及表现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中的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一部分由亲戚代管,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学生主要的监护方式。

这些信息表明:“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和家庭温暖,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穿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当今一大社会难题,要破解,学校、家庭、

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应该努力做到:家庭“固本”、学校“留心”、社会“防根”。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大可能地缩小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但就眼前来讲,首要的还是解决最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作为学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学校管理对策

1、建设书香校园。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灵魂的归宿与寄托。对于“留 守儿童”来说,建设“书香校园”容易使他们找到灵魂的依傍,

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为此,学校要加大图书室和阅览室工作,把学生引导到书本与知识的海洋中去。

2、开展有益活动。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如举办各种晚会、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大赛等。学校团队工作要多关注留守儿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留守儿童“留心”在学校,对老师、同学信任,对学校产生依赖感。

3、实行档案管理。学校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普查登记。各班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4、加大人文关怀。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可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对留守儿童积极疏导,放大优点,去掉自卑,树立自信。学校要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5、加强教师管理培训。“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这就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要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以使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2)班级管理对策

1.全面深入的了解留守的学生,做他们的贴心人。

在父母没有外出务工之前,这些孩子在自己的家中是被宠爱和溺爱的对象,而现在远离双亲,变成的没有管的“小主人”,幼稚的心里承担不起家庭的琐事,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于是很容易形成孤僻、少言寡语的性格,更有甚者,会因为经受不了挫折,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班主任就在开学时就应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的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好留守学生的档案,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并主动与他们联系,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对他们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进行了解。工作中教师应尽可

能的给他们更多的赏识,小心呵护他们求上进的愿望,给予他们亲人般的关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及自尊心,让他们在关怀和帮助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

2.要充分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多加关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因为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从心灵上说大多数已经失去了某种平衡,他们很可能对失去的平衡在学习生活中充分的压抑或通过不同的方式发泄。所以,教师决不能以疏远、淡漠、鄙视,甚至是漫不经心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学生的过失,而应该对他们予以深刻的理解和真诚的关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赖,让他们能够理解教师如同父母般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忘却心理失衡,抛开诸多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充分尊重的同时,教师还必须严格要求这此学生,爱而不失严格,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3.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树立其自立自强的意识。

面对父母外出务工这一现实,留守在家的孩子唯一可以选择的是“自立自强”。他们在家虽然有其他亲人的照顾,在老师的关心,有同学的关照,但这些毕竟替代不了父母的爱关爱。因此,留守学生面临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挑战远远比其他学生要多得多,这此学生因此也变得比较敏感与脆弱,这就非常需要教师真诚的鼓励他们,点燃他们自信的火种。经常给留守学生讲一些关于优秀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故事,讲述的优秀留守学生在面临同样困难与问题时的心态与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教育留守学生向榜样学习,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学着做,通过这一方式,能够非常有效地树立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的信心,从而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战胜困难,度过难关,取得优异成绩生,会更加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还会发现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4.多组织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活动,让其在学校感受家的温暖。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孤独与失落是他们情感面临的最大障碍。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充分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分散他们心灵上的孤独感。如利用班会活动,好人好

事活动,演讲比赛,作文展示,数学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还可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让这些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正确认识自我,充分表现自我,突出自己的价值,从中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亲人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5.多家访,讲利弊,想方法,增合力。

当然,留守儿童的管理仅仅依班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因为留守儿童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和很多的疏漏,家庭教育在留守处儿童的管理中仍然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大部分的监护人是学生的祖辈,由于年老体衰,观念方法陈旧,精力相当有限,所以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甚至是起到相反作用,对孩子过于放纵,过分娇惯,只管孩子吃饱穿暧,其它方面根本不闻不问,给学校和班级带来管理上的更多障碍。所以,针对这些现象,教班主任应经常与监护人及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对留守学生监护人的教育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通,形成管理合力。

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处境,懂得他们的需要,给“留守儿童”创建一个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学会“自理、自律、自强、自学、自护”,施以“留守儿童”更多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温暖的集体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