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广为后人所传颂。本文从教学方面,以及《马说》、《师说》等一系列作品中论述韩愈关于对教师问题的见解和他关于教育与教学的思想,并阐明了它们对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盂县)人,人称昌黎先生,著作有《韩昌黎集》。他的教育思想和作品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和发扬,对我国当今的教育也是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韩愈教学方面的思想对现代教育启示
努力勤学的启示。他说:“读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并把自己的经验概括为“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当今的社会许多人浮躁,许多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靠着父辈就可以谋得好职业或轻松获得巨额财富,如果此种人只是游手好闲,最终他得到的那些不会巩固。随着网络的发达,有些中学生,整日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有些大学生在经过了高考的压抑后来到大学,整日逃课,学无所成。“书山有路勤为径”,每个有些作为的人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勤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匡衡凿壁偷光,莎士比亚终生手不释卷,古今中外这些勤学的例子数不胜数。一个人的成功,先天的智力因素固然是要有,然而后天的努力更是必不可少的。每个有些作为的人无不是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勤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
《师说》论述了韩愈关于对教师问题的见解和他关于教育与教学的思想。他提出了教师即应该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尊师重道。
教师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在今天,教师首先要教授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到的疑难问题。其次,还要教授学生动手能力,劳动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师的标准方面,在提倡“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本身的素养要求更是严格了,尤其是师德建设,教师首先就要有很高的道德素养,要有“道”,只有这样才具备了为人师的最基本要求,其次还要有很好的专业方面的知识,要对自己要讲授的专业知识很熟练,能够及时掌握专业方面的研究动向,才能够介绍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即要有“业”方面的修养;。
在师生关系方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是“能”者就可以为师,同时老师也不要因为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而气馁,应该更努力的完善自己的知识,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现在提倡“教学相长”,就是提倡老师和学生要互动,要充分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教师和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