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 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段的斗争日益激化 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大理论成果:先后产生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性的统一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
◆ 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二部分:真题重现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1997年) 2.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的学说 (1993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1994年) 4.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学说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1995年) 5.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998年) 6.14年1月3 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010年)
第三部分:真题解析
1、 C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章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或三个主要组成部
分的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本题属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用正选法选出C即可。
2、 A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与关系的识记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必然的逻辑的结论,正如恩
格斯所说,由于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故正确答案应为A。
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知识点的记忆,使用正选法即可选出正确选项A。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无产阶级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应用。
3、 C 【解析】 本题属于第一章的内容,考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的理解。科学性和性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对其本质特征的记忆,A、B、D有一定的道理,但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是C。
4、 D 【解析】本题考查对第一章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基础与关键的识记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性的统一。
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使用正选法选出D即可。A选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之一,B、C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
5、 B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章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根据。1998年的考试大纲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严格的科学性与彻底性的高度统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各种教材的阐述不完全一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作出了权威性的解释,江在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显然本题是根据这一阐述而出的试题。
考生只要学习过十五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就可以采用正选法选出B,A、C、D都是不准确的干扰项。
6、 A 【解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科学中关于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的识记。
(2)本题通过恩格斯给卡内帕的回信中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阐述来考查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恩格斯的这句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同时在《党宣言》中也有马克思、恩格斯用这段话来描述未来的主义的基本面貌。
(3)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实际人手,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社会的合乎规律的前景,对未来社会制度的基本方面作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和赞美了未来的主义社会,认为在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里,人的劳动本质复归于人自身,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各个个人都得到了全面自由的发展,具有主义思想觉悟,真正开始了真正人的生活历史。主义作为对以往的以盲目必然性统治着人类的那种社会的否定,同时又是对人的的社会的肯定。但是,主义社会仍然是人类下一段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或最后理想。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由人→非人→人的发展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关系发展阶段的历史过程。因而,主义使人类在真正意义上进入自身的历史,乃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开端。科学主义创始人的这一思想闪耀着彻底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故本题采用正选法,正确选项是A。B项和D项属于资产阶级对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C项属于封建主义为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故都不选。
考研政治知识精讲第一期:第四部分:讨论话题
本知识点只需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一般来讲不会出分析
题 ,出题也只是以选择题的方式。 讨论分析: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一期日测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科学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和整个人类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思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段作为一支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C、 工人罢工和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实现主义社会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星期一考研政治练习 选择题答案 1、 答案C
此题考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C选项是从狭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说法。ABD项均是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和认识成果上来讲的,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广义上的理解,不符合题干要求。 2、 答案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段虽然作为一支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由于没有理念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均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 3、 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的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AB项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D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条件,是错误选项,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4、 答案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所以本题选择A项。B选项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C选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选项实现主义社会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5、 答案D
本题的解题思路同以上第四题,正确选项是D项。 星期二:考研政治练习 多项选择题
1、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是A 巴黎公社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 C 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 D 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2、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 辩证法 B 劳动价值论 C 唯物史观 D 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主义是
A.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星期二
1、 BCD本题考查的是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掌握。19世纪三大工人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本题属于记忆性的问题,难度不大,容易掌握。 2、 CD
19世纪40到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是两大发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因此CD选项是正确的。A项的辩证法是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B项劳动价值论是资产阶段古典政治学的代表最早提出的,他们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3、 ABC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并且是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方面讲的含义。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ABCD均是正确选项。 4、 ACD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本题选择ACD。而B项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也是要继承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份创立的,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5、 ABCD
本题属于记忆性的题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星期三:填空题
1、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
是批判地吸收了( ) 、 ( ) 和 ( ) 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 ) 、( ) 和 ( )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贡献是 ( ) 和 ( )
4、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它的以( )为基础的科学性与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 ) 性与 ( ) 性的统一。 星期三
填空题在考研政治的真题中是没有这种题型的,之所以日测会有填空这种题型,我们挑选的都是该知识点下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为了准确记忆,所以填空的形式来考查。 1、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 实践 5、 科学、实践
星期四:分析题
1、 下列是一组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由于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段不能简单的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材料二:恩格斯在1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材料三: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材料四: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固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发展过程中应该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鲜明的思想。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星期四考研政治分析题 答案要点: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2)、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3)、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学说。 (4)、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的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
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星期四考研政治分析题
答案要点:(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2)、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3)、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学说。 (4)、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的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