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成本管理2.成本决策3.成本分析4.成本控制5.成本项目6.一次交互分配法7.约当产量8.期间费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 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 D.折旧费用2.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 )。A.产品生产成本 B.期间费用 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D.各成本项目的费用3.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 )。A.6.67% B.6.33% C.5.37% D.6%4.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 )。A.交互分配前的费用 B.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C.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5.在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很少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6.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产品( )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A.工序的工时定额 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C.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7.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 )。A.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D.定额比例法8.某产品经三道工序加工而成。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5小时、25小时、10小时。各道工序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计算。第三道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为( )。A.10小时 B.50小时 C.45小时 D.40小时9.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10.成本还原对象是( )。A.产成品成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C.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D.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费用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A.交互分配法 B.代数分配法C.定额比例法 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2.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 )。A.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生产中的废品的损失B.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废品的损失C.降价出后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退发生的损失E.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换发生的损失3.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 )。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 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C.按定额比例法计算 D.按定额工时计算E.按原材料消耗定额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 )。A.定额比例法 B.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约当产量比例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E.不计在产品成本法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 )。A.半成品对外销售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
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E.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6.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定额法 E.分类法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 )。A.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B.小批单步骤C.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D.大量大批的单步骤E.大量大批的多步骤8.品种法适用于(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2.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3. 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采用哪几种分配方法?5.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五、计算分析题(第1小题6分,第2、3、4、5小题8分,共38分)1.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 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2.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 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 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 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 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 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 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 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 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 000吨公里。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3.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道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 900元,加工费用1 350元。要求:(1) 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2) 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 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4) 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4.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0 000元,直接人工费用2 5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本月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94 000元,直接人工费25 000元,制造费用15 000元。完工产品5 0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30元,单件工时定额3.8小时。月末在产品4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5元,工时定额2.5小时。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1. 6. 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项 目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 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15 200——6 4205 88027 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 2406 9805 18030 400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项 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还原前产品成本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还原后产品总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
成本管理作业1答案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 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种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的科学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 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判断后,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3.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对实际成本的水平、构成情况,采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计算其完成情况、差异额,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的过程。4. 成本控制:是以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的限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及时揭示实际与标准的差异额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消除差异,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过程。5. 成本项目:是指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其经济用途分类的项目。工业企业,一般设四个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6. 一次交互分配法:简称交互分配法,它是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的方法。第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7. 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品加按在产品完工程度折合为完工产品产量(即在产品约当产量),称为约当总产量,简称为约当产量。8. 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产品成本,但容易确定其发生期间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 2.C 3.B 4.D 5.A 6.B 7.B 8.C 9.D 10.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ABDE 2.BCDE 3.AB 4.ABCE 5.BCD 6.ABC 7.ABC 8.BD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2.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3)建立健全原始记录;(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3.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对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费用应否开支,应开支的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标准,符合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费用是否都记入本期,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本月损益的期间费用数额。(2)将应计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3)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费用之河,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3)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法;(5)按
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7)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5.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各自适用的条件:(1)品种法。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发电、采掘等企业。对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或车间,如果生产规模较小,或者按流水线组织生产,或者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是集中封闭式生产,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例如砖瓦厂、造纸厂和中小型水泥厂等。(2)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以及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对于新产品的试制、工业性修理作业和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3)分步法。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五、计算分析题(共38分)1. A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600×8=4 800B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00×4=3 200 甲材料费用分配率=10 000÷(4 800 3 200)=1.25 A产品应分配负担甲材料费用=4 800×1.25=6 000(元) B产品应分配负担甲材料费用=3 200×1.25=4 000(元)2.具体计算见表格后面的计算步骤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项 目交 互 分 配对 外 分 配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修理车间运输车间合计修理车间运输车间合计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8 00022 00040 00018 20021 80040 000供应劳务数量30 00040 00028 50038 000费用分配率
0.600.550.63860.5737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的分配修理车间耗用数量2 000分配金额1 100运输车间耗用数量1 500分配金额900分配金额小计9001 100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分配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24 00032 000分配金额
15326.4018358.4033 684.80管理费用耗用数量4 5006 000分配金额2 873.603 441.606 315.20合 计9001 10018 20021 80040 000交互分配时费用分配率(修理车间)=18 000÷30 000=0.60 费用分配率(运输车间)=22 000÷40 000=0.55修理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2 000×0.55=1 100(元)运输车间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1 500×0.60=900(元)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修理车间的费用总额=18 000 1 100-900=18 200(元)运输车间的费用总额=22 000 900-1 100=21 800(元)费用分配率(修理车间)=18 200÷(30 000-1 500)=18 200÷28 500=0.6386费用分配率(运输车间)=21 800÷(40 000-2 000)=21 800÷38 000=0.5737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24
000×0.6386=15 326.40(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18 200-15 326.40=2 873.60(元)(或=4 500×0.6386=2873.60小数点后可能会有点差异,但基本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费用之和应等于18 2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32 000×0.5737=18 358.40(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21 800-18 358.40=3 441.60(元)(或=6 000×0.5737=3441.60小数点后可能会有点差异,但基本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费用之和应等于21 800元)3.(1)第一道工序完工率=70%×50%=35%第二道工序完工率=70%+30%×50%=85%(2)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0×35%=105(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0×85%=255(件)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5+255=360件(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
360×2.7=972(元)(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元)4. A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项 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合计①月初在产品成本30 0002 5001 50034 000②本月生产费用194 00025 00015 000234 000③=① ②费用合计224 00027 50016 500268
000④=③÷(⑤ ⑦)费用分配率1.41.3750.825⑤完工产品费用定额150 00019 00019 000⑥=⑤×④实际210 00026 12515 675251 800⑦月末在产品费用定额10 0001 0001 000⑧=⑦×④实际14 0001 37582516 200完工产品定额材料费用=5 000×30=150 000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5 000×3.8=19 000在产品定额材料费用=400×25=10 000 在产品定额工时=400×2.5=1 0006.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项 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还原前产品成本15 2006 4205 88027 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 2406 9805 18030 400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0.5-152009 1203 4902 59015 200还原后产品总成本9 1209 9108 47027 500产成品单位成本91.299.1084.7275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15
200÷30 400=0.5半成品还原=成本还原分配率×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 240=9 120(元) 半成品成本还原(工资及福利费)=0.5×6 980=3 490(元) 半成品成本还原(制造费用)=0.5×5 180=2 590(元)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还原后原材料=9 120(元) 还原后工资及福利费=6 420+3 490=9 910(元) 还原后制造费用=5 880+2 590=8 470 产成品单位成本=还原产成品各成本项目÷产量 产成品单位成本(原材料)=9 120÷100=91.2 产成品单位成本(工资及福利费)=9 910÷100=99.1产成品单位成本(制造费用)=8 470÷100=84.7产成品单位成本=(9 120+9 910+8 470)÷100=275 成本管理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工商管理 2008年03月05日 星期三 11:43 成本管理作业2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A.倒扣测算法 B.比率测算法 C.选择测算法 D.直接测算法2.确定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的方法是对比法 B.评分法 C.定性分析法 D.定量分析法3.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是( )。A.固位贡献边际B.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位贡献边际D.[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4.在材料消耗定况下,材料价格的变动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 )。A. 材料消耗定额降低%×直接本的%B. 材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C. 材料价格降低%×(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用占成本的%D. [1-(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1-材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成品成本中的变动成本属于( )。A.相关成本 B.无关成本 C.专属成本 D.机会成本6.采用定额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是按下式计算的:( )。A.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 产×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7.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采用( )。A.计例 B.定额成本的比例 C.材料成本的比例 D.制造费用的比例8.作业成本计算法最重要的优点在于促进企业组织方式变革 B.作业的计量和分配较为客观C.促使管理人员加强成本控制 D.简化了成9.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A.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越低B.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高C. 订购量越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越低D. 无论订购量多少,计算出的单位成本都是相同的10.倒推成本法的应运而生是遵循了( )效益原则 B.配比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谨慎性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定的产品目标成本还需进一步分解,分解的主要方式有( )。A.按产品组成分解 B.按产品结构分
品制造过程分解 D.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E.按功能评价系数分解2.本量利分析在成本预测中的包括( )。A.保本点的预测 B.保利点的预测C.保利成本的预测 D.风险条件下的成本预测E.保净测3.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主要有( )。A.高低点法 B.一元回归直线法C.移动平均法均法E.指数平滑法4.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A.所属概念多样化 B.本C.账簿中不反映 D.凭证中反映E.决策中考虑5.边际分析法主要适用于以下问题的决策( )。规划 B.最佳采购批量C.最佳生产批量 D.最佳质量成本E.亏损产品6.确定最佳质量成本时,应考( )。A.预防成本 B.检验成本C.内部质量损失 D.外部质量损失E.储存成本7.在定额法下,计配的材料成本差异时,需要的指标有( )。A.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费用 B.产品原材料的计划费用离定额的差异 D.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E.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标准成本差异一般分为( )。A.数价格差异 C.品种差异 D.结构差异 E.工时差异9.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A.成本计算基础不同 B.成本计算对象不同C.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D.费用分配标准不同E.提供的成10.采用倒推成本法通常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 管理当局认为详细的成本记录是多余的B. 有一套标准成本C. 会计人员有较丰富的成本核算经验D. 存货数量相对较少E. 倒推成本法不会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本预测味着成本预测程序的结束。( )2.在产销平衡假定的前提下,利用倒扣测算法确定的目标成本即产成本。( )3.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 )4.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其成本较低。( )5.预防和检验成本质量的提高而下降。( )6.如果企业用同一生产设备轮换分批生产几种产品和零部件,在这种情依据年调整准备成本和年储存成本之和最低原理来确定其共同的最佳生产批次。( )7.成本控制是指要对差异较大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8.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本的口径与实际成本9.作业成本计算法是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10.作业按主次关系分类可分为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 )12.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13.作业的目的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提供了基础。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 )15.作业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方法两者虽然在整体框架上基本相同,制造费用也分为归集和分配二个过程,但其成本的分配的方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16.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性较好;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 )17.传统成本生产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出各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 )18.作业成本计算法适营的作业环节不多,各种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 )19.作业成本计算法通分地反映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20.倒推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核算方一致的。( )21.倒推成本法尤其适用于那些采用适时生产制度而使存货水平很低的企业。( 成本法有三种基本类型,其区别在于记账时所采用的账户有所不同。( )23.在适时生产制度下化水平相对较高,直接人工成本很少,因此可将其与制造费用合并记入“加工成本”账户。( )生产制度下,由于在产品数量较多,应为其单独设置账户。( )25.倒推成本法没有严格遵循一计原则,该方法没有确认在产品成本。( )四、计算分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5分,第分,第4小题5分,第5小题8分,第6小题5分,第7小题9分,第8小题10分,共55分)1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价为2000元,销售量为3000件,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0%。要求: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若该产品由A、B、C、D、E、F六种零部件组成,利用评分法各零部件的累别为:4、3、2、4、1、1,分解目标成本。(3)若该产品由3个工序加工而成,相关的成本结构所示,分解目标成本。
成本项目成本结构直 接 材 料半 成 品直 接 工 资制 造 费 用第一工序成本结构第二工序成本工序成本结构 80% 75%85% 12% 15% 10%8%10%5%2.某企业预计计划年度继续生产甲产品
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如下:产品产量平均增长20%,原材料消耗降低5%,原材料价格平均降低工人平均工资增长10%,劳动生产率提高15%,变动性制造费用增加18%,废品损失减少10%。基期目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分别为:直接材料58%,直接工人25%,变动性制造费用10%,固定性制造费损失2%。要求预测计划期甲产品成本的总降低率。3.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要求:单位:元 产品项目ABC合 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50000030000050000150000300000210000300006000020000019000020000—100001000000700000100要求:(1)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不能用于其它方面,C产品应否停产?(2)若亏损产闲置的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15000元,C产品应否停产?4.某企业每件3000件,一车间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发生的成本如下:变动生产成本20000元,固定生产成本追加工具一套,价值4000元。如果外购,每件单价为8元,同时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贡献边际2000元。要求做出外购与自制的决策。5.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A、B、 C三个部件组成。A部件由甲、乙、丙三个零件组成。各种零件有关的定额资料如下: 件材料消耗定额8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5元;工时消耗定额为10小时。A部件需要甲零件数量为2乙零件材料消耗定额5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4元;工时消耗定额为9小时。A部件需要乙零件数(3)丙零件材料消耗定额3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3元;工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A部件需要丙(4)装配A部件的工时定额为6小时。 (5)每小时直接工资定额为2元,制造费用定额为部件的定额成本为600元,C部件的定额成本为835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产成品单位定某企业2000年10月份原材料定额费用及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如下:原材料类别材料编号计划单价计划价格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原 料96025858605530主要材料47685890料35552380350合 计----------------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原材料定额费用、脱异,并将计算的结果填入上表中。7.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1在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资料成本项目产 量消耗定额计划单价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接材料10120千克4.55400 800 150直接工资10140小时0.37518-120-制造费用10140小时0.2839---6310 600 150自本月初起,原材料消耗定额由120千克降低为115千克,工时由140小时降低为本月份甲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为2405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直接工资为2350元,为1700元。本月投产50件,月末完工45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定额法计算甲产品的成本,并填入下表中。8.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量及直接成本等资料表项 目甲 产 产量(件)20000040000定购次数(次)410机器制造工时(小时)400000160000直接材料成本(240000002000000直接人工成本(元)3000000600000制造费用明细及成本动因表项 目制造费用金因材料验收成本300000定购次数产品验收成本470000定购次数燃料与水电成本402000机器制造本220000定购次数职工福利成本190000直接人工成本设备折旧300000机器制造工时厂房折旧2材料储存成本140000直接材料成本经营者薪金100000产量合计2352000—要求:(1)分别按传法与作业成本法求出甲、乙两种产品所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3)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成本管理作业2答案第五章至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B 3.C 4.C 58.C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CD 2.ACD 3.ABCDE 4.ACE 5.BCD 6.ABCD 7.ACE 8.AB 9.BC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12.× 13.√ 14.× 1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四、计算题(一共8小题,共55分)1、(1)企业的目标成本=产品预计销售收入×(1-税率)
利润率)=2 000×3 000×(1-10%)÷(1 20%)=4 500 000(元)(2)该种产品的目标单位成本=4000=1 500(元)A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4÷(4 3 2 4 1 1)]=400(元)B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4 3 2 4 1 1)]=300(元)C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2÷(4 3 2 4 1 1)]=200(元)D零成本=1 500×[4÷(4 3 2 4 1 1)]=400(元)E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1÷(4 3 2 4 1 1)F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1÷(4 3 2 4 1 1)]=100(元)(3)目标成本分解计算表成本项第三工序目标成本第二工序目标成本第一工序目标成本直接材料其中: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500×85%=1 2751 500×10%=1501 500×5%=751 275×75%=956.251 275×15%=191.251
275×10%=127.5956.25×80%=765956.25×12%=114.75956.25×8%=76.50合 计1 500 1 500 1 27①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1-5%)×(1-2%)]×58%≈4.00%②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1 10%)÷(1 15%)]×25%≈1.09%③制造费用变动对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变动制造费用影响)= [1-(1 18%)÷(1 20%)]×10%≈0.17%成本降低造费用影响)= [1-1÷(1 20%)]×5%≈0.83%④废品损失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0%×产品成本的总降低率=4% 1.09% 0.17% 0.83% 0.2%=6.29%3、(1) 停产后利润总额分析表 单位:产品项目AB合计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贡献边际减:固定成本500 000300 000200 00062 500* 3000 90 000 37 500* 800 000 510 000 290 000 100 000 利 润 137 500 52 500 190 00062 500=50000×100 00037 500=300 000÷800 000×100 000亏损产品停产后,如果闲置的能力不用于其他的利润比停产前下降10 000元,所以C产品不应停产。(2) 差量损益分析表 单位:元 方案 项产停止生产差异额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其中: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200 000205 000190 00015 000 0 0205 000差量损益 -5 000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如果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比继续生产多元,所C产品应停产。4、相关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相关成本 自 制 外 购变动成本机会成本 20 0000 2 000 3 000×8=24 000合 计 26 000 24 000从表中来看,外购零件比自制零件节约成本2 应外购。5、 零件定额成本计算表零件名称材料定额成本工资定额成本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定额成本8×5=40 10×2=20 10×1.5=15 75乙 5×4=20 9×2=18 9×1.5=13.5 51.50丙 3×3=9 8×2=16 8×部件定额成本计算表 部件名称:A部件 零件名称需用数量材料定额成本工资定额成本制造费用定成本合计 甲 240×2=8020×2=40 15×2=30 150 乙 4 20×4=80 18×4=72 13.5×4=54 206 丙 516×5=80 12×5=60 185 装配成本 — —— 6×2=12 6×1.5=9 21合 计 — 205 204 153 562产本=A部件的定额成本 B部件的定额成本 C部件的定额成本=562 600 835=1 997(元)6、定额差异位:元原材料类别材料编号计划单价定额费用计划价格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①②③④⑤⑥⑦原 料9602585 86046 8805 53044 240 -330-2 690主要材料476858904 450 9204 辅助材料3555 2380 760 350 700 -30 -60合 计——————52 090 —— 49 540 -330-2 550③⑤=④×① ⑥=④-② ⑦=⑤-③7、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定额变动差异=(115-120)×4.50×10=-225(元)直接工资定额变动差异=(130-140)×0.37×10=-37(元)制造费用差异=(130-140)×0.28×10=-28(元)本月投产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15×50×875(元)直接工资定额成本=130×50×0.37=2 405(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130×50×0.28=1 820(元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4 050-25 875=-1 825(元)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25 875825)×(-1%)=-240.50(元)脱离定额差异合计 -2 065.50(元)直接工资定额差异=2 350-2 405=-55用定额差异=1 700-1 820=-12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编制如下“产品成本计算单”:月初在初在产品定额变动本月费用费用合计分配率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成本项目定额成本定额差动定额成本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变动实际成本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直接材料5400 800 150 -225 225 25875 -2065.50 3105375 -0.04 0.012 23287.5 -931.5 279.45 22635.45 7762.5 -334 95.55 直接工资518 -120 - --55 2886 -175 37 -0.06 0.0128 2164.5 -129.87 27.71 2062.34 721.5 -45.13 9.29 制造费用3928 1820 -120 2184 -200 28 -0.0915 0.0128 1638 -149.88 20.97 1509.09 546 -50.12 7.03 合计150 -290 290 30100 -2240.50 36120 -1640.50 440 - - 27090 -1211.25 328.13 26206.88 9030 -429
完工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结果如下:直接材料定额成本=45×115×4.50=23287.50(元)直接工资定=45×130×0.37=2164.50(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45×130×0.28=1638(元)8、(1)传统成本法下配率=2 352 000÷(400 000+160 000)=4.2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 000×4.2=1 680 0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0 000×4.2=672 000(元)作业成本法下①材料验收成本的分配率=3004)=21 428.5714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验收成本=21 428.5714×4=85 714.29(元)乙产品应负担成本=21 428.5714×10=214 285.71(元)②产品验收成本分配率=470 000÷(10 4)=33 571.428负担的产品验收成本=33 571.4286×4=134 285.71(元)乙产品应负担的产品验收成本=33 571.42714.29(元)③燃料与水电成本分配率=402 000÷(400 000 160 000)=0.7179甲产品应负担的成本=0.7179×400 000=287 16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燃料与水电成本=0.7179×160 000=114 84开工成本分配率=220 000÷(10 4)=15 714.2857甲产品应负担的开工成本=15 714.2857×4=62 8乙产品应负担的开工成本=15 714.2857×10=157 142.86(元)⑤职工福利成本分配率=190 000÷(600 000)=0.0528甲产品应负担的职工福利成本=0.0528×3 000 000=158 400(元)乙产品应负利成本=0.0528×160 000=31 600(元)⑥设备折旧分配率=300 000÷(400 000 160 000)=0.535负担的设备折旧=0.5357×400 000=214 28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设备折旧=0.5357×160 000=85⑦厂房折旧分配率=230 000÷(200 000 40 000)=0.958335甲产品应负担的厂房折旧=0.958335×2667(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厂房折旧=0.958335×40 000=38 333(元)⑧材料储存成本分配率=140 0000 2 000 000)=0.031818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储存成本=0.031818×2 400 000=76 364(元)乙的材料储存成本=0.031818×2 000 000=63 636(元)⑨经营者薪金分配率=100 000÷(200 000 40 000甲产品应负担的经营者薪金=0.416667×200 000=83 333(元)乙产品应负担的经营者薪金=0.416000=16 667(元)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5 714.29+134 285.71+287 160+62 857.14+158 40+191 667+76 364+83 333=1 294 061.14(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14 285.71+335 714.2+157 142.86+31 600+85 720+38 333+63 636+16 667=1 057 938.86(元)(2)传统成本法品的总成本=24 000 000+3 000 000+1 680 000=28 680 000(元)甲产品的单位成本=28 680 000÷200(元)乙产品的总成本=2 000 000+600 000+672 000=3 272 000(元)乙产品的单位成本=3 27000=81.8(元)作业成本法下: 甲产品的总成本=24 000 000+3 000 000+1 294 061.14=28 294 0甲产品的单位成本=28 294 061.14÷200 000=141.47(元)乙产品的总成本=2 000 000+600 000938.86=3 657 938.86(元)乙产品的单位成本=3 657 938.86÷40 000=91.45(元)(3)作业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都要比传统成本法下的低;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则恰恰相反,作业成比传统成本法下的高。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两种方法的分配标准不一致,传统成本法按照统一时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甲产品所用机器工时多,相应分到的制造费用也大;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础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由于乙产品的订购次数远远多于甲产品,在以定购次数为成本动因分配时所负担的制造费用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上升,而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管理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工商管理 2008年03月05日 星期三 11:45 成本管理作业3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C.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2.在编制直接材料成本计划时,应根划单价 D.材料的采购数量 3.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不需要反映的指标是( )。A.上的( )。A.事前的成本分析 B.事中的成本分析C.事后的成本分析 D.成本的总括分析5.根据C.对比分析法 D.相关分析法6.对本企业各个时期的成本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各个不同时期成本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称为()。A.全面分析 B.重点分析 C.纵向分析 D.横向分析8.影响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分析时计算成本利润率指标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A.对比分析法 B.重
()。A.按计划产量计算的计划总成本 B.按计划产量计算的实际总成本C.按实际产量计算的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成本计划的内容较多,一般包括( )。A.产品单位计划时,应编制的计划有( )。A.车间直接费用计划 B.车间间接费用计划C.制造费用计划 品成本表C.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D.制造费用明细表E.期间费用明细表4.编制成本报表的基本A.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 B.全部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C.主要商品产品的总成本 D.主要商品均单位成本 B.本年计划单位成本C.本月实际单位成本 D.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E.历史般分析E.成本的总括分析8.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的形式有( )。A.绝对数对比 B.相对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标B.先替代质量指标,后替代代次要指标10.在进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时,需要计算的指标有( )。A.全部降低额
三、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应先编制生产计划,再编制销售品成本计划时,需要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该项指标是用该产品本年计划单进行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5.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 )7.企业编制的所有成本报表中,“商品产品成本表”是最主要的报表。( )8.利用“商品产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所作出的各种安排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称为固有因素。( )10.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分析时,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相等计算的。( )13.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时,由于产品产量因素的变动,只本与实际产量按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计算的。( )
四、 复习思考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编制成本计划的步骤包括那些?为什么应按这一步骤4.什么是对比分析法?如何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需要计为什么?
五、 计算分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6分,第4小题12分,第5小题6分年累计上年实际平均数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可比产品A产品10090080078075 000684 000E产品6007 8001 480894 00011 076 00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如下“商品产品成本表”年累计实际平均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月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000B3050050048013 500235 000C8011070071055 200748 000不可比产品成本合计D3003 2001 15资料如下:成本对比分析表项 目本年计划成本本年实际成本成本差异额成本差异率A产品1 000种产品的成本差额额和成本差异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3.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3028材料单价(元)500480材料费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及单位成本资料产 品 名 称产 量(件)单 位 成 本(元)计划实际上年实际本年计划本年实际A产据上述资料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可比产品成本计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完成情况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完成情况上年计划实际上年计划实际品种构成单位成本降 低 额降 低 率(1)计划计划计划(2)实际计划计划(3)实际实际计划(4)实际实资料如下: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材料名称单位耗用量材料单价(元)材料成本(元)差异计划实际计划----90008810-19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材料耗用量和材料价格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成本管理作业3答案第八章至第十章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 2.C 3.D 4.C 5.C 6.C 7.D 8.B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CDE 2.ACD 3.ACDE 4.ACE 5.ACD 6.ABCD 7.ABC 8.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 2.× 3.√ 4. × 5.× 6.√ 7.√ 8.√ 9.× 10.×
四、复习思考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编制成本计划的步骤包括:(1)收集和整理资料;划时按照这一步骤,能使成本计划准确、可靠,制定的成本计划具有可操作性。2. 编制成本报表(2) 主要产品成本表;(3) (3) 制造费用明细表;(4) (4) 期间费用明细表。3. 商品产品成本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本月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产量、上年实本月总成本、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月总成本、本月实际总成本、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累计总成本。4. 对比分析法是指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采用对比分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地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地先替代实务量指标,后替代货币量指标;先替代主要指标,后替代次要指标。这要的替代顺序主要
五、计算分析题(第一小题7分,第二小题5分,第三小题6分,第四小题12分,第五小题6分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月实际按上151000149200143700104700010201001667000A100900800780750760800007800075000720000702000不可比产品成本合计123300012690001522400014596000丙3003200115012501100345000375000361382200141270016244100162630002. A产品成本差异额=本年实际成本-本年计划成本=980 000C产品的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成本对比分析表项 目本年计划成本本年实际成本成本差异额成本合 计7 300 0007 580 000280 0003.84%3. 分析对象=220×28×480-200×30×500=2 956 800(元) ②第二次替代=220×28×500=3 080 000(元) ③ 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 9材料费用的影响=③-②=3 080 000-3 300 000=-220 000(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123 200=-43 200(元)4.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可比产品计划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降低0001 600 000-100 000-6.67%C产品5 6003 0002 90016 800 00016 240 000560 0003.33%D产比产品成本实际完成情况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降低任务上年计划实际上年计划实际降48013500001440000133200018 0001.33%C产品6 0003 0002 9002 80018000000174000001680000————————62360000611140005835900040010006.416%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降低率1.948%(2)实际计划计划62 360 000×1.948%= 1 214 772.80计划降低率1.948%(低额4 001 000实际降低率6.416%各因素的影响:产量因素的影响 (2)-(1)=1 214 772.80-单位成本因素影响 (4)-(3)=4 001 000-1 246 000=2 755 000 6.416%-1.998%=4.418%合×8=-50+200-80=+70(元)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材料成本的影响=(8-10)×95+(22-2成本管理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 工商管理 2008年03月05日 星期三 11:48 成本管理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为了正确计算责任成本,必须将成本按已确定的经济责任权分管范围分为( )。A.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B.产品成本和责任成本C.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D.直接成本的间接成本E.标准成本和定额成本2.单项指标是反映成本变化中一个侧面的指标,下列属于单项指标的是( )。A.全部生产费用 B.商品产品总成本C.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D.产品的单位成本3.下列各项指标中,不属于行业内部考核的指标是( )。A.成本降低率 B.标准总成本C.销售收入成本率 D.责任成本差异率4.下列支出可以列入产品成本的是( )。A.购买无形资产的支出 B.赞助公益事业的支出C.捐
赠性质的支出 D.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5.下列不属于材料费用审计的项目是( )。A.材料用途是否恰当 B.材料数量是否确切C.产品产量是否真实 D.材料计价是否合理6.质量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四项内容,下列不属于质量成本内容的项目是( )。A.预防成本 B.坏账损失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7.下列属于鉴定成本的项目是( )。A.检测实验费 B.质量培训费C.质量改进措施费 D.产品评审费8.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所发生的直接损失称为事故分析处理费,它属于(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9.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属于(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对于生产车间一般可考核的指标有( )。A.材料定额消耗的完成情况 B.工时定额消耗的完成情况C.工具定额消耗的完成情况 D.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E.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2.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对于班组应考核的指标有( )。A.材料定额消耗的完成情况 B.工时定额消耗的完成情况C.工具定额消耗的完成情况 D.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E.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3.可控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能否为特定的责任中心所控制,应符合的条件是( )。A.能在事前知道将发生什么耗费 B.能在事中发生偏差时加以调节C.能在事前发生偏差时加以调节 D.能在事前计量其耗费E.能在事后计量其耗费4.下列属于成本考核的指标有(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B.数量指标和价值指标C.可比指标和不可比指标 D.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E.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5.在进行成本考核时,需要计算综合指标,下列属于综合指标的是( )。A.产品单位成本 B.全部生产费用C.商品产品总成本 D.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E.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6.在进行成本考核时,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主要有( )。A.责任成本差异率 B.标准责任成本总额C.责任成本降低率 D.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E.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7.事前成本审计主要是( )。A.成本预测的可靠性 B.成本决策的先进性C.成本计划的先进性 D.成本计算的准确性E.成本分析的可靠准确性8.成本费用的审计内容包括( )。A.成本开支范围的审计 B.费用归集方法的审计C.费用分配方法的审计 D.在产品成本的审计E.完工产品成本的审计9.完工产品成本的审计包括( )。A.直接费用的审计 B.营业费用的审计C.直接工资费用的审计 D.管理费用的审计E.制造费用的审计10.下列属于质量成本内容的是(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11.下列属于预防成本的项目是( )。A.质量工作费 B.质量培训费C.质量奖励费 D.产品评审费E.质量改进措施费12.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它一般包括( )。A.废品损失 B.返修损失C.停工损失 D.产品降价损失E.事故分析处理费13.外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后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或损失,下列属于外部故障成本的项目是( )。A.索赔费用 B.退货损失C.保修费 D.诉讼费E.产品降价损失14.采用单轨制核算质量成本时,期末时应将质量成本的金额在有关的会计科目中进行分配,这些科目包括( )。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本年利润 D.营业费用E.利润分配15.进行质量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计算的指标有( )。A.产值质量成本率 B.销售收入质量成本C.销售利润质量成本率 D.产品成本质量成本率E.质量成本利润率16.质量成本趋势分析时需要计算一些基数,这些基数包括( )。A.工时基数 B.成
本基数 C.销售基数 D.利润基数E.单位基数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对于各职能部门主要考核归口管理的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 )2.一项费用是否归为可控成本,主要标志是能否在事前知道将发生什么耗费。( )3.反映一定时期工作质量或相对水平的指标称为综合指标。( )4.期间费用的审计包括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制造费用的审计。( )5.费用开支标准是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比例做出的具体规定。( )6.库存商品成本的审计主要是对产成品数量的审计、库存商品成本计算的审计和销售商品成本计算的审计。( )7.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退货、换货所发生的损失属于内部故障成本。( )8.为改进和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称为质量奖励费,它属于预防成本。( )9.质量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时,应与正常的会计核算相结合,不必单独设置质量成本的账外记录。( )10.在进行质量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计算产值质量成本率,该指标是用质量成本总额,除以企业总产值计算的。( )
四、复习思考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 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应遵循一些什么原则? 2. 成本考核的指标划分为几类?这些指标各包括那些? 3. 传统成本考核和现代成本考核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4. 如何进行材料费用的审计? 5. 什么是质量成本?进行质量成本的管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6. 什么是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 7. 质量成本的效益分析需要计算那些指标?每项指标应如何进行计算?成本管理作业4 答案第十一章至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9分)1.C 2.D 3.D 4.D 5.C 6.B 7.A 8.C 9.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DE 2.ABC 3.ABE 4.AE 5.BCDE 6.AC 7.ABC 8.ABCDE 9.ACE 10.ABCD 11.ABCDE 12.ABCE 13.ABCDE 14.ABD 15.ABCDE 16.ABCE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复习思考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 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应遵循的原则:(1)以国家的政策法令为依据;(2)以企业的计划为标准;(3)以完整可靠的资料、指标为基础;(4)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2. 从成本考核的指标上看,既有价值指标,也有实物指标;既有数量指标,也有质量指标;既有单项指标,也有综合指标。(1)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按照它的自然计量单位来表示的指标。如消耗钢材用吨或千克,消耗包装物采用箱或只等。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同意尺度表现的指标,如生产费用、产品成本、材料成本、办公费用等。(2)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时期某一方面工作数量的指标。如产量、生产费用、总成本等。质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时期工作质量或相对水平的指标,如单位成本、产值生产费用率、商品产品成本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3)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单项指标是反映成本变化中一个侧面的指标,如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等。综合指标是总括反映成本的指标,
如全部生产费用、商品产品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3. 传统成本考核和现代成本考核方法在内容上的区别:传统成本考核指标主要是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指标。具体包括全部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全部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全部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全部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在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中,对传统的成本考核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是围绕责任成本设立成本考核指标,其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内部考核指标和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行业内部考核指标具体包括成本降低率、标准总成本、实际总成本、销售收入成本率,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具体包括责任成本差异率和责任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指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发挥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在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成本比较、成本竞赛,促进企业以至行业降低成本,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并涌现出许多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但随着这一指标运行时间的延长,其缺陷也日益暴力出来。针对传统成本考核方法的缺陷,围绕责任成本设立了成本考核的指标,同时还包括成本岗位工作考核,引入成本否决制的基本思想,与奖惩密切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成本考核的时代性和先进性。4. 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审计时,审计人员可对各种领料单、材料耗用表、材料明细账、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委托加工物资明细账和期末盘存资料等进行审计。(1) 审计用途是否恰当;(2) 审计数量是否确切; (3) 审计材料计价是否合理。5.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质量成本一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成本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质量已成为服务业、制造业以及加工业等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美国公司的质量成本多都介于销售额的20%-30%之间,而质量专家认为最优秀的质量成本水平应在销售额的2%-4%之间,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意味着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使企业盈利能力得到增强。因此,进行质量成本的管理有着重大意义。6. 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所发生的成本。预防成本可细分为:质量工作费、质量培训费、质量奖励费、产品评审费、质量改进措施费、工资及福利费。鉴定成本是指为检查和评定材料、在产品或产成品等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鉴定成本可细分为:检测实验费、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检验设备折旧费及修理费。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内部故障成本包括:废品损失、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产品降级损失。7. 质量成本的效益分析需要计算七个指标,各个指标的计算如下: (1) 产值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 (2) 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 (3) 销售利润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销售利润总额×100% (4) 产品成本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产品成本总额×100% (5) 质量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总额÷质量成本总额×100% (6) 推行质量成本后故障成本降低率=(推行前故障成本-推行后故障成本)÷推行前故障成本×100%(7)推行质量成本后废品损失降低率=(推行前废品净损失-推行后废品净损失)÷推行前废品净损失×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