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标注※的要求理解,标注★的要求识记)
课标要求: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经济根源 14--15世纪西欧社会的 发展和 产生, 社会根源 在欧洲广泛流传的《 》,刺激了欧洲的“寻金热” 宗教根源 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 ,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商业危机 商路不畅造成商业危机,欧洲对东方的贸易是 ,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商路。 条件 和 的进步,为远洋航行准备了条件 地圆学说的流行,西、葡王室的支持等 ※ 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头 (1)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
(2)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必需的装备和费用。(经济)
(3)均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以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思想) (4)都在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有利。(地理) (5)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技术)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为了 ,葡萄牙、西班牙分别扶持了 、 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时间 航海家 支持国 开辟的新航路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欧洲 通过 和 ,把各大洲的商品不断输入欧洲。西欧开始崛起。同时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 转到 。 美洲 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 为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作出贡献。 非洲 非洲成为 场所,跨越大西洋的 开始 亚洲 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 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第 1 页 共 5 页
1
整体世界 经济的发展。 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 ,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 。自 起,全球逐渐形成以 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民族 开始走向 。 1.对欧洲
(1)引起“商业革命”,表现为市场的扩大、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等。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同其他地区贸易扩大,开始形成世界市场。
②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动,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津沿岸。 (2)引起“价格革命”,指西欧从美洲掠夺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引起金银贬值:物价上涨。
①使得依靠固定地租而生的地主阶级因货币贬值而收入锐减,地位下降,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商品生产和交换获取暴利:经济实力上升,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形势
(1)加强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
(2)欧洲对亚洲、非洲、美洲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渗透,改变了东西方关系。 (3)各洲间相对孤立状态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和联系的整体。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1)各地的文明发生了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个整体
(2)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的发展。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 (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各大洲之间分散孤立的状态,使世界个地区个民族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和联系紧密的整体,全球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一、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概况 国家 葡萄牙※ 西班牙※ 范围 亚洲和非洲 中美洲和南美洲 结果 (1)确立了在印度洋上的建立据点,控制商站,进行海上霸权(2)垄断亚欧贸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 易达一个世纪之久 以奴隶制开采金银矿,建立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农业大庄园 国 (1)成为17世纪中国头号 (1)进行海上贸易 强国,有“ ”(2)1602年组建 ,之称 如 (2)带动 发展, 公司 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1)鼓励海盗式掠夺 (2)进行商业战争 18世纪下半叶,确立 (3)在殖民地进行 了 地位,成为最大 和掠夺 的 帝国 (4)进行 贸易 方式 荷兰★ 、亚洲和美洲 英国★ 全球 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国家
(1)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掠夺为其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开拓了市场。 (2)新的全球贸易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对殖民地
(1)破坏性:是灾难,殖民者掠夺造成亚非拉地区经济破坏和贫穷落后,是现代落伍的历史根源之一。 (2)建设性:殖民主义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对世界:对世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展,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经。_________________也发生重大变化。到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
(2)促进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地区间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拓展和世界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两次工业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过程,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也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变革。)
第 2 页 共 5 页
2
时间 开始 国家 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5年——19世纪中期 首先在 进行,近半个世纪后,欧美国家纷纷仿效。 ①政治前提:英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经济条件: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圈地运动获得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海外贸易和掠夺积聚了资本;市场需求扩大 实践经验 ①开始标志: ②显著标志: ③完成标志: ①棉纺织业:凯伊发明 , 哈格里夫斯发明 ②冶金业和采矿业 ③动力革新: 的改良和应用:使人类进入 ④交通运输业: 的问世使人类进入铁路运输时代 科学与技术未紧密结合, 发明多为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 工厂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①生产力:大发展,蒸汽时代; ②经济格局:英国世界工厂,头号强国 ③工业城市兴起,城市进程加快 ④经济思想:自由主义; ⑤资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世界统治,全球扩张,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⑥社会结构: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⑦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英国、 、 等几个国家同时进行 ①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积累了资金,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 显著标志: ① 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②交通领域: 的发明与应用 ③新兴化学工业的发展 ④钢铁工业的发展 推动力 标志 成就 特点 能源 新兴工业部门 经济 结构 交通 工具 影响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重大发明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对中 国的 影响 ①生产力:更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经济格局: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的经济霸权; ③城市进程加快,大城市兴起 ④经济思想:垄断资本家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 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成熟,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 ⑥社会结构: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 ⑦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2.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以重工业部分为主。
3.多个国家同时并举。4.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5.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 2、方式:
(1)国际贸易的发展: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规模发生巨大变化, ,国际贸易额增长3倍。(原因及表现阅读P44上边小字)
第 3 页 共 5 页
3
(2)人口和资本的流通:第二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即 ,加强了 和 的经济联系。
(3)武力威逼:欧美工业国经常动用武力逼近一些落后国家满足他们的 、 需求,甚至直接实行 。
★最终形成原因
①根本推动力是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扩大②世界贸易发展。③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发明。④自由贸易政策实行。⑤人口流动和资本流动即资本输出加快。⑥武力威通或殖民扩张。⑦大企业日趋国际化,跨国公司出现。
3、形成标志:到 ,除了 ,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大陆
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 在经济上受制于列强,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入世界市场,以 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评价
(1)积极:①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生,推动了亚非拉地区近代化的发展进程了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挤发展,加强世界各地联系交往,是人类历史巨大进步。
(2)消极:①以欧美国家为主导,建立在亚非拉地区掠夺的基础上,摧毁了亚、非、拉美的自然经济,加剧了当地的贫穷和落后;也限制和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涉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5、世界市场形成的四个阶段:
①开始形成: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欧洲、美洲、亚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通过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列强纷纷加入殖民扩张行列,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②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最终开成: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掀起抢占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和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上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至此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感受高考 体验真题★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9)工业年代
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 2.4 7.2 23.6 中国 32.8 29.8 19.7 6.2 印度 24.5 17.6 8.6 0.7 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来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问题:(27分)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
第 4 页 共 5 页
4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分)
(4)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 (1).能发现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征。(2分)
•从两次工业革命之同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2)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两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6分)
•19世纪30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 •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 (3)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 •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4)(15分)
答案l: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3—15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第 5 页 共 5 页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