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长会沟通稿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家长会沟通稿

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每年期末学校都会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借今天家长会的机会,请家长们根据平时的了解的情况对我们本班的老师进行打分,本次测评不记名,请家长们如实填写就好。

各位家长朋友们从事着各行各业,相信没有哪一种职业是生来就会的,都要经过学习和培训。开车要学习、要考驾照;当教师每年有大大小小的培训,要有教师资格证;开个养猪场也要学习技术……只有父母是无证上岗的!所以我们学校总要承担起来这样一份责任,每次的家长会除了沟通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之外也有培训家长的任务。

借此机会也与家长沟通两个教育孩子的小方法:

1、选择

(事例1吃饭)当孩子面临一个很难的事情想要退缩的时候,我们不妨给他降低一些难度。从不吃到选择吃多还是吃少,心理上容易接受,行动上容易实现。(事例2睡午觉)早饭选择吃粥还是鸡蛋;写作业选择先写口算还是试卷;一页口算选择5分钟完成还是10分钟完成……我们引导着他们一点点向着目标前进。

2、暗示

我的孩子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到大做数学题特别困难,有一次考试竟然考了五十多分。我是一个数学老师,感觉特别懊恼和自责。我对孩子发火、拍桌子瞪眼睛,但想一想孩子先天的基因是遗传自己的,后天的教育也是自己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我没有什么

理由去责怪孩子。后来我换了一种方法,我有意无意的跟她讲我小时候一二年级的时候数学真的不好,到五六年级才开窍,到初中一直在年级组的前十名。我给孩子一种暗示,也是给她一个希望,给她一个树立信心的契机,给她一个不放弃自己的理由!但这样还远远不够,这一段时间内,我每一天都跟她预习和复习,直到有一天,她回来告诉我,数学老师说我开窍了!我再问她这单元学的怎么样的时候,她特别有信心的说:“我这单元做题就没错过。”当她认为她开窍了,当她有自信之后,带动起来的是整个学习状态。(事例3小时候的故事读书)

孩子的心理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幼稚那么一片空白,相反儿童心理是很脆弱敏感、容易自卑的。我们家长容易有三个误区:一是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忽略了他们的心理。二是小时候教育他们也听不懂,等孩子大了又管不了。三是上学了,一切都是老师的事。老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尽量关注个体。老师更主要的任务是教书,家长更重要的责任是育人,毕竟小孩子教育的缺失都会在长大之后有所体现,老师只陪伴我们六年,家长陪伴的是一生。家长朋友们要多多树立老师的威信,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老师的错误,有问题和老师去交流。希望家长朋友们能跟学校一起,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一起努力,用我们的智慧给他们满满的正能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