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09-09T12:59:58.82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6期 作者: 张俊杰
[导读] 智能配电房的建设对于整个配电网络的高效运行十分关键,可有效地提升配电网络的经济效益保障其经济价值
张俊杰
(珠海隆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智能配电房的建设对于整个配电网络的高效运行十分关键,可有效地提升配电网络的经济效益保障其经济价值,对于电网智能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本文将对智能配电网中的智能配电房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关键词:智能配电房;建设;方案 1前言
配电房是整个配电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电气设备场所,是整个城市配电网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配电房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末端网络传输,从而达到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因此配电房是重要的电气设备集中地。随着我国电网布局的逐渐发展,配电房逐渐成为了城市运行中的供电系统的运行薄弱环节,影响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部分的配电房还会出现过热的现象,从而导致线路的跳闸,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1]而一些配电房还会出现水浸问题,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这些问题不单单导致配电设备容易被损坏,还会导致用户的正常使用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低压配电网络进行分析,其在诊断网络中需要委派人员对测量的配电装置实现逐步的巡查,因此带来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导致实际情况不能被发现,因此也不能处理好配电网路将会发生的实际问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使用使得电网的运行受到大幅度的改善,促进了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加稳定的电源,同时,配电自动化也会不断的提升管理的水平,保障了电网的客户服务质量。[2]
2配电自动系统的现状分析
配电自动系统技术促进了电网系统的发展,优化了原有的系统,方便了电网系统的管理,但是就目前的配电自动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当前的配电自动系统的功能设计较为单一。系统中的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导致整个系统不能完全发挥出全面管理的重要租用。其次,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整体性较差,由于系统满目的进行局部的更新换代,导致系统不能实现整体的优化和升级。同时,系统的设计整体性较差,影响整个系统的使用效果。[3]此外,配电自动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过分的关注系统的技术革新,而忽视了系统的受益者也就是客户的实际需要,致使系统的形式化较大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由于设计之初的设计统筹性较差,导致了系统的开放性降低,影响系统的后续完善。因此,随着用电客户的需求标准的不断升级以及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用电客户对于系统的质量要求以及系统的可靠性也在不断的提升。以往的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需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逐渐的丰富配电系统,实现配电站以及其中设备的运行,甚至是安保系统等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最终设计出一种智能化的配电房,保障配电网络的供电更加的安全可靠。[4]
3智能配电房的建设方案探索
智能配电房需要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从而实现配电房各项功能的逐渐完善。其需要集成自动化的监控系统以及安防系统,、配电房的门禁和其周边的环境监控,通信系统系统体系,实现功能更全,供电更稳定,服务质量更高的目标。智能配电房的系统建设要充分的考虑到电网在自动化发展中的要求,从而提升配电网中的设备的使用寿命,最终对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及时的发现并预警可能发生的故障,对系统的故障及时的定位,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配电房中的故障处理时间,提升系统设备的运行速度。其具体的
设计框架如下:
首先,从以上的框架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动化终端的通信组采用了EPON光纤当作通信的方案,其中光纤通信的主干点事主干配电房,其可以实现其他通信方式的接入。同时,可以允许GPRS通信方法,并实现对图像的传输工作。系统终端的总线方式支持Canbus等,这方便了现场对智能传感器的接入,并实现了传感器的有效扩展。[5]
其次,配电网的监控系统可以不单单使得配电网的遥测以及遥控和遥信三种功能,同时,实现了对整个配电网络中的线路短路以及接地的故障监测,对系统中的故障进行了准确的定位。配电网监控可以对10Kv的线路进行负载电流的监测以及开关状态的监测,并监控配电变压器所承载的负荷。
此外,配电房的安防功能与以往相比的到了有效的升级,脱离了硬盘式的录像机,实现了IP摄像技术,这不单单减少硬件的投入成本,同时也使得系统的可靠性提升,系统的维护工作量降低。而安防功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站房开关门时,对出入人员的信息采集和图片采集,从而在中控室中实现站房人员的远程监控,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判断,并消除系统中的故障报警。同时对无人看管的站房中的设备水浸故障以及消防问题进行报警,保障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IP摄像机主要是通过以太网实现和主站的连接,而主站系统则可以通过各个特定的IP地址来获取和各个站点的摄像头的连接,进行远程的控制和监控。由于不同站点的IP不同,因此在进行视频的实时监控时,不会对其他的主站造成通信上的影响。
在对配电房的环境监控的过程中,主要测试环境中的参数,比如配电房中的房屋温度以及适度情况,同时对站房的水浸情况以及烟雾进行报警。DTU可实现对配电房中的参数进行限制的对比,从而对配电房中的风机以及除湿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于在此过程中所检测出来的非正常信号,系统将对中控室进行报警处理,第一时间告知紧急故障,从而安排处理。
同时,在系统中的配电房的门禁功能中,站房的门口设置IC卡的感应器,工作人员共过刷卡可以实现对门的关启,这种感应器是通电锁实现的,并辅助机械锁。通过站房的读卡器,可以实现对出入人员的有效巡查,实现对出入房的人员管理。同时,门的开启和关闭状态可以
被有效监控,若门被意外破坏或者发生故障,系统终端都将对其进行现场报警,并同时向远程控制中心报警,传输报警有效信息。对门禁系统的监管可以科学高效的运行站房系统,实现了对站房人员的合理分配,掌握进出人员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安防工作的顺利展开。 4工程实例
通过以上对智能配电房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智能配电房的功能强大,系统完善,以在某市的功用配电房用户工程系统中的智能配电房的实现方案进行分析。在该配电房中安装了光纤通信设备,从而实现对系统中的综合平台的监控,同时,系统中的DTU设备对系统中的10kV开关柜实现了系统中的电气监控。而变频器的优化装置也进一步实现了变频器的优化运行。同时,加入了安防设备,并集成了视频的探头以及各种防洪、水浸和烟雾的报警系统,一旦发生报警事件,将立即进行SOS报警求助处理。同时,系统中的门禁装置实现了对站房的统一管控,加强来了对配电房的巡查安全管理,提升了站房的安全性,且都可集成在配电机柜中。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配电系用实现了和智能电网的其他组件的合作运行,因此实现了对整体系统的监控,降低了电网系统中的设备损耗,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缩小了电网的运行成本,也有效的提升了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和运行质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配电房作为电网系统的关键性环节,对于提升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而通信技术则是智能配电房的发展根基,因此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形式,针对目前的智能配电房的建设情况做出扩展,提升并优化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杨东. 智能配电房的建设方案分析[J]. 电力安全技术,2015,17(7):31-33. [2] 胡驰雷. 智能配电房的关键技术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3).
[3] 云昌盛,李嘉添. 一种智能配电房建设与应用[C]// 2014未来配电网形态及关键技术研讨会. 2014. [4] 刘伟. 智能配电房的关键技术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69-69.
[5] 沈佩琦,李为民,陈堂. 智能配电房实现模式的研究[J]. 电气工程学报,2014(9):90-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