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新农村新面貌跨越十年那道弯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新农村新面貌:跨越十年那道弯

http://www.gxnews.com.cn 2011年02月12日 06:33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字号:大 中

广西新闻网记者 骆 怡

2月10日,大年初八。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村民依然沉浸在文体活动的快乐中。舞龙舞狮、斗鸡,武术、篮球比赛,拔河、气排球、台球赛,还有秧歌、钱尺队表演,村民将村文体活动中心围得水泄不通。

这样丰富的活动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年初八。村支书钟耀荣告诉记者:“今年的活动比往年更丰富,我们心里高兴呐。新农村建设使村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一年时间,我们村就引进38家板材加工厂、6家针织厂、10家米粉加工厂,同时还兴建了提子、果苗等6个农业产业化基地。”

钟耀荣的愿望就是让罗政村成为一个富裕的工业化新村。2010年正好是罗政村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第10个年头,犹如雨后春笋,罗政村多了数十家工厂。老钟高兴得走路都轻快了很多。

在罗政村委办公楼里,“全国生态旅游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全国生态家园建设先进村”等牌匾挂满了墙。记者漫步村里,就像走进了一座绿意葱茏的园林,一幢幢漂亮的“小别墅”镶嵌在郁郁葱葱的荔枝、龙眼林中,村道两旁红艳艳的三角梅为寒冬增加了融融暖意……罗政村每年能吸引6万名以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虽处盛名之下,但罗政村却盘算着一个更宏伟的计划——引进企业,一来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强经济实力;二来可以就地消化本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一年来,罗政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效果很好。

“一年时间引进这么多家厂,是怎么办到的?”记者好奇地问。

“先进来的老板觉得我们村环境好,纷纷介绍新的老板过来,像牵红薯藤,一拉扯出一串红薯,呵呵。”钟耀荣形象地回答。

目前,在罗政村已有50多间厂,年产值达到1.6亿元,吸纳了800多名劳动力就业。“每个人平均每月有900元工资呢。”钟耀荣对记者说,去年,罗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216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目前,罗政村共建设新农村环村与农业道路62公里,建设了村办公楼、村文化广场、村公园、古荔园、接力楼、西竺湖……村民富起来了,追求健康的文化生活,成立了艺术团、粤剧团、龙狮队、篮球队、诗词学会等5个文化团体。此外,村里还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协会、公益事业协会等。

钟耀荣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下一个十年,我相信罗政村人的生活会更美好。”

绿野山村“绣出”美好生活

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新农村建设走笔

通讯员 林清 2010年04月21日

罗政村是广西玉林北流市北部重镇民乐镇的行政村之一,全村共有12个生产小组,586户,2531人。过去罗政村村经济状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二是村民发展经济门路少。近年来,罗政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以建设绿色产业为支撑,建成优质龙眼水果基地1500多亩,优质苗圃基地800多亩。现在,罗政村已成远近闻名的龙眼村、苗圃村,仅水果基地年产值就达6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去年达到5890元。

罗政村里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推行“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如今,这个村已由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成为全国生态家园建设先进村、全国农业生态示范点。 “村民自发组建的龙狮队、粤剧队等,节假日经常在文化广场上进行表演。节目内容除了宣传新政策,大多是反映村民们的日常生活。”罗政村村党支书钟耀荣告诉笔者,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村民们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赌博现象,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也明显减少。

玉林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国强告诉笔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而且又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乡土表演,旅游业正逐渐成为罗政村的一个支柱产业,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500元以上,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辟了新途径。 (详见本报今日B4版)

中国城乡金融报

玉林北流罗政村 ——

发布人:王东兰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0-4-16 13:17:37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选择颜色 黑 色 红 色 黄 色 绿 色 橙 色 紫 色 蓝 色 褐 色 墨 绿 深 蓝 赭 石 粉 绿 淡 绿 黄 灰 翠 绿 综 红 砖 红 淡 蓝 暗 红 玫瑰红 紫 红 桔 黄 军 黄 烟 灰 深 灰 灰 蓝

罗政生态农业旅游区位于北流市民乐镇东部,距北流市区10公里。是广西区目前最大的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旅游区。1999年以来,罗政村以沼气池改建为纽带,大力开展“五改十化”生态家园建设,重点对住宅、厨房、厕所、猪栏、用水、庭院、道路等生活环境进行

综合治理和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使“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民富裕”成为农家人的现实。2003年开始争创“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建成龙眼水果基地、苗圃基地、潮菜基地、蘑菇基地、提子基地、米粉加工基地、潮菜加工基地等农业项目。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罗政村是区、地、县(市)三级生态文明示范村,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开发了党建示范园、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园、红色旅游观光园。罗政村建成沼气池490多座,占户数83%,改水改厕520多户,占户数90%,生态家园130户,村组道路硬化18公里。同时投资兴建了村级文化广场、灯光球场、青年科技图书室、诗画长廊等设施。组建了村级龙狮队、秧歌队、田尺队、粤剧队、男女篮球队等文艺团体,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2005年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称号。罗政生态农业旅游区是一个天然氧吧,集人文、历史、自然三位一体,成为城市人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每年举办荔枝节、龙眼节、文化艺术节,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区主要景点有:生态农业观光园、文体广场、古荔园、野荔园、西竺崖、瓦埌塘垂钓区、蒋萍石故居、接力楼等28项景点。

【农业观光园】建成园田化1000亩,建成生态高效农业基地1000多亩。

【蒋萍石故居】北流县农民运动广习所第一任所长故居。

【文体广场】农民集资建设的占地10亩的广场。每年在此开展“三节”活动。

【古荔园】由22棵1000年古荔构成,有“岭南古珍”和“荔枝博物馆”之美称。

瓦浪塘休闲区

村容村貌

农民公园

生态观光区

本篇文章来源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

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国家级生态农业旅游点”项目成效分析与前景展望

一、罗政村农业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罗政村位于广西北流市东北部,距北流市城区12公里,共有12个生产小组,人口2531人。绿化程度为94%,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平原村。自2000年开发农业旅游以来,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45万元,占全村GDP的23%,旅游创汇5万元。目前,罗政村已基本形成能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市场体系。 二、农业旅游开发改变了山村的贫困面貌 (一)农业旅游开发致富了罗政村

罗政村1999年搞旅游开发后,在农业旅游开发的带动下,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村民的收入迅速增加,1999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0万元,人均旅游收入500元,从而一举脱贫。2001年接待游客8.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15万元,人均旅游收入2730元。如今的罗政村家家有彩电、户户盖新房,有76户安装了程控电话,42户买了电冰箱,成为当地远近有名的富裕村。

(二)农业旅游开发带动了罗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罗政农业生态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和投资者逐年增多,从而带动了当地交通、通讯、水电、服务、农贸、工商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拓展了其中致富的渠道。其中服务行业和零售业的变化最大,餐饮、住宿业从无到有,家庭旅馆发展到40多家,零售业从一两家发展到十几家,并形成了罗政旅游商品一条街。如今的罗政,个体工商户达66家,从业人员132人。如今的罗政,平日城里你根本见不到所谓的农民,只有在农忙的时候,他(她)们才一下子冒出来。

(三)农业旅游开发促进了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

罗政的农业旅游开发不仅给罗政带来了可观的旅游直接收入,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激活了整个民族经济。罗政村曾经是北流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的贫困村,农业旅游开发3年脱贫5年致富,不过短短的5年时间,一切都变了样。如今的罗政是彩电、冰箱、程控电话最多的村,是生活水平最高的村。这里的鸡、鸭、鱼、肉、小菜比县城贵一倍,本地市场供不应求。如今的罗政村是唯一的水泥公路终点到家门口的村,是唯一有旅游商品一条街的村。如今的罗政村是少有的享誉世界的村,包括曹伯纯、袁凤兰、盛中国、宋祖英等一大批领导和艺术家到过这里。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都采访报道过。如今的罗政村也是北流市唯一有外商企业的村,还是有名的环保村,家家户户都用沼气。 三、发展农业旅游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立足村情,从实际出发

罗政村位于罗政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内,自1999年开发后,游客络绎不绝。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感到这就是罗政的金饭碗。因此,我们积极配合政府搞旅游开发,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看梯田,住罗政,领略壮乡风情\"的口号,并在《村规民约》中对环境保护和接待游客作出了规定,保证了罗政农业旅游开发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注意开发与旅游相关的农业产品,如今\"罗政四宝--罗政香糯、罗政米酒、罗政石山茶和罗政香料\"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成为享誉区内外的著名品牌。 (二)高度重视,政府主导发展

没有北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罗政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市委、市政府将旅游扶贫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政府主导发展,我们积极配合,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搞农业旅游开发成就了罗政的今天。

(三)努力宣传促销,广招四方宾客 北流市委、市政府对龙脊梯田旅游区的开发非常重视,曾几次召开罗政生态农业旅游宣传新闻发布会,连续几年还在罗政举办了几届文化艺术节,60多位著名演艺人员在罗政村文体广场进行演出,罗政文体广场扬名中外,罗政也添光得彩。此外,市委、市政府和旅游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旅游宣传,罗政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主要是在农业旅游开发上先规划,后建设,做到旅游开发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有依据,包括村民建房,开山种地均履行严格的申报手续。为保护旅游区及罗政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政府及旅游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全村都用上了沼气,减轻了群众生活对环境的压力。 总之,罗政的农业旅游开发成果是丰硕的,成绩是显著的。我们深信,在北流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龙脊一定更美好,罗政的明天一定更辉煌。

罗政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态势报告

远近有名的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罗政村位于广西北流市的东北方向,距市区9公里,

有人口2538人。罗政虽自然资源丰富,都因思想闭塞,信息不灵,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使群众的生活水平一直停留低水平上,一年收入除了水稻,就是荔枝、红薯等果杂粮,经济发展相当缓慢。

从1999年开始,罗政群众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引导带领下,转变观念,不等不靠,大胆探索农业发展路子,到外地学习经验,依托本地优势,确定了\"生态农业+旅游富村\"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奋斗,生态农业民居旅游在这里开花结果。目前这个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定格并逐步形成规模。到2003年初止,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已通村通组,全村种植各种水果528亩,是过去的20倍,其覆盖率达40%,\"五改\"即改房、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和\"两调整\"即种养调整、服务调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现在房前屋后,山上山下,到处是水果成片,经济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已接待游客达到7.5万人次,年收入最高达到48.6万元,生态农林业如荔枝、桃李等和高效农业经营如玉米、瓜果、蔬菜等收入达到92万元,人均增加500元以上。

富起来的村民们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几年的建设,精神风貌不断改变,旅游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罗政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富裕的生态农业旅游示范村,它的成功,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

坳背要走出生态农业旅游致富的路子,必须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这里虽青山秀水、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差,无法发展,罗政村群众深知这一弱势,因此,首先解决路的问题。\"要致富先修路\"大战几年罗政形成了大路通村通组,小路遍屋入户的格局;目前,干净、整洁的水泥大路和具有艺术特色的乡间石板路,让来到这里的游客都感到新奇。其次改善了生活和旅游环境;一是大力发展沼气,既解决过去砍柴烧火而使生态环境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