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领袖应具备的品质
———出色的交际协调能力
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领导者,必须在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具备过硬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必须成为所有员工的理想楷模。这不仅是指通常所理解的“德”,而且也是指同样重要的“智”。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直接决定了员工的基本素质,正所谓:“愚”将手下无强兵,“智”将手下无弱兵。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出色的交际协调能力。
交际协调能力是指能够妥善的处理与公众(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客户等)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协调下属各部门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在成大事的道路上,一个人孤军奋战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联系志同道合的朋友。成功时,相互交流经验和分享快乐;失败时,相互鼓励和倾诉,从而取得更加辉煌的事业成就。
优秀的商业领袖首先应该做到妥当的处理与外界的关系。人气,是推动生意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所有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人际关系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做生意当中的许多周折无非就是跟他人取得联系。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具备人脉关系的商人往往能曲径通幽,船到桥头直,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可能”变为“现实”。人脉关系能够影响生产力!在中国尤其如此。人脉关系的作用似乎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重视过。尤其在商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甚至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如果没有很好地经营人脉,已有的人脉关系也可能会疏远;如果没有努力拓展新的人脉,则很可能失去更广泛的、更有价值的商业机会。
有人说: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就相当于把万吨邮轮抬到珠穆朗玛峰。伴随着马云的成功,这句话也深入脑海。马云是英语专业,对计算机则是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可正
是淘宝、阿里巴巴等互联网的产物成就了马云。如果让马云单枪匹马独创IT界,他永远不可能成功。正是有蔡崇信、卫哲、武卫这样的18人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没有18罗汉,就没有马云。IT界另一风云人物马化腾,他和马云不一样。对IT而言,如果说马云只是一个门外汉,那么马化腾则已经登堂入室了。马化腾是个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知道团队的意义。腾讯的几个创始人张志东、许晨晔和陈一丹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几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这无疑可以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腾讯提供很多帮助。同样,新东方俞敏洪也不得不成认“新东方三驾马车”的徐小平、王强的作用,包凡一、杜子华、何庆权等一批高水平人才加入才让新东方有了今天的成就。现在的世界不是个人英雄的世界,而是人脉的世界。
除此之外,也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管理者是成功企业发展的基础。选择什么样的人进入企业管理队伍,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特点。要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你就得组织起一支优秀的团队,成为团队建设者。
首先要在企业组织内部培养和灌输一种清晰的目标,创造一种激动人心的工作氛围。只有管理方式正确、工作氛围良好,员工才会全力以赴地工作。 要以自己的企业为荣,满腔热忱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以自己的热情带动员工,引导他们各施其才。要善于引发内部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活力。一个热忱的人会很快乐地工作,他能辐射出一种健康的心态,散布到周围的人身上,使他们也变成更有效率的工作者。
对新员工,要耐心地教给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工作的方法。在管制员工方面,最初比较强硬,继而稍微放松。初期的强硬控制可表现你的控制力,继而的稍微放松会使部属感激你。对员工应不分亲疏远近,以免挫伤其自尊心。
避免独裁,多启发下属。与员工打成一片,向团队移交职责,让你的团队带着责任开始运作。不要紧跟在他们后面或是大包大揽,而是要在有问题或麻烦出现的时候再站出来干预。启发部属的自主能力,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能做出自己的决策,使每一个人都能独立作业。
当计划偏离时,挺身而出鼓舞员工信心,让他们知道你支持他们,愿意帮助他们。做好改变计划或是制定新计划的准备。别忘了在危机时刻用幽默来让团队士气高涨。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团队会指望你成为力量和耐力的靠山。
加强与下属沟通,能接受批评,听取不同意见。大错往往由小错累积而成,千万马虎不得。要鼓励员工直言,鼓励他们对组织内部的不当做法直言不讳。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或过失,就要向本人明确指出。对所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应及时进行检讨、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分享荣誉。不炫耀自己,不贪功归己。要和你的同事分享荣誉,这是十分明智的做法。如果过分炫耀自己,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要心甘情愿地做那些所得报酬不多的事情,要晋升下属而非自己。
只有做到内外兼顾的管理者才能称之为优秀的企业领导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