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型 教 学 2、较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方原始农目 标 耕文化的异同。 3、通过学生们阅读教材和讲述半坡居民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的情况,培养学生概述能力和分析图片的能力,提高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4、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新授课 节数 1、掌握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特点和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学会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况、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1 / 6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想一想:如果你生活在原始社会,除了靠野外采集、狩猎为生,还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新课讲授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阅读课文第一框内容,梳理知识并作出标记; 1、说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概况:(时间、起源地区、农作物) 10000年,长江中下游,稻、栗和黍。 2、阅读课本第9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提问:在图上找到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大汶口遗址。它们在分布上有何特点? 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业生产工具也在不断地改进。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2 / 6
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思考:中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有何重要意义?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阅读课文第二框内容,归纳河姆渡人的生活状况:(地点、距今年代、生产工具、农作物、家畜、手工业、生活方式、房屋建筑) 要求:学生列表总结 原始居民 地点 距今上产农作饲养手工生活房屋时间 工具 物 家畜 业 方式 建筑 过渡:我们了解了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现在让我们一起转换视角,来到北方黄河流域,一起去探寻那里的原始居民半坡人的生活状况!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阅读课本第11、12页关于半坡居民的生活的叙述,列表总结: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3 / 6
原始居民 地点 距今上产农作饲养手工生活房屋 时间 工具 物 家畜 业 方式 建筑 想一想,河姆渡人比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从食物看:北京人主要靠采集、渔猎;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并完成表格 原始 居民 距今 河姆 渡人 半坡 居民 原始 农业 农作物距今约7000年 时间 活动 区域 居住 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干栏式建筑 距今约6000年 种植、家禽饲陕西西安(黄河流域) 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工具的是原始农农业 种植水稻,农业磨制石器,骨器、角展, 4 / 6
工具以骨耜最为器等生产工具;种植业兴起和发典型 粟 展的重要标原始农业以猪、狗和水牛饲养猪狗等家畜;捕志。饲养业 为主 猎捕鱼、采集野果 为古代文明制陶器和玉器,使用彩陶,多纹饰;社会的形成简单乐器骨哨,有装饰品和乐器;有奠定了物质手工业 使用雕刻技术和骨针、骨锥等,会制基础 天然漆 衣 板书设计: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2.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活动区域和距今时间 2.生产、生活状况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活动区域和距今时间 2.生产、生活状况 5 / 6
教学反思: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