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专业建设与改革阶段性总结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改革坚持以为社会服务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标。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实践,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几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使得学生在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并能熟悉各个环节的质量验收标准,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相关的岗位技能证书。我系学生近几年参加测量员、施工员、资料员考试,一次通过率达80%以上。另外由于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大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使得学生能充分掌握建筑施工过程的要点所以该专业毕业生受到多家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有些逐渐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这些都说明我系在该专业采取的一些教学改革措施是得力的,是有成效的,下面将就本学期专业建设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请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

成员如下:

主任:窦涛永城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书记副教授副主任:刘X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讲师

苗飞永城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书记讲师

委员:郭XX、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工程师

韩主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工程师

高永福永城市建委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XX富亭永煤集团房产处工程师

曾集团房产处工程师

专家们认为我系提出打造金色蓝领人才理念比较创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围绕国内建筑行业大环境的变化,应时应需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继续下大力办好面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等特色骨干专业,注重新增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发挥好系部专业优势,使其互相交融,互为依托,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二阶段:构建技能训练占优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专家意见构建技能训练占优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和成效评定,以前实施的“5+1”人才培养模式因时间原因不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训练。而现在实施的“6+3”的学时分配方案,即前6个小学期完成所有理论课的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学习规定的部分实践,同时学生须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的时间到指定工地或实训场所

跟随指定教师(一般为现场技术或管理人员)从事规定的劳动和实习;后3个小学期安排学生全身心、全日制在施工一线从事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设计课题必须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研究,编制可使用的技术或管理文件。这样,三年学制中的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1.5:1,保证技能训练的时间和效果。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灌输式教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学生没有建立在工程认识基础上的学习往往是生硬的、缺乏兴趣的,单一课堂灌输式教学的结果是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或是走向工作岗位不能尽快开展实际工作。因此,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程的具体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观看实景录像;根据需要自主安排教学程序和地点,带学生到施工现场、建材市场结合实物、实景讲课,带学生到检测中心、造价编制中心讲课,再及时回到课堂总结提升;举办图纸答疑、图纸会审、方案论证会和事故分析会,师生共同研讨专业知识,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主动的学习状态。

总结人:韩

20__年_月_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