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构成要件包括一般主体、直接故意、侵犯国家商标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伪造、擅自制造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商标标识,情节严重。
法律分析
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4、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情节严重之行为。
拓展延伸
非法商标行为的法律制裁方式是什么?
非法商标行为是指未经授权或违反法律规定使用他人商标进行商业活动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商标行为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制裁方式。具体的法律制裁方式包括:1.罚款:对非法商标行为者可以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罚款数额根据具体情况而定;2.刑事处罚:在严重情况下,非法商标行为可能构成犯罪,行为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拘役、有期徒刑等;3.民事赔偿:商标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行为者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等。总之,针对非法商标行为,我国法律采取了多种制裁方式,以保护商标权益和市场秩序。
结语
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非法商标行为是指未经授权或违反法律规定使用他人商标进行商业活动的行为。我国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法律制裁方式,包括罚款、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等,以保护商标权益和市场秩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