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过大量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浩瀚的瑰丽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诵读大量古典诗文,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既能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我知道,六年以来,我们班同学除了学习课本里的古诗,还在课外背诵许多优秀的诗篇。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我们学习的成果,举行一次知识竞赛。二、 竞赛规则1、竞赛题分必答题、抢答题和轮流答题三部分。 2、必答题每题10分,答错不加分,不扣分。 3、抢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4、轮流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或不答不扣分,其他组可继续答此题, 答对加10分。三、 必答题必答题五题 ,每组一题。外加选答题(加分题)五题。加分题:1、唐宋八大家指唐朝和宋朝哪八个人文学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2、文学史上的“三苏”分别指哪三个人?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3、文学史上常说的“诗仙”诗圣”“诗鬼”“诗魔”分别指谁?李白 、杜甫 、 李贺 、白居易4、我们常说的“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指哪四个人?大李杜 : 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5、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举三个)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 、 王维 、孟浩然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 、岑参、王昌龄 四、抢答题:抢答题30题,任意抢答。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3、“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5、“晓看红湿处,花重”是杜甫的诗句。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8、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9、“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半句是。2、“三十功名尘与土”的下半句是。3、“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半句是。3、“梅子金黄杏子肥”的下半句是。5、“莫愁前路无知己”的下半句是。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的“但”的意思是。2、《出塞》的“但使龙城飞将在”句中的“但使”的意思是。3、《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缘“的意思是。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5《示儿》中的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知“的意思是。 四、 轮流答题:包括连线题 、猜谜语、填空、和古诗文应用。1、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 2、你知道爱国诗都是谁写的吗?.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清照《夏日绝句》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风、雪、霜、雷、云、雾、雨1、朝辞白帝彩( )间 2、北风吹雁( )纷纷3、月落乌啼( )满天 4、斜风细( )不须归5、水村山郭酒旗( ) 6、九州生气恃风( )4、连线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5、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 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 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五、 小结1、评奖 2、通过今天的比赛,可以看出同学们平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诗歌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继续在诗歌的海洋尽情地畅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