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的成语故事。板书: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师:“观”是什么意思?

  生:看。

  (我原以为这个字学生很好理解,可通过举手的同学来看,只有一两个同学知道。所以我觉得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再理解会容易一些。)

  师:那么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没想到学生直接把青蛙说出来了。)

  师:你是通过预习课文知道的,板书:青蛙。

  师:怎样记住这个蛙字?

  生:左边一个“虫”,右边两个“土”叠在一起。

  师:我们前面还学过哪两个字跟这个字读音相似?

  生:娃娃的娃。(板书:娃)

  生:山洼的洼。(洼)

  师:它们右边相同,只是左边偏旁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师:那么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又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生:想。)那就让我们读读这个故事。

  师:读课文之前,先要听好老师的要求:读课文的时候,结合生字表把字音读正确,不多字,不漏字,同时用横线画出文中的生词,读的时候要注意认真观察。

  二、读文识字,读中感悟

  1、学生自己读文。(师巡视发现学生没有画出生词,看来有部分同学是没听好老师的要求,另一部分同学是不知道什么叫生词。)

  师:停一下。有同学没有听懂老师的要求,你可以结合课后“我会写”部分的生字从文中画出生词。接着读,边读边画出来。

  (我巡视发现学生们开始画出文中的生词了。)

  2、交流,并学习生字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除了青蛙这只小动物之外,还有哪一只小动物?

  生:小鸟。(师板书小鸟)

  师:青蛙坐在井里,那小鸟落在哪里呢?

  生:小鸟落在井沿上。(师板书井沿)

  师:“井沿”是什么意思?

  生:井的边上。

  师:也就是井口的边上。师画井。

  师:怎样记住这个“沿”?

  生: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几”。

  师:是个“几”吗?没有钩。(用红笔描)这个字的右边跟我们以前学的哪个字的右边完全相同?

  生:船。

  生:铅。

  师: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吗?

  生:沿着。

  师:沿岸。

  师:小鸟为什么落在井沿上?

  生: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师板书:渴 喝)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一个是三点水旁,一个是口字旁。

  师:因为喝水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跟我读一下,师边补充板书边领读。口渴 喝水

  (这里忘记让学生再组几个词了,还可以让他们从组的词语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个句子。)

  师:把包含这两个词语的那段读出来。在第几段?(生:第三段)

  师起个头,学生齐读。

  (在学生读的时候,我忘记随机板书另一个生字“答”,再记一记,组组词,说说话。)

  师:那么青蛙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呢?

  生:不过井口那么大。(师板书:井口那么大)

  师:谁来把青蛙说的这句话完整的读一读?(抽一生读)

  师:这里的“说大话”是什么意思?

  生:不是真的,是假的。

  (没有给这个学生及时的肯定。还可以引导让学生说出在青蛙的眼里小鸟的哪句话算是说大话了。“飞了一百多里”)

  师:就是夸张、吹牛,不切实际的话。谁再来读读,觉得能比刚才那个同学读得好?(又一生读)

  师:这个同学读得别说大话了,比上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重读了。师:要读出那种不相信的语气。(让这个同学领读)

  师: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谁知道?

  生:还(师板书两种读音并组词)

  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同意它的说法吗?小鸟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

  生:无边无际。(师板书)

  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生:看不着头。

  师:就是看不到边际,很大。能用“无边无际”说个句子吗?

  生:庄稼无边无际。

  师:如果这整块地方都种的庄稼,你说它无边无际很大。

  生:山无边无际。

  生:石头无边无际。

  生:大海无边无际。

  (看来学生对于这个词语还是不算理解,不会运用。)

  师:谁来把这句话完整的读读?(抽生读)

  师:自己再读一读。(抽生读)

  师: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师:(抽查分角色读)谁当青蛙?谁当小鸟?老师读旁白。

  师:这两段跟我读一遍。自己再读读。

  师:我们集体读一遍。

  师: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生: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很小,小鸟天天在外面飞,它看的很多。

  师:哦,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周围被挡着,受到井口的限制,所以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小鸟天天在外面飞,没有什么遮挡,所以视野很开阔,看得很广。

  师:我们可以做个实验,亲身体会一下。把书卷成书筒通过书筒看黑板,然后打开书筒正视着看黑板有什么不同?

  生:通过书筒看,看得很小,不用书筒看,看得很大。

  师:也就是通过书筒看,只能看到一小部分,看不完整,而不用书筒看,能看得很大,很全面。

  (可以继续引导。师:我们知道是谁弄错了?生肯定回答“青蛙”。 师:可青蛙就是不相信小鸟说的话,它为什么那么自信呢?引导生回答出:因为青蛙说“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它认为自己天天看到的天都是井口那么大,不会弄错的。引出最后的一次对话。再让学生朗读,朗读时可以抓住青蛙和小鸟说话时的表情“笑了”,引导他们说出青蛙和小鸟心中怎么想的,为什么笑了?)

  师:小鸟为了让青蛙相信自己的话,提出让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想像一下,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

  师:谁起来说说?

  生: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说:“天真大呀!”

  生:青蛙看到天,它会说:“天真的很大呀!”

  师:这次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一下整篇课文。

  (我是想让他们在理解文之后,把整个故事贯通起来,进入角色感情朗读。)

  师:这样吧,老师读旁白,男同学当青蛙,女同学当小鸟。

  三、总结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青蛙目光短浅,见识有限,还自以为是,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开阔眼界,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会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这部分总结的语言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太难理解,我应该用一些他们容易理解的词语来说,而且缺少过渡。我应该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然后我再总结:是啊,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对外面的事情知道的太少了,而且它还不听别人的劝告,我们可不要像青蛙那样只会坐井观天。我们要像小鸟一样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到外面去看一看,多听一听别人的意见,那样我们会学到很多的知识。比如,我们不能以为天天学语文,学数学,就算学到了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读其它的很多书获得更多的知识。)

  板书:

  无边无际

  小鸟   井沿

  坐井观天  井口那么大

  青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