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合同辞职,不给工资违法。工作满一个月未满一年,可要求用工单位赔偿2倍工资;工作满一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如对方不支付工资,可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结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法律规定而言,没签合同辞职,不给工资是不合法的,对于工资部分,用工单位未签合同,工作满一个月未满一年的,你可以要求用工单位赔偿每月2倍工资,若工作已满一年,则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对方不支付工资,你可以去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15日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辞职时未签订合同是否会影响法律责任?
当员工在辞职时未签订合同,可能会对法律责任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普遍的劳动法原则,雇佣关系可以通过口头或默示方式形成,而不一定需要书面合同。然而,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可能导致双方在权益保护和争议解决方面面临一些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依据双方的口头协议、雇佣通常惯例和其他相关证据来确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虽然未签订合同可能会对法律责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法律后果将取决于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法规定和实践。建议雇主和员工在雇佣关系建立之初尽量签订书面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从而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签订合同辞职且未支付工资是违法行为。对于工资部分,未签合同且工作不满一年的,您有权要求用工单位赔偿每月2倍工资;若工作满一年,则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如对方仍不支付工资,您可以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如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您可以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建议雇主和员工在雇佣关系建立之初签订书面合同,以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避免潜在法律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